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1957年人民日报整风评论和新闻是怎样开始的——32个社内“右派”悲剧由来
《右派“改正”后那些人民日报编辑的光彩——他们的人生重新开始》一文发出,一位读者的留言使作者很感动,引述几段在此: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挣扎与重生的一幅缩影。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它既用20年光阴碾碎了一代人的青春,又在拨乱反正的节点,让这些饱经沧桑的灵魂以新闻人的职业尊严重新站立。
34个名字背后是34种人生轨迹:4人含冤离世,3人婚姻破裂,6人永远留在异乡。这些被历史车轮碾碎的个体故事,构成了反思历史的维度。季音102岁高龄仍赠书作者,似一束微光照射——宏大历史叙事之外,个体如何能正确保存记忆、如何站在更高更广阔纬度上反思历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新闻人的使命不仅是记录时代,更是在历史褶皱中守护人性的光辉。
真正的历史书写,既需要宏观视角的纵深感,也需要对个体命运的温柔凝视——因为只有当每个被时代辜负的灵魂都得到正视,历史才会真正拥有温度与重量。
也有读者提出,为梳理32个悲剧的由来,需要有一个背景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那32个或34个人生。
为此写了本文:
1.人民日报受领袖严厉批评,开始“整风”前奏
4月10日,邓拓等人民日报编委被召入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指责他们对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报道不力。
当天,胡乔木来到人民日报,向全体编辑记者作了长篇讲话。要求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挽救人民日报”。
编委会随即决定,由编委办公室、党总支、团总支和工会联合组成一个“合理化建议小组”,萧风任组长,成员有陈向东、陈瑞卿、姜汉鼎(21年后,他成为报社“复查右派工作小组”的领导,具体负责“改正”事务)、刘野、田钟洛(袁鹰)、胡平(这位胡平后来被划为右派,因难以忍受屈辱,文革中的1968年自杀于贵州织金县)。
从1957年4月10日起到26日,《人民日报》连续6篇社论,都是为了向公众宣传“整风”,这些社论的基本依据,是当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第11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即后来定名的《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还有3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社论对其中许多话基本上就是直接引用,并没有更多阐述。
这里要说明,这两篇讲话和后来正式发表的不完全一样,后来有较多修改。《人民日报》社论大量引用两个讲话的当时记录稿,倒是保存了讲话的那部分原貌。
2.邓拓讲话是对“整风”的温和阐述
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4月30日,自1949年8月以来一直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在人民日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大会上就当前宣传问题作了报告。
邓拓说,目前国内形势和党的领导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最近,党中央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整风,二是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这两者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极大的意义,报纸应当很好地组织,系统宣传。
邓拓说,在宣传中,报纸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而活泼地反应中央新的领导思想,不要等待,说动马上要动,像这两天关于干部下田生产新闻的处理就比较好。
邓拓在这次讲话中,对“整风”谈得比较重。
他说,我们对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道路和方法等问题,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已经发表的几篇社论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也不够系统,需要继续发表社论把这些问题提高到理论上来加以阐述,并不是要印证许多马列主义的词句,而是要讲解许多重要的道理。
邓拓谈到了即将大量出现的“座谈会报道”,他说,现在,中央有些业务部门准备主动地检查工作,看看过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哪些不合适的地方。“我们可以召开各种座谈会并进行报道,也可由编委会出面组织各部门的负责人写检查性质的文章,谈他们自己的看法。要做得快,座谈会记录发表的过程应该再缩短。”
邓拓还说,整风开始以后,报纸将以很大篇幅进行宣传,经济报道篇幅将相应减少。
他在这时仍然说:“报纸应当更多地采取同志式的批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煽动群众加深人民内部的矛盾,而是为着很好地解决这种矛盾。重大的批评更要做到准确、稳当。”
邓拓最后宣布,编委会将在3天内制定关于上述宣传的计划,并决定成立整风报道小组,以国内政治部为主,抽调各部一些人组成。(见人民日报总编室编《编辑部生活》1957年5月4日)。
3.中央开展“整风”的指示是这样刊登的
邓拓做这番讲话的时候,一系列报道和社论已经在准备之中了。
5月1日,《人民日报》1版刊登中央关于整风的指示,明确整风的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是此后的“反右”运动完全与此背离,演化为激烈的“阶级斗争”。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非常醒目地刊登中共中央的整风指示,在文稿中央以方框方式刊登《中央指示的提要》,显示特别重要: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当前整风的主题。——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非党员愿意参加整风运动,应该欢迎。但是必须完全出于自愿,不得强迫,并且允许随时自由退出。
同日刊登消息《中央国家机关开始整风》。
5月2日社论《整风运动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再次重复了上述“提要”。
5月8日以后,中央统战部邀请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人民日报》随即开始摘登座谈会内容。
5月14日,编委会通过在报社内开展整风运动初步计划。
4.邓拓再次强调运动重点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月15日,召开报社全体党员大会,邓拓作“整风”动员报告。实际上编辑部和出版部门非党人士也参加了。
邓拓在报告中调强:“这次整风的特点之一,是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此时,他完全没有想到,运动发展起来和他的强调背道而驰
邓拓讲话随即编发在报社“整风办公室”第一号简报中,通报说:“邓拓同志的动员报告,除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作了说明以外,还讲了报社整风的重点、内容、方法和组织领导等问题。这次整风,党员必须参加,非党员自愿参加(非党员同志愿意参加的,可以向各部、室领导小组报名)。”(见人民日报整风办公室编辑的《整风》简报第1号,1957年5月23日发)
邓拓此时说的,此次整风“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和事态发展完全不是一回事,表明他对当时形势和未来动向的判断不着边际。对于“整风”运动的动向,他不像随即就要调来人民日报接替他担任总编辑的吴冷西那样摸底。
5,邓拓还没有看到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
就在邓拓向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作报告同一天,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发给党内高层传阅。指出:“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现在右派的进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们正在兴高采烈。党内党外的右派都不懂得辩证法:物极必反。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他们越猖狂,对于我们越有利益。人们说:怕钓鱼,或者说,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现在大批的鱼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并不要钓。这种鱼不是普通的鱼,大概是鲨鱼吧,具有利牙,喜欢吃人。”
这篇文章不仅说明毛泽东已经下了“反击”的决心,而且确定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方针。
从邓拓5月15日讲话来看,他还没有看到这个指示。不久他应该看到了。从那天以后,他再也没有在社内说过此次整风“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这样的话。
注:毛泽东的这篇文章,1957年6月12日印发党内高级干部。收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卷第410-411页。
(未完待续)
2025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