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陈剑: 中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发布时间:2023-10-23 15:25 作者: 陈剑 浏览:217次

2023年3月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案》(PRCIsNotADevelopingCountryAct),理由是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18.6%,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

按照美国的立法流程,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后,再交由美国总统签署,法律将正式生效。此法案要求美国的行政部门采取措施,推动国际组织终止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并将中国的地位改为“发达国家”。

中国外交部回应称: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于全球的很多国家、国际组织,包括很多国人,其实都还有一些困惑,有一些纠集。本文就此作一些分析。

一、不同侧面

如果不能够从整体、总体上把握,仅观察一些侧面,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

(一)中国是发达国家

中国诸多媒体,包括主流媒体,一些著名学者,至少十多年来,就一直反复证明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例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2015年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时就提出,根据2009年、2010年的数据推算,按不变价格的国际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中国改革开放45年的努力,难道不就是努力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建成高度发达的国家吗?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经过45年的发展,也确实在诸多领域向外人展示了中国发达国家形象:

——大型体育赛会气魄豪华,高端大气。奥运会、冬奥会、大运会,包括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国际上哪个大型体育赛会有中国气魄?下一届亚运会承办方日本名古屋,早已被杭州亚运会所震憾,日本代表团团长说日本比不过杭州。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以高铁为例,至2022年底总里程超过4.2万千米,通车里程全球第一,其中运营时速可达300千米的线路总里程超1.5万千米,占世界2/3以上。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高铁有中国豪华和先进。近期,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北京乘坐中国高铁前往上海,历时4个多小时。在美国,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的列车从纽约到亚特兰大或芝加哥需要18至24小时。

——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3.9%增长到2022年的14.4%,也正因为此,对其参与规则制定和市场开放的呼声在加剧。

——在科技方面,专利申请量、科技期刊文章以及独角兽数量已超过或接近美国。2010年中国就成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的国家;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科技期刊文章发表数量第一的国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2022年美国242家排第一,中国以119家紧随其后。

——对外援助,援助总量中国已经比肩美国。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更加注重“小而美、惠民生”项目。受援国由110多个增加到160多个,援助总量增加,方式扩大。看看外国留学生,特别是非洲留学生在中国享受的待遇,又有几个发达国家能够做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爆炸式的增长,尤其在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以及其他领域的进步,全球最大的一百家公司里有12家在中国。

——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计算,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多亿万富翁的国家。2023年3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中国的亿万富豪人数已经超过了全球任何一个国家,达到了969人,其次是美国,有691人。这个数字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以及中国创造富豪的能力。

(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几乎是全球四个世界的缩影。

如果说,京津沪等中国特大城市构成了第一世界的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则属于第二世界,中国的东北、中部、华南、西南大部分省份则属于中国的第三世界,中国西部一些极不发达地区则属于中国的第四世界。中国多项发展指标特别是人均指标仍处于世界中游。202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741美元,仅相当于发达经济体的1/5、美国的16.6%。第三产业占比52.8%,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仍处于中低端,GDP构成以加工制造、农业等为主。

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目前,中国低收入群体占全国居民家庭数接近一半,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前几年中国两会,李克强透露的权威信息:中国尚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中国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有很大不足。中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提供的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还有很大的缺口。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很不平衡。中国基尼系数近年来维持在0.46-0.47区间。2013-2020年高低收入比的均值为10.64,仍在较高水平区间运行。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显著。中国财富基尼系数目前在0.7以上。2020年中国财富排名前1%居民占总财富的比例升至30.6%。

经过三年疫情,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所缩小,不足30%,收入增速落后于高低收入群体,逐渐成为“夹心饼干”。与发达国家橄榄型收入结构差距甚远。

二、如何界定

如果仅限于人均的范畴讨论,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如果把这个乘以14亿,中国的庞大体量和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只有美国和整个欧盟才可以匹敌,因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印象区别很大。

巨大的体量和人均,就是中国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核心论点。

美国把中国说成是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协定中,有超过150项条款都明确发展中国家享有”特殊和差别待遇“(SpecialandDifferentialtreatment),发展中国家成员可在关税减免、延长磋商期限、非关税壁垒等方面享有更优惠的待遇。不过,在双边贸易中,很多发达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另一国发展中国家地位。

在其他国际条约中,发展中国家也能享受优待,尤其是环保领域,承认发达国家应该照顾发展中国家,并允许后者暂缓执行减排措施,以及更宽松的减排义务,还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问题是,如何界定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国际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分类。

