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女儿:我相信父亲是个好人 但他很\"右倾\"
开国大将黄克诚
黄楠: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女。1943年出生于苏北抗日根据地,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30余年,现任研究员。
[黄楠]:“文革”以前。我相信我父亲是个好人,因为我家庭生活非常简朴,他从来没有为个人捞过任何的东西,这一条我们自己心里很有体会的。所以,我觉得我父亲是一个好人,但是他很“右倾”,我很赞成说他很“右倾”,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讲过什么革命大话,做起事情来有时候像个老农民。
[黄楠]:我当时也看了很多书,引用一句列宁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好人,可惜不跟我们一路。当时列宁讲他的一个好朋友,劝高尔基出国,说高尔基,你受不了革命的这种残酷,你出国去吧,好象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忘记是说什么人了。所以,当时我很相信我父亲是一个好人,但是他不够激进,不够革命。但是,真正理解他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因为文化大革命有很多东西我自己也是不太理解,不太理解了以后我自己去学习很多很多,但是,真正到我们去看我父亲的时候,那时候已经是1973年过了,1974年,我去看我的父亲,当时什么情况呢?一个老人,身上的衣服旧的破破烂烂的,70多岁了,看上去挺憔悴的。我们问他,你的生活怎么样的时候,他跟我说还行,我的日子过得还可以,饭也可以吃饱,就问外面的情况怎么样,老百姓的情况怎么样,每个地方的工业生产怎么样了,农业生产怎么样了。从来没有讲过我自己多委屈,我受了一些什么委屈,然后就给我们念他的诗。当时一下子我突然觉得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他们是有自己的理想,他们的奋斗。你想70多岁的人,受到这样一个打击,这种人不沮丧,没有讲我自己多么冤枉,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我自己一下子就觉得我们自己在这里想着,怎么样想办法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他怎么不想?
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女黄楠
[主持人]:我想,那个时候任何豪言壮语都赶不上他的这种信念。
[黄楠]:他们奋斗了一辈子,打下了一个新中国,最后落到这种下场,被关了这么多年,见到了自己的家人,没有一句讲我委屈,马上就问国家的情况,老百姓的生活。我们想跟他讲点别的,马上就撇开了。我弟弟说他要到什么地方了,他说那个地方我打仗的时候曾经走过,好地方呀什么什么的。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所有的东西都在这里头了。当时我就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我心里头所能领悟到的东西了。后来我觉得这人真是不能看任何表面上的东西,我突然就想起了“文革”当中另外一个共产党人,是东北工学院的,我不知道是书记还是院长还是一个系的主任,当时有一些红卫兵抓住他了,说他是叛徒,就去打他。他说我现在如果有一句投降告饶的话,你们就可以把我当叛徒,后来把他打得够呛,一句软话都没有。我突然就理解这些共产党人的信念是什么。所以,跟我爸爸一比较,我突然就觉得,中国革命为什么能胜利,为什么这些人被敌人杀,也有些人是被自己人杀,这些人就不走。他们被自己的人冤枉,他们不走,要坚持,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为中国走出一个新的前途来,他们为了这些什么都豁上了,他们追求的是什么。
[主持人]:您今天对我们抛出来这个问题,正好是今天人们所思考的东西。
[黄楠]:后来我自己理解了这个东西以后,我自己想起,我看了高尔基的一个故事,好象是吉普赛老婆婆讲的故事,讲的是丹柯,他领着他的族人,通过一个暗无天日的密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变成了火炬,领着所有人走出了这个密林。但是我喜欢的不是这个故事,而是它的结局。高尔基是这样写的,所有人都在欢呼,快乐看着阳光,说我们终于得到了生命,得到了幸福,可以重新过好日子了,丹柯倒下了,他手里的那颗心也掉在一边,但是这颗心还在燃烧,两个胆小的人,看到这颗燃烧的心,突然害怕了,就走上来,把这颗燃烧的心给踏灭了。我最后写了几句话,我说这就是丹柯,他得到了什么?欢乐的人群、死亡、踏灭的星火,还有一个不朽的传说,因为我看到了这个故事。我说,如果只有欢乐的人群、死亡和踏灭的星火,而没有不朽的传说,你可愿意做丹柯?因为我从我父亲身上看到了先驱者,也许他们的命运也许就是丹柯,而且没有一个不朽的传说。
[主持人]:而且这样的人非常非常的多。
[黄楠]:是的。理解这一点后,我才理解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胜利。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黄老师能够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分享您的父亲黄克诚大将生平故事。这么多故事一定会给今天观看我们节目的各位网友,包括我们身边的很多朋友一个启示,让他们知道您认识的父亲、您认识的一个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谢谢黄老师作客人民网。
[黄楠]: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节目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