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庚:当代深商之肇始

发布时间:2009-08-28 23:15 作者:佚名 浏览:132次

袁庚提出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影响了全中国,“知识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命”则是当时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启蒙性口号。

数日前,在蛇口的鲸山别墅里,89岁的袁庚坐在轮椅上体味着这个秋日下午空气中的微凉。尽管他孤独地坐在深秋里的背影已读不出28年前他一路领跑中国商业江湖中的豪情,但这个招商局的29代“掌门”人,蛇口试管的缔造者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度成为改革开放的标签,更开启了中国现代商业精神之先。

这个年近九旬的老人28年前雄姿英发地奔走在蛇口2.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主政14年里让招商局的资产翻了近两百倍,从1.3亿元增至200亿。之前,他的名字总是和“老革命”、“改革先锋”、“政治家”的头衔紧紧地连在一起。但是深商的研究者老亨说,袁庚是“近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

花甲之年受命商海弄潮

1978年10月,这个先后在东江纵队,给国家领导做情报顾问戎马沙场大半辈子的老人,在其60岁花甲之年又鼎立改革开放潮头。其受命调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主持全面工作,虽然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接近过商海。

而自1872年由李鸿章向同治皇帝奏折设立的招商局在洋务运动中不到20年便盛极而衰,直至历经百年历史风云后,香港招商局已从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沦落为一条船都没有的“空壳”,当年的总资产加起来仅4000多万元,只有一个破码头,一个修船厂。

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的袁庚,同年向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建议兴办蛇口工业区。他在《请示》中提出要“面向海外、冲破束缚、来料加工、跨国经营、适应国际市场特点、走出门去做买卖”。这些在刚刚走出文革之创的28年前的中国来说不啻于石破天惊的“乌托邦式的幻想”,按照当时中国普遍的思维模式,这简直是一份复辟资本主义的宣言书,是犯上作乱。但这个有着“天才演说家”的掌门人,通过游说,在三天后获得了中央批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契合了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愿望。闭关锁国日久后又急于现代化之时的没有选择的选择。次年7月20日,有着中国“改革试管”之称的蛇口工业区正式运作。这个壮心不已的60岁的老人,在心中为招商局画出了一个多元化跨国公司的宏图。事实上,这幅纸上的宏图在其主政的14年前就化身为生机勃勃的蛇口版图。这幅版图是袁庚用24字方针经营的,即“立足港澳、背靠国内、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

百年招商改头换面

袁庚出手的第一招是发展港口,他说那是借鉴香港的经验。而之后,蛇口港的成功又成为国内港口城市一再复制的模板。到去年,深圳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居全球第四位。

在走马上任的一个月后,袁庚跑遍了包括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港口。这也为其对当时准确地把握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支撑。之后蛇口深水码头、蛇口港泊位、集装箱码头次第建成。

而对工业区的开发方面,袁庚确立了规矩即“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企业投资以外资为主,产品市场以出口为主”和“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技术落后、污染环境和挤占出口配额”的项目不引进。或者是这个有着“诗人气质的老人”天生在营商的秉赋,他的“三个为主五不引进”确立了蛇口工业区生产型和外向型的大方向,以至于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期间,蛇口工业区的日子在各特区中最为好过。在今天来看,蛇口工业区的荣光或者还有两代领导人备加“呵护”的结果。

招商局除了开发蛇口工业区,还率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先后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倡导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由企业合股兴办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46.37,-2.23,-4.59%)保险公司,同时还收购了伦敦和香港的两家保险公司,成为第一家进入国际保险市场的中国企业。

至1992年,袁庚离任时,招商局的总资产已由当初的1.3亿增至200亿。到2000年,招商局资产管理总额达1200多亿港元,列中国大型国有企业500强的第26位。

“第一个吃螃蟹”备受争议

除了“数字”的政绩,袁庚给深圳甚至国内商界带来的理念性的革新。在那个闻利色变,谈富色变,谈钱脸红的年代,袁庚用一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让商业的利益变得正当起来。1984年,这个在蛇口工地上耸立起来的标牌像商界的一声“春雷”,之后还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国庆的巡游队伍中。而在此期间,也因为他用4分钱的奖金买效率的故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在今天奖金已成了人人热衷拿的报酬,但在当年,袁庚却因此被冠上了“要钱要命的资本家”的恶名。

这个在时光隧道里曾以急先锋的形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舞台上狂奔了14年的老人,一路挟裹在卖国、拜金、挑战国家体制的骂名之下。

而为了让经济的身形上不要承载过多的负担,这个“不听话”的坏孩子以“公开招聘”,开了新中国人事制度改革史上的先河。之后三年,又凭着胡耀邦授予的“尚方宝剑”,在蛇口开展了一场引起国内外关注的群众投票直选干部的民主试验。这个“早熟的民主”,冲破了中国几十年的“人事禁区”,解决了干部终身制的问题。

袁庚这个不少人眼中“不听话的坏孩子”在10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一直认为,在中国没有纯粹的经济问题,所有经济问题的背后,必然都是政治问题。要使市场经济成熟、规范,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而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看来,一系列的“改革试管”说明中国过去以刑法做张本,以文士管制亿万农民的方式,终于被注重民法,以商业习惯、以律师、会计师、工程师为前导的管理方式所代替,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为了这个结果,中国上至国家首脑,下至黎民百姓,在思想观念上的激烈交锋持续了100年,显示着整体社会重新构造过程的艰辛。或者袁庚就是这样一个启蒙大师。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