(一)WTO(世界贸易组织)的认定

WTO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定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成员自己决定的主动型条款,另一类是由其他成员认定的被动型条款。

世界贸易组织没有定义“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也没有设立任何基准来确定其成员国属于哪一类。完全取决于各成员国自行认定属于哪一类。世贸组织还承认联合国指定的“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在“入世”时即被明确认定为发展中国家。

根据世贸组织,其164个成员中有三分之二,包括中国和印度,目前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巴西、韩国和台湾也都曾经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巴西、韩国和台湾目前都已宣布放弃“发展中”待遇。

在世贸规则下,发展中国家得以享受特殊规定,包括拥有较长时间来执行达成的承诺和提高贸易机会的措施。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均收入水平、贸易自由度、金融开放性等作为分类标准,把所有经济体分为两个组别,一是先进经济体,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三)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界定是否属于发达国家,以客观指标决定。

世界银行将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13205美元(2022年标准,每年更新标准)的经济体定为高收入经济体并认为是发达国家(亚洲共14个国家和地区属于高收入经济体),低于该标准的分为中等偏高收入、中等偏低收入和低收入三类,均为发展中国家(含中国)。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evelopmentProgram)将中国归类为“中上收入”国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中国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今年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12608美元,尚未到达发达国家门槛,但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人均GNI超过13205美元)的95%。

但这个定义并不具约束力。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它主要按照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预期寿命三个指标加总得出一个HDI指标,从0-1不等,超过0.8即定义为发达国家。小于0.8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按照此标准,中国在2022年人类发展指数为0.768,排名全球79,属于高HDI组别,属于发展中国家。不过极高HDI的国家为66个,中国的排名已比较接近。

三、向发达国家迈进的发展中国家

尽管没有一个公认的发达国家的定义和评估方式,但现实中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国家,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很少有人会不同意它们不是发达国家。这说明在这些国家身上,隐含着人们都同意的标准或条件,它们构成了发达国家的要件。、

一国经济总量大,固然代表国力的增长,但大不等于强或发达,这应属于基本常识。

中国究竟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取决于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仅靠“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发展情况,容易造成“达标”即“毕业”的片面印象。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型国家,只有多角度、总体把握,才有助于客观评估中国实际发展水平。

中国45年取得的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是发展中国家的“优等生”,但绝非“毕业生”,仍面临艰巨挑战和困难。

中国在国际上的表现。确实就是一个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亚国家,依靠中国“一带一路”提供的发展援助和基础设施融资。

中国在国内的表现,更有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比如中国许多地区,虽然解决了低端的贫困,但人们生活水平还很低,消费能力还很弱。中国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提供严重不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019年,国际能源署(IEA)发现,超过35%的中国人口仍然缺乏清洁烹饪技术,并依赖煤炭等高污染燃料。

因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和在国内的表现,需要做一些调整。

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提升14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国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特别是为中国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始终是各级政府最为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中国对外援助,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以提高精准化;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大型国际赛事,也应当作一些调整。不能够频繁举办,即使举办,以能够应对,完成赛事规定动作为原则,尽可能简约,将节俭渗透到这些活动举办的具体细节中。

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无法轻易分类。中国是全球巨型国家。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既拥有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特征。中国很多地区,至今仍然没有足够的水、卫生设施、交通、教育,这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存在。中国同时也具有富裕的发达经济体的许多属性,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则是一个庞大的富裕发达的经济体。

本文的结论是:如果把进入发达国家看作一个过程,中国庞大的经济看作一个巨龙,那么,中国的龙头部分,即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或许已经进入发达水平,但中国的龙身主干,即中国的中部、东北和西部还正在向发达迈进,而中国的龙尾,还属于刚刚摆脱低端贫困中的一些不发达地区,要进入“发达”水平,还需要时日。

这意味着,中国有发达国家的成份,更有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可称之为具有诸多发达国家特征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但总体上已经接近,离发达国家距离并不遥远。

四、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一员

2023年8月24日上午,中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将二战后实现民族解放、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确定为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永远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的提法,意味着中国将永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争取共同权益、维护共同利益,坚定不移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永远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表明中国要为发展中国家代言,但中国自身发展,一定会向发达国家迈进。这一趋势不可阻挡。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此之前达到发达国家的最低门槛,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员,在国际舞台上享有合理权利,并不意味着用这一身份逃避责任,反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担当尽责。

来源:常态发展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