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首先是要实事求是
(一九七九年三月十日、十八日)
解放思想这个口号,提得很早了。毛泽东同志说,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也有类似的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针对党内思想僵化状态,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和公报中,都强调了要继续提倡解放思想。最近党内有同志说,什么解放思想,现在是思想大混乱。我看这种估计过头了。由于思想活跃而带来某些混乱,是难免的嘛!这不是什么大混乱。实际上,打倒“四人帮”以前,群众中思想就相当活跃。天安门四五运动96中,群众思想不是很活跃嘛!粉碎“四人帮”以后,思想自然更加活跃,出现了解放思想的潮流。三中全会以后,思想的活跃和解放,达到个新的高潮。这是件大好事,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发挥人们为四化而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经和正在起着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要作充分的肯定。要继续提倡解放思想,活跃思想。至于活跃中有这样那样的观点,或有某些混乱,我看也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用不着慌乱。从领导上讲,应该进一步研究、考虑,弄清楚什么叫解放思想,避免出现大这是胡耀邦同志在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混乱的情况。例如民主问题,要发扬民主、健全党的民主生活,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提倡民主生活,要正确引导、使之沿着健康道路前进,避免走大的弯路。
什么是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即唯物的、辩证的思想方法。要解放思想,首先就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我们当前的思想工作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第一个方面,即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对的就坚持,错了的就改正过来。不管是谁说的,不管是谁定的,只要错了就改正但是,这个原则用到新闻宣传工作上来,还要注意区别不同情况。无非是三种情况:一种是需要宣传的,就一面改一面宣传,大改大讲。一种是大改少讲,多做少讲。还有第三种情况,只做不讲。有的同志认为,凡是坏事、丑事,《美国之音》都知道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讲?不能因为人家讲了广播了,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就一定要讲,这不一定。当前,我们还有好多事情没有改过来,中央现在要做的事很多。有些事的处理还要有一定时间,不能着急。有些事情讲得太快了不行,要有意识地慢一点,检验以后再讲。总之,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僵化,不要一成不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有些问题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讲了。比如“捂盖子”这话,以后就不要提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有过“揭”与“捂”的斗争,这个我赞成。现在还有捂盖子的,一般就不要公开讲了。还有什么“路线对比”“路线分析”“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这些话也不要再讲了。你说大批资本主义错了没有?没有错。难道资本主义不要批吗?问题是我们过去的界限不明确,往往批的不一定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又如“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这话,现在也不这么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发展,我们经常提出新的口号。过去有些口号与当前形势不适合、不贴切的,就要少讲或者不讲。这也是解放思想。重复说一遍:在实际工作中,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对的一定要坚持,错的一定要改。但在新闻宣传中,要区别几种改的情况。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解放思想的重点,是要向前看,按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比研究老问题,研究过去的问题难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新情况、新问题,有时候一下子还看不清楚,因为它刚刚从地平线上冒出来。而老问题容易看得清楚些,因为老问题是旧问题嘛。所以,向前看,在某种意义上讲,比向后看要困难一些。我们说,解放思想,要有勇气,就包括要有敢于排除万难,探索前人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勇气。
因此,可不可以向做新闻工作的同志们讲清楚,解放思想的重点要转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来。现在,我们有一系列新问题要研究。各条战线都有新问题,年年都有新问题,甚至天天都要冒出新问题来。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以及外交、军事方面,都会不断地产生新问题。前年党校办《理论动态》时,同志们曾经担心地说:五天出一期,出到三个月没有东西写了怎么办?我说你发这个愁干什么,有的是要写的东西。我曾在中宣部说过,每个礼拜一开次会,提出一批报刊上的言论题目。对新事物,经常需要大家琢磨、大家提醒、大家考察、大家议论。前天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向前看的问题还没解决。我们就在这个问题上琢磨一下,什么叫向前看?怎么向前看?如果写这么一篇言论,讲出一点道理来,那就受大家欢迎了。
思想言论的题目多得很。我们的言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的思想工作不是强有力而是还不够。解放思想,抓新问题,不但《人民日报》要写,各个人民团体的报纸、各个省市的报纸都要写嘛,都要组织你们自己的言论。
来源:《胡耀邦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