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耀邦要求出版质量高影响大的书 ——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出版经过

发布时间:2016-08-25 21:06 作者:王世义 浏览:406次

1960年,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指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书要抓重点,要努力抓住对青年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选题,选择好作者,下大力气帮助作者,写出高质量的作品,争取一种书发行几十万册、几百万册,在社会上起重大影响。他形象地把出版重点书比喻为“搞大盘菜”。在抓质量、抓重点的思想指导下,中国青年出版社各编辑室纷纷行动起来。

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为帮助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约请了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写一本党史。

这本党史的主编,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教研室主任徐元冬,另几位主要执笔者马睛波、丛笑难、蒋杰,都是党史研究的专家。我作为责任编辑,在编辑室主任成石中、陈绪宗的具体指点下,逐渐明确自己该尽哪些责任。

这本党史是一本通俗读物。我们当时所看到的通俗读物稿件,大体上有四种情况:一是有观点、有材料,文字明白易懂,可谓深入浅出;二是有观点、有材料,但文字艰深难懂,可谓深入深出;三是思想、内容都很一般,文字却故作高深,可谓浅入深出;四是思想、内容、文字均差,可谓浅入浅出。编辑室希望这本党史要写得深入浅出,这就首先要帮助作者熟悉这本书的读者。

解放军政治学院的作者们,长期在部队高等院校中任教,教学对象是部队指挥员,对地方上的青年状况则不很了解。为了有的放矢,他们希望编辑部多提供青年的有关情况。我为此专门组织了青年读者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整理成文,提供给作者参考。

议定编写方案至为重要。我随编辑室主任同作者们商讨,达成共识,从党的创立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采取讲话的形式,每讲突出一两个重要问题,结合介绍毛泽东的有关著作,为了便于青年阅读理解,在每讲前面加一段内容提要,文内多加小标题,还出几道思考题,书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

19619月,交来书稿,作者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比较恰当的评述。在涉及党的领袖、党的领导集体、党的各时期的指导思想、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党的历史经验等方面,也力求作出符合实际的阐述。叙述简明,文字通俗。美中不是的是:讲史的少了些,论理的多了些。初审、复审以后,我们退请作者在史论的比例上加以调整,取得他们的认可。

19624月,作者交来改定稿。我作了编辑加工,成石中、陈绪宗复审,总编辑边春光终审。7月,《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以大32开精装和小32开平装两种版本出版。装帧美术家张慈中为此书设计了封面。此书大量发行,影响很大。

198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约请作者对此书加以修订进行再版。责任编辑改由宋加沛担任,他又花费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复审起来较为方便。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出版以后,深受欢迎。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许多报纸作了报道,共青团中央向全团推荐,解放军总政治部选定它作为军内学习党史的材料,一些省市把它列入读书活动的书目。1983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和文化部出版局主持的首届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时,《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荣获一等奖。该书多次重印,累计共印338万册。

我们出版工作者协助作者,按胡耀邦同志的要术,总算做出了一道“大盘菜”。

(作者为原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退休前为学苑出版社总编辑)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