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回忆解放思想初期的一些曲折

发布时间:2009-05-23 00:05 作者:张静如 浏览:78次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展起来以后,接着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前是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这个会议比三中全会本身还重要,三中全会只是个结果。三中全会之后就是理论务虚会,务虚会之后还有一个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理论务虚会是1979年初开的,我没有参加,但当时理论务虚会的全部简报我都看了。虽然上简报的话可能筛选过,但总还是反映了不少人的想法。这次会上小平同志讲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感觉当时解放思想是很不容易的,包括小平同志也有很大压力。显然是因为会上有些话在当时看来算是“噪音”,小平同志才讲了那么一番话。他讲的话没有错,也是必要的,但对与会者还是有一定的压力。会后,我碰到一些参加理论务虚会的同志,他们感觉是又不敢说话了。
      参加五四学术讨论会的人并不都是搞党史的,也不都是搞现代史的,好些人是搞哲学、搞经济学的,不少人参加过理论务虚会。这次会我参加了,周扬作的报告,感觉是对理论务虚会的补课,又往解放思想这边拧了一下。接着五四学术讨论会以后,我就和廖盖隆、胡华、彭明等同志被请到济南去作报告,是山东党史教学研究会请我们去的。会上,我讲李大钊,当然也讲到了毛泽东,因为是掺和着讲的,没有引起太大注意。廖盖隆同志讲前十年也有“左”,马上就被反映上去了。当时讲“文化大革命”没事,讲前十年“左”就不行,廖盖隆同志在这里惹了点“祸”。我就体验这个过程,感觉在当时基本上是试探着做点事。

      慢慢的,到了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感觉就比较自由一点了。尤其在党史学科发展方面,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可见,解放思想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受各方面因素制约。但不管怎么难,开了头就好。真理标准这个头开得好,有深远意义。它告诉人们,谁说的也不是真理标准,只有实践才是唯一标准。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敢于对中国过去走的路进行评价了。这一下子形成全国性的思想解放,邓小平说过去的路不能再走,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