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董蕴琦回忆录:追记二十七年前耀邦同志的一次讲话

发布时间:2016-07-22 21:35 作者: 浏览:403次

    那是1989年4月16日(星期日)清晨,耀邦同志逝世的第二天,我们从朋友那里得知可以到耀邦同志家里去吊唁。门卫问了问佩带黑纱、带着鲜花而来的我们是哪个单位的,就让我们进去了。因为来的比较早,还没有其他人来。走进灵堂,耀邦同志的大儿子胡德平接待了我们。我们在签到簿上留名、向耀邦同志遗像鞠躬吊唁之后,德平同志问我们,是怎么认识耀邦同志的。我说,六年前,1983年10月,作为全总十届主席团委员,我和其他委员一起,受到总书记的接见,聆听了他的一次精彩、令我终生难忘的讲话。……

    前两天。我在浏览网页时又一次想起耀邦同志的那次讲话,好不容易找到了那本尘封多年的记录我亲耳聆听的那次讲话的笔记本,也许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面对国家最高领导人,听到他叫我的名字,问我是那里的人和作的即席讲话。当时的情景,回忆起来好象是昨天。我是那么认真地、生怕漏掉一字的作了笔记。几乎是28年后,现在我花几天时间,在无限怀念中,把讲话整理了出来,输入了电脑……

 

19831030上午9时。中南海怀仁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接见全总十届主席团委员。

他对照主席团委员名单逐个询问:“董蕴琦,你是哪儿的人?”

我回答:“辽宁,盖县”

耀邦同志说:“那是在辽南,出苹果的地方。”……

志福同志请耀邦同志讲话。

 

耀邦同志即席讲了如下的话:

让我讲什么?先念同志代表中央讲过了。志福同志讲了2万1千字,上一届是1万9千字。比青年团还长一点。

会议开的还是好的。制定了一个新纲领,组织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先念、志福同志讲的是纲领。(大椿同志插话:“同志们说,先念讲话是纲,志福同志讲话是目。”)

过去常委讲话是“重要讲话”,其他人讲话是不重要讲话,工人讲话就等于放屁。——这不对!真理在谁手里,谁讲话就重要,否则就不重要。如果讲错了,那就是精神污染。应把“重要”两字去掉。小平同志讲话,如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也不必说什么重要讲话。

过去致悼词,一个人死了,说是重大损失、一大损失、一个损失。一个人到八九十岁死了,还算什么重大损失。人要不死也不得了。孔夫子若活到现在,胡子要几个人抬(比划)。说一个人死了,他对党和人民做了巨大的贡献,这就可以了。要实事求是,讲事实,不要先戴帽子。唐玉萍(全总十届主席团委员,年青的全国劳模)要是死了,她的损失比我大,因为她还要活六七十年。

代表大会开的好,制定了新的奋斗纲领。纲领是正确的,还没有变成现实,还要经过三十万干部、四十几万基层组织、一千多万积极分子、七千多万会员的努力付诸实现。所以,新的班子和工会干部有一个深入实际的问题,把纲领变成现实。我们经常开会,开大会时非常高兴,都喜气洋洋,十分满意。一回去就发愁,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有的同志还怨气冲天,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这里有一个研究实践问题。纲领只是一个方向盘、罗盘针、目标、方向,要变成现实,需要经过实践。任何一个干部,都有一个深入实际的问题。

 

今天,我就同工会干部专门谈谈深入实际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全党绝大多数干部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也没解决好。有些同志之所以打不开局面,有许多同志(不是说所有的同志)犯错误,就是脱离实际,不研究实际,轻视实际,不深入实际。毛主席经常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只能指明方向。“你们往东走!”从中南海往东走,你得晓得往哪儿走,从中南海到东直门,有几条路好走,那条最近最快。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实际情况办事,一切讲究实际效果,一切要由实践来检验我们的同志往往把理论看成是僵死的东西,是万能药方,把中央的决定夸大到一个不适当的地位,以为有了理论、有了方针,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到此为止了,以为不要自己花苦功夫,花艰苦的努力,不用调查研究。有些同志一切从本本出发。要有本本,但不能躺在本本上睡大觉。一切从本本出发,演变来就是一切从红头文件出发。你要调查,红头文件你那儿合不合适。不能有了红头文件,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中国出了个坏蛋,叫康生。他说:“我看你这个样子就像叛徒。”——叛徒还有一个规格,这完全是想当然。我们有些同志也是从想当然出发,我们开全会,有一位中央委员说“天津市长是三种人”,我叫一个同志问他这消息哪里来的。“听来的”,能准嘛,李瑞环是个好同志。还有一些同志从个人的意气、个人的情绪出发,说什么“我们工会干不出名堂,工作搞不好,就是党委不支持,班子不过硬,我们的权力太小,说话没人听啊!”有没有这种人?(众答:有!)我看还不能太少,我这是揭你们的底了。上边的支持重要,但不能一切依赖上边支持,这还行吗?!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究竟在什么地方?毛主席讲了几十年,我为什么专门讲这个问题,我认为许多同志这个问题没解决。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我们讲自力更生,有人看得很小,指财政经济上。我看还应包括工作上、思想上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打开局面,自力更生解决问题,自力更生地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三种人全国也到不了三千,加上刑事犯罪、违法乱纪也不过是1%,但一切从本本出发,不讲自力更生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六十,也许可能超过。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许多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今天讲的没有准备好,你们在那儿记,这是志福同志逼着我讲的,我没准备好,再过半年修改,你们记的我不承认。你们一对笔记,这句讲了,那句没讲,再一传,闹出乱子,我不负责任。

