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宁:如果数据不准确,怎么可能正确判断形势?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暴露短板。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商品、资金、人员都可以自由流动了,但唯独信息不能自由流动,所以就会出现危机。
——魏加宁
现在社会上存在几种信息不对称现象——
一是内外信息不对称,我们是封闭型的信息市场。
二是左右信息不对称,我们是单边型的信息市场。
三是上下信息不对称,我们是回音壁式的信息市场。
四是前后信息不对称,我们是循环型的信息市场。
什么是危机?危机就是暴露短板。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商品、资金、人员都可以自由流动了,但唯独信息不能自由流动,所以就会出现危机。
现在的统计数据已经是“元宇宙”了!很多数据都是虚拟的,互相欺骗。有央企中层领导让年轻人收集一下相关数据,看看到哪个地方能够投资?
结果年轻人收集上来的各省财政状况都非常糟糕,报给中层领导以后,因为还要往高层领导报,于是中层领导就只好说干脆挑点儿好看的数字报吧!所以说,我们的数据都已经被“虚拟化”了。
再次,统计数据事关国家存亡。二战结束时,日本发生粮食危机,预计会有一千万人饿死的风险。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向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求助,请求进口450万吨粮食。但是后来只用了70万吨粮食就把粮食危机给解决了。麦克阿瑟知道以后勃然大怒,说你们怎么能够这么欺骗我们?!
吉田茂首相答复道:如果日本的统计数据是完备的,就不会有这场战争;即使有这场战争我们也不会失败。这说明,统计数据准确与否事关国家存亡。
改革开放初期,当邓小平提出中国经济要翻两番的时候,当时的经济学界普遍不认可,认为不可能,理由是基数太大等。唯独孙冶方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论证: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做保证,认为翻两番是可能的。
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以后,当时的中央领导非常高兴,到北京医院去看望孙冶方,跟他说你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可孙冶方的回答却是:“希望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只有独立才可靠”。
我当年不敢相信:一位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一次机会见到中央最高领导的时候,我想他一定讲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可是为什么他偏偏讲了一个最基础性的事情?
为什么孙冶方先生临终前要提醒中央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只有独立才可靠?因为孙冶方先生50年代是国家统计局的副局长,他深知我们统计制度的毛病。
2014年《财经》杂志约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统计制度改革的文章。但是很遗憾,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数据不准确,如何正确判断形势?
最后,在统计数据不靠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些民间指数来判断形势好坏?比如说,股票价格走势,汇率走势,还有裙摆指数,口红指数,出租车指数,行人走路速度,甚至摩天大厦指数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形势分析。
来源: 中关村产业升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