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改革障碍源于既得利益阻力和意识形态固化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九十五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经邦论道”改革系列讲座第一场在安泰演讲厅成功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为安泰学子带来了题为“中国新时期的改革议程”的讲座。
吴敬琏教授回顾了近几年来中国发展的成绩,并指出改革的推进使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造成许多严重问题。其中,“粗放增长模式的负面效应充分显现,包括环境破坏、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等现像。”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大为“中国向何处去”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吴敬琏教授认为,改革方案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围绕改革的核心目标,应该辅以四个方面的配套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国有经济改革等。吴敬琏教授强调,2013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讨设计改革的总体方案,要在社会广泛参与下,分析当前各个社会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找出造成问题的体制性原因,提出需要改革的项目和方向;然后再进行梳理,按照体制领域开列出下一阶段的改革清单。为了避免四面出击,需要权衡轻重缓急,挑选出关系最为密切的改革项目,形成“最小一揽子”的配套改革方案。
在提出改革的方案之后,吴敬琏教授也向在座的安泰学子们强调,如何保证系统性改革的成功实施,还需党和政府的领导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实现对人民的承诺,这是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而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促进改革。
他同时强调,全面改革势必遇到来自既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阻力和障碍,主要有两个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因为我国长期受到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
“所有这些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