 

第二个问题,什么叫深入实际。

历史、革命的阶段不同,深入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有所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具体对象不同,被领导的工作单位不同,怎么样深入实际的办法也不同。阶段、对象、单位的情况不同,今年、明年、后年,这个单位那个单位不同,深入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处在现在阶段,我们共产党的所有干部、国家所有工作人员,所有群众团体负责人都应该做到:

第一:我们要深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全国有二千多万干部,都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两个文明,这和三十年前就不同啊。那时都研究土改、发动群众搞武装斗争。现在,二千多万干部搞现代化建设,确实没有经验,知识不够,水平不高,本事不大。中央同样也不行。因为这是个新问题,我们全党都不大熟悉,知识不够,经验不够。不够怎么办?好好研究、学习、思考。这是个深入实际的问题,都不能例外。

第二,都要深入各部门、各方面的实际。国家是个大机器,是分工又统一的。每条战线的同志要特别注重深入自己这一行的实际。要求你在自己这一行的经验、本领,比其他同志更在行一些,知识更多一些,本领更大一些,经验更多一些。搞工会工作,全总的同志要比中央的同志知识更多,经验更多,你们是专干这一行的。过去农村要饭的,十几条狗他都不怕(站起来比划),他专门干这行。四化里有一化,专门化。全才、通才很难,是没有的。某某干部全能懂,不可能。体操六项七项就是全能,但他不会打篮球。全能的干部,天下是没有的,只能说,你对你这一行有更多的知识、经验、办法。

第三,我们的工作归根结底在基层、在群众。国家面貌的改变靠谁?靠群众,靠千百万的基层单位。工会干部只不过是全体职工的0.4%,只靠这些人行吗?要靠把一亿一千万职工发动起来。离开了基层,离开了群众,办不成事情。一些干部,包括毛主席晚年,都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毛主席历来重视群众,后来他变了。这几年农业比较好,是因为中央的政策符合了人民的愿望,按你的政策积极性来了,政策和积极性结合在一起了。所以,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如果忘记了基层,忘记了群众,我们的深入实际是空的,所以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要到群众里面去,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克服落后消极的东西,把群众发动起来。群众是多种多样的,要注意依靠什么,争取什么,说服教育什么。深入群众要深入少数调皮捣蛋,往往上当。“这是群众的要求”,什么要求,这是少数群众的落后意识的要求,少数人在里边捣蛋,我们不能去宣传。前几天,民族学院闹事,伙食不好,半夜起来写黑大字报,不写名,写什么少数汉人喝了少数民族的血。有意见,提嘛,挑拨民族关系,这里有坏人,说不定是造反派。基层里情况复杂,有先进的,后进的,先进中也不全先进。工作也是变化的,后进可以变先进,先进也可以变后进。深入实际,不是一次能够成功的,要反复。深入现代化、四化的实际,部门的实际,基层群众的实际。

 

第三个问题,如何才能深入实际。这个问题很不简单,很不容易。这是我们一辈子不能放松的问题,是一辈子干不完要干一辈子的问题。要使我们深入实际有效果、有成绩,要注意四条:

