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锋:中国改革的本质是回归人性
人性有哪些?这一定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到了今天,我想没有人会否定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到底改了什么?对比改革前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中国改革的本质是回归人性。
改革前,中国在奔向共产主义,合作社、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是努力的过程。到了共产主义,那所有的都是公共的了,消灭了私有。所以,改革前,中国一直在努力消灭私有,一直努力消灭人的私欲。当时期盼提高人们的觉悟,工作不再以自己的所得为动力。所以,干部、工人定完级别后,干多、干好,收入没有不同;农民定完工分后,干多、干好,收入没有不同。级别、工分代表了人的能力,当时的假设前提是,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能力出工出力的,因此,不再有其他的物质奖励。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物质奖励”简直就是一个反动的制度。当然,大家也知道,当时的制度给中华民族带了了灾难和悲剧。后来的改革是什么,我们就非常清楚了,农村的包产到户、城市的承包制,其实就是承认人是自私的,因此,要靠自己的所得鼓励生产和工作。结果,中国的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才有了今天的规模。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改革的本质是回归人性。
其实,中国的改革,出了农村的包产到户、城市的承包制,基本没有迈出新的步伐。中国的改革到了今天,似乎遇到了瓶颈,根源在什么地方?我的看法,是回归人性还不够彻底。在经济领域,公有的比重远超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社会生活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比如有一部分要依靠法律以外的因素。我们相信国有资产能够经营得更好的前提是,人们在经营公有(典型的是国有)资产时与经营私有资产会一样尽心,甚至更尽心。因此,这是典型的不完全承认人性是自私的表现。
由否定人性自私可以得出另一个延伸的结论,至少有的人可以自觉地放弃自己的利益。因此,在政治体制上,就存在着不受任何约束的人或者团体。如,毛泽东就没有约束。当然,我这里说的约束是狭义的,有的人说,皇帝也是受约束的,这是广义的约束。所以,毛泽东的错误没有人能改正,必须等他死后才能改正。这样的体制现在基本仍然没有改变。其实,我们不能否定人的自私本性,也不能得出有的人可以自觉地放弃自己利益的结论。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是设立相互制约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权力在笼子里运行。因此,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也是回归人性。
因此,不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改革的唯一路径是彻底回归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