闵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撤销与恢复的真相
近年来,不断有人散播谣言,谎称“胡耀邦解散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政治谣言。胡耀邦同志始终站在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巩固祖国边防的高度,关心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业。
生产建设兵团建制撤销的背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 1954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建设兵团 , 它的成立对于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建设新疆,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66 年至 1970 年,为了实现“三支两军”,加强战备,同时安置红卫兵和城市待业青年,又陆续组建黑龙江、兰州(包括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广东、内蒙古、云南、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湖北 12 个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江西、广西 3 个农建师。
在“文革”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后来成立的十五个生产建设部队,虽然在垦荒、抵制苏联霸权威胁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第一, 这些组织属于军事建制,不受地方约束,却参与地方武斗,成为所在地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二, 生产建设兵团的政治运动过多,加上管理体制弊端,经营状况多数严重亏损。比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57% 的需要靠国家供应,自给率连一半都达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1968 年盈利 1347 万元, 1969 年亏损 1.34 亿元, 1973 年亏损达到 1.97 亿元。
第三, 兵团干部殴打凌辱知青,甚至强奸女知青事件屡屡发生。知青上访、向领导直接写信反映问题,引起领导同志的不满。
第四, 由于兵团管理经营不善,知青待遇差,知青逃跑或寻求各种途径返城的越来越多。比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到 1975 年有五分之一多战士离开,严重的如农一师、农六师减员三分之一以上,建制已经严重不全。
鉴于以上问题的严重性, 1972 年 5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务院农林部联合派出 3 个小组,到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浙江、安徽等 5 个兵团进行调查研究,并于 1973 年 2 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问题的汇报,汇报指出 , 兵团的军队组织管理形式与人员组成的社会性、生产经营的企业性不相适应。建议生产建设兵团不再列为大军区建制,划归省、自治区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
1974 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消了云南、福建、广东生产建设兵团和广西、宁夏农建师。 1975 年,邓小平副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提出进行全面整顿的方针,加快了改变生产建设兵团管理体制的步伐。这一年,相继撤消了内蒙古、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生产建设兵团和江西、西藏、甘肃、青海、陕西的农建师。 1976 年 2 月,撤消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地生产建设兵团撤消后,省、自治区成立农垦局,代替原来的兵团建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消后,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统一领导原兵团垦区。
胡耀邦没有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上述生产建设兵团的种种弊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尤为突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斗情况严重。 1967 年 1 月 26 日,在夺权浪潮中,兵团独立团和农八师武装处出动值班部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震惊全国的“石河子一二六事件”,死 27 人、伤 78 人。
新疆建设兵团还介入地方武斗,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加剧了新疆地区的混乱,严重损害了兵团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 1967 年 7 月,江青提出“文攻武卫”,全国武斗骤然升级。新疆军区个别领导立即召开会议,介入地方派性斗争,积极策划武斗。兵团的工厂停产,赶制武器,值班连队和民兵直接参加武斗。据不完全统计, 1967 至 1968 年,兵团武斗死亡 300 余人。
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兵团的经营也越来越差。 1974 年与 1966 年相比,总人口增加了 77 万人,职工增加 12 万人,但耕地面积减少 3.48 万公顷,粮食总产减少 19.52 万吨, 1974 年吃国家回销粮 1695 万公斤。 1966 年经营盈利 1.13 亿元, 1974 年经营亏损 1.96 亿元,国家拨入亏损补贴 5.86 亿元。兵团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1975 年 1 月 3 日 ,自治区党委、新疆军区党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关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 3 月 25 日,以中发『 1975 』 11 号文件,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现在很多人都指责当年撤销兵团是一个错误决定,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情况却复杂得多。正如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新疆军区在《关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 改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请示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兵团问题很多,主要是领导上思想政治路线不够端正,政策不落实,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常委内部不团结,经营方向有问题,没有认真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生产上不去,粮食不能自给,亏损越来越多等等”。显然,当时兵团积累的问题太多,撤销兵团是当时全面整顿的无奈之举。