1、有眼睛向下,渴求知识的决心。这是毛主席老人家几十年教给我们的,不要两只眼睛朝天不向下,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放不下架子。包括很谦虚的人都可能有架子。有同志表面上看来很谦虚,跑到基层,总得讲点什么,不讲好象有失身份,有的讲讲,没得讲了。眼睛向下,不那么容易。这几年,林彪四人帮破坏了风气,新党员新干部多,党的传统这一套不大熟悉了。有的好同志,让他到一个差的基层。让他三个月改变面貌,他怕去,有许多顾虑。知识在基层,在实际,在群众中。文件是抽象的,知识在群众中,我们的本事就在于总能代表群众的愿望,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2、要有一个寻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和毅力我们到实际里面去,常有粗枝大叶的现象。过去到农村检查工作,和农民睡在一个炕上,公社也不大干净,坐上北京吉普,两个小时跑完全公社,能了解多少问题。现在在城里,下去就住到旅馆里,基本上和工人隔绝,一天干不了几个小时,往往了解不到实际情况。我们的事业规模很大,40万个企业,大企业也4000多,不花大的苦功夫,还能了解得了嘛。毛主席说钓鱼台无鱼可钓。你们主席团34个人,一年有半年到下面去,能做到三分支二更好,一个一个单位,一个一个行业,一个一个问题分别来摸。(问志福同志全总机关有多少人?回答:700多)。去掉行政人员有500人,分50个组,一组10个人,一组一年了解20个单位,一年就了解1000个单位;一年了解五个四个问题,多少问题。有些问题,似是而非,来龙去脉弄不清楚。物价问题,经济效益问题,扭亏增盈问题,不能说都研究清楚了,似事而非。一年下去几次,一回来就总结,就发号召。我们现在的毛病,恰恰是不切合实际,不解决问题,不恰当的号召太多。中国国家这么大,一刀切,在一些地方就是行不通。为什么一刀切,就是没区别情况,没研究透。

3、要有只讲真理不讲面子的勇气调查清楚,只讲真理不讲面子,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该罢官罢官,该说服说服。这几年不讲真理的人不少,到地方,老首长来了,喝杯酒。毛主席讲,吃了人家的嘴就短,就多栽花少摘刺。有些人遇到问题就绕着走,对一些问题就调查不下去,躲避困难。谁能转变最困难的单位,解决最困难的问题,谁的本领最大。困难也是增加革命意志、接受锻炼的好条件。我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到处跑。81年跑到西藏,接受高寒的考验。好事多磨,在困难中成长。文革是坏事,正因为有了十年的艰难,今天不是接受教训搞得很好嘛!提倡一些好同志,到老大难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能看出真本事,不到,则锻炼不出来。不要当老好人,什么都不得罪人,党的事业搞不好,本事也提不高。

4、要有开拓前进永不自满的精神。要一年比一年好,过了一架山又过一架山。我们有些同志,40岁行,50多岁也行,到60岁就不行了。有了一定成绩,就骄傲起来;有了本事,就当成向党、向人民讲价钱的筹码,讲享受的根据,结果就犯了骄字。二中全会就指出了这个问题,有的人文革中表现得不错,经受了打击,经受了考验,也是响当当的走资派。出来以后,又要房子,又要车子,一下子威信就降低了。革命事业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谁骄傲,在重大问题上胡说八道,谁自满,谁就要落后。

 

关于深入实际的问题,我可能没有讲全,讲的可能也不深,请同志们考虑,要花很大心血,做很大努力。

深入实际是我们全党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不仅对工会干部,对全党也是,是个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世界观的问题。毛主席说,唯心主义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同实践相脱离。搞个人主义的人,也是把个人和集体相分裂。粉碎四人帮,批新的个人崇拜,有人说,粉碎是一个人、几个人粉碎的,那怎么对?那是代表亿万群众的利益。这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关系到把革命引向胜利还是引向失败的问题。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就是真理同实践结合。后来为什么犯错误,是毛主席犯了主观唯心主义,背离人民意志。“七八年再来一次,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这脑子里的东西,一次就受不了,二三次国家就完蛋了。所以,这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干部,每个共产党员是对革命有贡献,还是使社会主义事业受损失的问题。想为革命多办点事情,就得想象同客观相结合,否则做不出成绩。甚至要办坏事。最后,还是关系到把我们中青年干部带好带不好的问题。大批中青年干部,很积极,很想把工作干好,单缺乏基本思想方法和深入实际的素养。思想方法不对头,世界观不正确,就不能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要帮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成熟起来,要经常深入实际,从实际出发,摆正个人同群众、上级同下级的关系。

 

你们通过了一个好的纲领,组织了一个好班子。但是干的好不好,事情办的好不好,还是个未知数。是从零开始,是从二万一千字(报告)开始。搞得好不好,要看你们深不深入实际。

1988年工会开下一次代表大会,那时我七十一,如果我还在的话,我还到会上来。

我们说了,明年9月开三中全会,八七年开十三大,目标风雨无阻!自己要制造一个环境,强迫自己前进。

(据当时的记录整理,忠于原话,有极少重复的话删减,无任何添加,黑体字为我所加。2011年2月18日深夜)

推荐 推荐1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