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谭建立:中国目前的改革最需要什么

发布时间:2013-09-18 20:50 作者:谭建立 浏览:20次

上周9月7—9日,我荣幸参加了杭州莫干山会议,会议上我准备发言的内容如下: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与改革之前相比,取得了巨大成绩。政治上摒弃了干部终身制,年轻干部一代一代走上领导岗位;经济上放弃计划经济实施了市场经济,创造了惊奇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再挨饿了;科技上飞上太空潜入海底,高铁、飞机、电脑网络、手机、汽车、电视机等为常人使用;教育上如今的研究生比当年的本科生还要多,1977年恢复高考,有570万人报考,只录取了27万,录取率4.74%。1978年又有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录取率4.8%。实际招收40.2万人,录取率,6.59%。两年参加考试1180万人,计划录取56.3万人,录取率4.77%;实际录取67.2万人,录取率5.69%。现在2012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51.72万人,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53.9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6.9万。生活上得到巨大改变,三世或两代同室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了;……总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是,政治上一把手领导权力还没有真正限制;经济上商业欺诈,如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仍然猖獗;科技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至今还是零;教育上返璞归真的路还没有认识到;住房价格高涨让一般中产阶级望房兴叹。

有人把如今当官做了笑段子:要拥有自己都怀疑的信仰,要把鬼话讲得冠冕堂皇,要把贪婪的内心巧妙地伪装,要把巨额资产尽力地隐藏,要让家中红旗不倒,要让家外彩旗飘扬,要心系客商生意,要为安置亲友奔忙,要躲开不明真相目光,要照顾上司关系网,要躲避同僚算计,亲信也要时刻提防……做贪官真不易!

面对我所立的题目,我认为中国最需要——市场,自由、多元、开放。

在今天这样的研讨会上,我想讲的话很多,在此就讲三句话。

一、市场经济最需要抛弃狼文化,追求羊文化

狼文化主要是借用狼特征的隐喻,野蛮、残忍、贪婪、凶残、狡诈等。泛指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实体如同狼一般,参与市场竞争,攫取企业市场领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狼文化是中国社会步入现代文明转型期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不规范的体制和刚刚起步的企业发展的共同产物。

狼文化可以归纳如下一些特征:一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重视的是方法与手段,漠视道德与诚信。二是富于进取心和攻击性,且不轻言失败,“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一心想置对方于死地。三是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机会,尽力攫取、贪婪蚕食、鱼肉客户、供应商是冤大头,自私冷血地对待非狼的一切生物。四是很少单独出没,总是团队作战,强制执行,绝对服从,对业绩结果无休止地要求,透支执行过程中的健康和道德。五是一统天下、吃掉主义破坏市场,对均衡、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羊文化主要是借用羊特征延伸的隐喻,奉献(全身可为人用)、牺牲(赎罪的祭品)、担当、我死你活(耶稣的死换来了上帝选民的永生)、爱、服务、双赢、顺服、温柔、善良、宽容、多元、民主、圣洁、公义、慈爱、荣耀等。泛指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实体如同羊一般,参与市场经济运行,根据企业自身实力,公平正义获得市场领地,提供自身价值服务的同时实现双赢多赢的目的。羊文化是社会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做大做强的共同特征。

羊文化可以归纳如下一些特征:一是在市场上表现为顺服规则、客户至上、诚信与爱、共拓海阔天空,表现在管理上强调服务式领导、工作与生命信仰的一致、用生命活出执行力,表现在企业家精神上则是尽力挣钱、尽力省钱、尽力捐钱的天职精神。二是在于攻克己身、努力塑造和更新自己,而非将眼光总是盯着对方。不要老是伸出批判的指头对他人、组织指指点点,我们更应该指点的是自己的内心。个人内心的更新带来环境的更新,环境的更新带来大家的一起更新。这里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我死你活”,其精义在于建树新的东西,而不要将重心放在颠覆、破坏旧的东西上。三是不靠暴力颠覆、吃掉对方等恶的手段获胜,而是靠双方一起更新、用祈祷、自我牺牲、灵魂得救等善的方法来更新恶,叫恶自我悔改、变为善。在《圣经·罗马书》中写到:“不要以恶报恶。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以善胜恶就是用良善、正义、慈悲、自我牺牲的方法在道义上、道德上、灵魂生命上战胜恶、化解恶、更新恶。四是发扬羊的精神,时刻琢磨,如何靠更好的、更多附加值的、更有爱心的、更能带来良善的、更卓越的产品质量、技术和总体服务来赢得客户、扩大市场。