“文革”开始到 1975 年初,胡耀邦一直处于受冲击的境地。 1975 年 7 月中旬以后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事实证明,胡耀邦与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没有任何关系。
胡耀邦支持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80 年前后,新疆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由于中越边境战争,导致越南盟友苏联在中苏边境增兵,新疆地区面临的战争危险大大增加;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唆下,加上工作中的问题,喀什、阿克苏等地接连发生冲突事件,冲击国家机关;在新疆的内地知青,也因对国家政策不满,发生大规模聚集抗议事件;农垦系统因管理不善,生产业绩继续下滑。
针对这些问题, 胡耀邦 1980 年 9 月 23 日、 12 月 26 日两次主持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讨论新疆工作问题。会议决定派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常委的王震同志到新疆,代表中央慰问新疆各族干部、各族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调研新疆实际情况。
王震同志在第二次新疆之行后,于 1981 年 1 月 30 日,正式向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建议: “ 应恢复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农工商联合企业,归中央农垦部和自治区双重领导。 ” 邓小平经过慎重考虑,于 1981 年 7 月 1 日批示: “ 请王震同志牵头,约集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生产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的报告,并为中央拟一 决议,以凭决定。 ”
1981 年 9 月 22 日 ,国家农委党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向中央递交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报告》从巩固边防、发展经济和加强民族团结角度肯定了恢复兵团的意义。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胡耀邦,同意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0 月 19 日 下午 , 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同志同新疆区党委和乌鲁木齐军区领导讨论了新疆工作问题 ,并 宣布了中央关于调王恩茂任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决定。胡耀邦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 “ 新疆地处反霸斗争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 “ 自治区各级党委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任务。对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个重要问题,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妥善处理。全区各民族干部,要进一步发扬亲密团结,共同战斗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汉族干部,要牢固地树立长期在新疆工作,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思 想 。 ”
1981 年 12 月 3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胡耀邦同志与兵团将士情谊深厚
胡耀邦同志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着深厚的情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胡耀邦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就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下不解之缘。 1957 年 6 月,胡耀邦同志专程赴乌鲁木齐市参加兵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他指出,生产建设兵团是建设美好新疆的一支决定性力量,是参加边疆建设的开路先锋,赞扬从内地来边疆参加建设的广大青年是坚强的、不怕困难的战士,是建设新疆的勇士。
胡耀邦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多次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战士题词、写信,会见他们的先进代表。根据他的讲话改编而成的歌曲《青年们,向荒地进军》,被当时的新疆兵团战士广为传唱。
“文革”结束后,胡耀邦同志担任中组部长和中宣部长期间,极为关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反冤假错案的进展。 1978 年,胡耀邦亲自看望“文革”中被打倒的兵团负责人张仲瀚同志,并提出要立即恢复他的工作。 1980 年张仲瀚逝世后,胡耀邦又主持了他的追悼会。
胡耀邦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恢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83 年 5 月,胡耀邦在新疆考察时,专程来到位于五家渠的农六师,看望兵团垦荒战士,胡耀邦为兵团题词:“向在保卫边疆,建设新疆做出巨大贡献的生产建设兵团全体干部战士致敬!”
1985 年 7 、 8 月,胡耀邦再次赴新疆考察工作期间,又远途跋涉到乌鲁木齐千里之外的阿克苏农一师视察。 胡耀邦对师 领导 说 : 将来评论你们各团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职工收入高不高,生活好不好,安心不安心。这是第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一明确,就好办了嘛。人民富裕了,政治就安定,国家就富裕 。 国家富裕是建 立 在人民富裕的基础上的。这个思想必须要明确,那种 “ 国富民穷 ” 的思想是错误的。 胡耀邦在 看望 农一师上海支边青年 时说 : 你们对国家负了责任,党和国家对你们也要负责任。你们为支援边疆、开发边疆,贡献了力量,、贡献了青春,这个在历史上是要写一笔的。 …… 有些人在这里不安心,也不要勉强,不要过分责备他们,更不要斗争他们,一下子解决不了,不要着急。可要注意这一问题啊。如果我们县委书记、专员不安心,可以批评他:你们拿这么多工资,怎么不安心呀 ? 但是对下层干部,对群众,不要过分责备。 最后, 胡耀 邦 挥笔题词 : “ 题赠支疆上海知识青年:历史贡献已与托木尔峰共存,新的业绩要同塔里木河长流。 ”
胡耀邦还在哈密听取兵团司令的工作汇报,对新疆建设兵团的各项工作作出指示,特意指示减轻兵团职工的负担,做好老干部安置工作。
胡耀邦同志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殷切关怀,至今仍深深感动着兵团将士。在报刊媒体上,一直不断有兵团支边青年、兵团老干部回忆怀念胡耀邦同志的文章,可见污蔑胡耀邦同志的谣言是违背事实,不得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