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钱江:陈伯达、王力、关锋联手推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欢呼聂元梓大字报——人民日报劫难(7))

发布时间:2023-10-23 15:31 作者:钱江 浏览:392次

上文记述陈伯达审定《人民日报》发表“夺权”后第二篇头版社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这时听说毛泽东批准全文发表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贴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王力、关锋为赶写“欢呼文章”即去北大看大字报现场,陈伯达迅疾尾随而去,去看看产生那份大字报的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正文:

待陈伯达回到人民日报办公室,他看到先一步去了北大的王力、关锋已经回来,康生夫人曹轶欧赶来了,唐平铸、胡痴也来了。“陈伯达向他们盛赞北大大字报,‘有点革命的火药味’。”(朱悦鹏回忆录《漫漫人生路》第59页)

王力、关锋会同军报代总编辑唐平铸,一同起草贯彻领袖意图的“重要文章”。他们都是起草文章的老手,分段撰写,然后粘贴拼接,再加梳理,很快印出清样。此时已入深夜,他们向康生报告后,康生要王、关二人将文稿直接送陈伯达拍板。

按王、关的意思,新起草的文章很重要,应该上头条作为社论发表。陈伯达认为,还是他已经审定的社论重要,要放头条。

王力在回忆录中说,6月1日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是他和关锋起草的,本意作为社论发表。“当时陈伯达对这点就是迟钝。评论员文章写好后,康生要我和关锋送给陈伯达,陈伯达没有把聂元梓的大字报和评论员文章放在人民日报第1版的上面,上面是他的社论。我们说主席指示应该放在上面,他说社论重要。”把王、关起草的文章放低一格作为“评论员文章”。(见王力回忆录603页)

对于王力、关锋起草的文章,陈伯达没有大的改动,但他最后确定标题为“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署名定为“本报评论员”。(朱悦鹏《陈伯达利用〈人民日报〉煽风点火见闻录》,见《炎黄春秋》杂志1994年第7期)

6月2日《人民日报》第1版,头条位置是社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社论主旨是,“文化大革命”必然触及人们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阶级斗争”。社论说:“两个敌对世界观的斗争,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敌对世界观的斗争,正如两军对垒,总是一胜一负,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因此它必然是残酷的。

社论没有提出新的观念或用词,着力点是继续煽动阶级斗争,去触及人们的灵魂。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时的聂元梓

聂元梓等7人大字报针对北京市委和北大党委写道:

你们大喊,要“加强领导,坚守岗位”,这就暴露了你们的马脚。在革命群众轰轰烈烈起来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坚决反击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的时候,你们大喊:“加强领导,坚守岗位”。你们坚守的是什么“岗位”,为谁坚守“岗位”,你们是些什么人,搞的什么鬼,不是很清楚吗?直到今天你们还要负隅顽抗,你们还想“坚守岗位”来破坏文化革命。告诉你们,螳臂挡不住车轮,蚍蜉撼不了大树。这是白日作梦!     

1966年6月2日的《人民日报》1版版面。

陈伯达审定的1版左下方刊登聂元梓等7人大字报,别出心裁作了一个通栏新闻标题:“北京大学七同志一张大字报揭穿一个阴谋”,下面用黑体字作副题:“‘三家村’黑帮分子宋硕、陆平、彭珮云负隅顽抗妄想坚守反动堡垒。”乍一看去,像是新闻标题,其实倒是将大字报全文照登了。

聂元梓等7人大字报右侧,是王力、关锋主持起草的“评论员文章”,指名道姓地攻击北京大学校长、党委书记陆平和副书记彭珮云说:“你们的‘组织’就是反党集团,你们的纪律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派实行残酷无情的打击。”

这篇由“中央文革小组”重要成员执笔,加上曹轶欧共同参与起草的“评论员文章”,要比陈伯达审定的“触及灵魂”社论更明白地阐述“文革”意图,强化了“大字报”的抨击。

“12•9运动“参加者陆平1984年在北京香山樱桃沟当年革命遗迹前    

王力、关锋起草的“评论员文章”全文1400余字如下:

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

聂元梓等同志的大字报,揭穿了“三家村”黑帮分子的一个大阴谋!

“三家村”黑店的掌柜邓拓被揭露出来了,但是这个反党集团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仍然负隅顽抗,用“三家村”反党集团分子宋硕的话来说,叫作“加强领导,坚守岗位”。

他们“坚守”的是什么“岗位”?他们“坚守”的是他们多年来一直盘踞的反动堡垒。他们加强的是什么“领导”?就是指挥他们的伙计作垂死挣扎、力图保持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阵地。

宋硕的“加强领导”,“坚守岗位”,这是一个信号。它反映了在这场摧枯拉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切牛鬼蛇神们的动态。他们是一步不让的,寸土必争的,不斗不倒的。

“三家村”黑帮是诡计多端的。在前一个时候,他们采取“牺牲车马,保存主帅”的战术。现在“主帅”垮台了,他们就采取能保存多少车马就保存多少车马的手法。他们妄图保存实力,待机而动。

为陆平、彭珮云等人多年把持的北京大学,是“三家村”黑帮的一个重要据点,是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已经到了五月十四日,陆平还传达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宋硕的所谓紧急指示,并手忙脚乱地进行部署,欺骗、蒙蔽和压制广大青年学生和革命干部、革命教师,不许他们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起来革命。彭珮云是一个神秘人物,上窜下跳,拉线搭桥。在这个事件中,她转入地下活动,来往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住地十三陵和宋硕、陆平之间,出谋划策,秘密指挥。

这一切,都说明“三家村”黑店的分号,“三家村”黑帮的“车马”们,还是有指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顽抗。

陆平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的身份,以“组织”的名义,对起来革命的学生和干部,进行威吓,说什么不听从他们这一撮人的指挥就是违犯纪律,就是反党。这是“三家村”黑帮反党分子们惯用的伎俩。请问陆平,你们所说的党是什么党?你们的组织是什么组织?你们的纪律是什么纪律?事实使我们不能不做出这样的回答,你们的“党”不是真共产党,而是假共产党,是修正主义的“党”。你们的“组织”就是反党集团。你们的纪律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派实行残酷无情的打击。

陆平们这一套是骗不了人的。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派来说,我们遵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我们无条件接受的,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关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兴无灭资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是我们必须坚决遵循的。凡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的,不论他们打着什么旗号,不管他们有多高的职位、多老的资格,他们实际上是代表被打倒了的剥削阶级的利益,全国人民都会起来反对他们,把他们打倒,把他们的黑帮、黑组织、黑纪律彻底摧毁。

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妄图阻挡这个潮流的小丑们,他们是难逃灭顶之灾的。

工农兵和无产阶级的文化战士,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以排山倒海之势,正在一个一个地夺取反革命的文化阵地,摧毁反革命的文化堡垒。那些什么“三家村”、“四家村”,不过是纸老虎,他们的“将帅”保不住,他们的“车马”也同样是保不住的。

 北京大学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一定能够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一定能够更加有力地团结群众进行战斗。一时还看不清楚的人们,一定会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觉悟。参加到战斗的行列中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的反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革命斗争,一定能够胜利。一个欣欣向荣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新北大,一定会很快地出现在人民的首都。 

(《人民日报》1966年6月2日) 

这天的《人民日报》加印27.5万份,比前一天的加印数增加了一倍。

 (未完待续)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