二、我们社会最需要思想市场

既得利益集团,往往有意无意地坚持惯性思维,自觉不自觉地坚守既定话语,完全不理会已急速变化的现实,对思想解放怕得要命,满口官话套话,以禁锢思想来保住其话语霸权。

改革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也应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如改革之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破除了“凡是”观念的羁绊。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又进一步突破了“姓社姓资”的纠结,从而极大的解放了思想。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人类社会需要思想,就象需要粮食一样。任何时代都需要政治思想的引导,没有思想引导会走弯路。思想不可能为一个人或少数人垄断,但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思想家。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善于思考的精英人物,苦其心志对政治问题作理性思考,以其思想的完整性、深刻性、创造性而成为思想家,代表着一定时期政治思维的最高水平。改革时代需要思想的支撑,也就需要思想家,尤其是政治思想家。

大变革时代的中国,需要有大作为的政治思想家。思想家提供思想智慧,应该是自由人,不一定在体制内,不一定在官场上混,屈从依附于权力,而可在民间智库或大学做学问,保持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指点江山,针砭时弊,以其深刻思想见解著书立说服务于社会,做“顶层设计”工作,从而成为时代的灯塔、路标。当政者应尊重他们,左、中、右的思想家都有存在的理由,政府对任何思想流派都无须打压,任其争辩,兼容并蓄,择善以从。以权力来裁量真理往往是最愚蠢的举动。

中国改革开放已持续三十多年,下一步的路怎么走?不妨放开言路,让各路英豪各抒己见,做一些“顶层设计”,让社会各界争辩一番。真理越辩越明,改革时代需要思想论争,以分辨是非,探究前进方向。对于民间思想学术界的争论,当政者可以不介入,更不必压制,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让思想市场有货可售,百家争鸣,大胆探索,兼收并蓄。言路畅通,思想家辈出,是社会进步最显著的标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大变革时代的时代特征。思想开放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改革需要新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见解,需要各方人士为改革出谋献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心人对于国家战略、宪法宪政、政府设施、公共政策等方方面面,都可以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民众可以公开批评或褒扬政府,评析当政者的政治作为、执政能力,就大政方针提出正反各种意见,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药方。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更尤其需要忧国忧民之士挺身而出,考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改革的路径。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坦言:“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 改革需要新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见解,需要各方人士为改革出谋献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心人对于国家战略、宪法宪政、政府设施、公共政策等方方面面,都可以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民众可以公开批评或褒扬政府,评析当政者的政治作为、执政能力,就大政方针提出正反各种意见,总结历史经验,提供药方。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更尤其需要忧国忧民之士挺身而出,考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改革的路径。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坦言:“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

三、建议我们财政学界的各位著名专家能够扛起思想市场的旗帜

我们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就是一个要求说假话的国家,说假话、空话、胡话甚至鬼话能够得到实惠,而说真话、实话,往往能够感动人,却真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基本上属于梦话。我衷心希望我们财政学界各位著名专家,你们不需要个人承担责任,开动思想智慧,以神话为基础,把假话讲得比真话还真,力求把本专业内思想智慧凝聚到一个报告或者一个建议,让中央领导人能够接受其研究探讨成果。

我国已持续三十多年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全社会各个关节都在发生明显变化。改革在政治上是利益重组,要重新摆平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制度上要除旧布新,思想上要与时俱进,以求在新的平衡点上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清楚,垄断思想,非但不能引领时代前进,反而会开历史倒车。

通过我们这个学科的思想智慧,改变全国其他学科的变化,最终对我国思想市场的形成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奋斗。我们的奋斗就是全中国的奋斗。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