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视:使用互联网的正能量
但实际上,对于为什么要搞官员财产公示、怎样推行官员财产公示、怎么做才算是官员财产公示,各界看法仍很分散,甚至有衝突。例如有的认为中共早就实行了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似乎不必再多做什么了。也有人认为公示只限于高官,全国大约也就几千名。由于持有不同的看法,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期待。
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是廉政,这虽然不言自明,但只有把这一条作为整个制度建设的核心,才能有正确的部署和方法,才能说得清哪些人应当公示和应当怎样公示。中国政府是垄
断了要素资源的,而各级干部也是从上往下委派任命的,官职也算是一种要素资源吧。这两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因此,凡是掌握要素资源并能以此作利益兑换的官员自然应当成为廉政监督和财产公示的对象。以此为据,在县这一级,乡镇长、县政府的部局长以上都应当成为公示的对象。而地、市这一级,县市长和行署的部局长以上都应当成为公示对象,往上也类推。其他系列的公职人员也遵循这一塬则。此外,虽然没到这一级别,但处在拥有特殊权力岗位者,也应当列为公示对象,例如掌握审批权的岗位。这样範围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才有可能起到从上到下扼制腐败、推行廉政的作用。
以往虽然有官员财产的申报,但谁都知道不起什么作用。申报的财产必须发佈出来,让大家知道,这才是公示。而公示的方式、形式、範围也大有讲究。但不管怎么做都要有利于向公众开放、展示,也就是说公示必须公视。这样才能使公示财产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让官员的财产真正见到阳光。如果声称公示而实际不能公视,那就排拒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如此官员财产公示不过是走过场而已。以下方式或可为选项:
可以採用政府公报的形式,按期发行当期官员财产公示的专项公报,放在指定的场所,如政府的办事大厅、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供需要的人翻阅、查询。这样应当算是公示了。不足是普通老百姓虽然可以但却不容易接触到。在目前腐败趋势难扼的情况下,恐怕难收实效。
也可考虑,将当期财产公示登在当地发行的主要新闻日报上,就像有些地方定期刊发交通违章或工商年检记录一样,谁都可以看到。这样做,公视的面几乎是全復盖了,但似乎又过于宽而无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对这有兴趣,每报一份就没有必要。而真正关注的人又并不方便,因为即使看到了问题还得通过别的渠道去反映。也应想到可能落入心怀不善的人手,伤及无辜。这也是当下中国的国情。毕竟官员的公民权、他们的安全、他们的正常生活,也是应当尊重和关注的。
公示而能有效公视比较可取的做法是各级主管部门在所管辖的範围内建立官员财产公示的专门网站,在网上定期发佈。这种方式有明显的优点:第一,任何人只要想关注,通过点击上网就可查询到,因而对于每个官员的财产状况可以一目了然。如今电脑、手机十分普及,公视和公知的程度显然超过公报形式。第二,但如果你下网了,那么这个网站就等于关闭了。至少在官员的心理上和传播的影响上,不会像发出的报纸那样无序。第叁,如有不法分子利用官员公示搞些什么勾当,也有痕迹可寻。第四,最重要的是公示的威力能真正发挥出来。如有知情者看到某官员的申报不实或有误,马上就可以通过网站质询和检举。这样做一是极为便捷,鼠标一点就可以完成,比其他任何公示方式都有效;二是凡有质询和检举都会在网上体现,所有人都会看到,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对质询和检举及时在网上回应,防止推诿等不作为。而且纪检工作的復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效率大为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公示引导公众监督的目的。
在中国目前情势下,如能推出网站公示将是艰难的反腐倡廉大业中实实在在的战略性突破,会有全局效应。但要真正做好,需要一定条件的配合。
首先应制定公示网站的管理规範,特别是领导机关和网管员的操作规範,一定要定期发佈,而且对网民的质询和质疑不得採用屏蔽和删除等手段。其实被採用了这种手段的人必然会通过其他途径有所反应,这样的结果会严重损害公示网站的公正性与公信力。
其次,主管部门应公告如何回应网民的质询和检举,如哪种回应在多长时间内必须实现,哪些应在网站上公开回应,哪些则通过什么别的渠道回应,都应该清清楚楚,让大家都看到。
官员申报的财产必须发佈出来,让大家知道,这才是公示。而公示的方式、形式、範围也大有讲究。但不管怎么做都要有利于向公众开放、展示,也就是说公示必须公视。这样才能使公示财产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让官员的财产真正见到阳光。再次,应明确规定公示责任及对相应人员公示责任的处置,这也应该在网站发佈出来。当然也要让公众明白,这是官方网站,留言应严肃认真,不可妄为。
可以想见,如做到、做好了以上几条,公示网站将成为中国现阶段官员财产公示以及反腐倡廉官民互动的一件利器。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将会形成多年来少见的合力,上下齐动约束各级公务员在给定的廉政框架内行事,一旦违规就会被揭露。腐败的成本和风险空前提高。
最近看了友人提供的资料,方知香港廉政公署早就用网站来公示高官的财产。但中国如今建立网站来公示,却是制度创新。其关键是吸收了民间网络反腐的创造力。现在一些地方在部署官员财产公示的试点,看来也是摸石头过河。不排除有的地方只是想法子混过去。其实民间的网络反腐才是最成功的群众性试点,是最最牢靠、让中共可以立得稳的大石头。
中共改革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农村改革的成功以及国企改革的启动都是尊重群众创造的结果。民间的网络反腐虽然是自发的,但却有很好的效果。来自于民间的这种意志和行为是目前这个社会极其稀缺而执政党恰恰极其需要的具有建设性的正能量,也许这是目前社会上唯一能够和贪腐之风抗衡的力量。但若有的地方对这股健康力量压制和打击,那正能量就会转化成为负能量。反贪只靠党内动员走不出困境,唯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这股力量才能取胜。中共的歷史已经多次证明,每当面临重大歷史抉择的时候,只有坚决依靠群众才会有力量。
所以应当坚决大胆地摈弃一切犹疑,通过官方网站的官员财产公示把网络民间反腐凝聚到制度建设中去,使之成为制度中的常态因素和积极因素。吸收网络反腐的力量,领导机关和主管部门就有了坚实不衰的群众基础。而且如果能採纳笔者先前的建议,先从公示当期收入启动,党内接受的程度也会提高很多。如此每个干部都有千百双眼睛在盯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干部主动选择往清廉的方向走。如此才真正打响了反腐倡廉的人民战争。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局面可能出现。只要领导机关真想要而且决心要,这样的局面就会出现。作为几十年来老大难的反贪肃贪,所谓不抓会亡国,抓了会亡党的忧虑就可能峰回路转。歷史性的成功就可以期待。如此,人民和国家大幸。
公示、公视、功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