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著述

在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七九年十月五日)
发布时间:2024-03-15 15:55 作者:胡耀邦 浏览:403次

这次组织工作座谈会开了一个月。今天是中秋节,把你们留在北京过节。过去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在是每逢佳节更思党,想我们党的事业。明天十月六日,是粉碎四人帮三周年,要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这个时期,事情很多,对组织工作我没有多想。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宋任穷同志已经讲过了,明天他还要讲。我想讲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这次会议究竟开得怎样。

我个人看,会开得是好的。座谈了许多有关组织工作的重要问题,重大问题。经过调查、讨论,修改、制定了几个重要文件。这几个文件,我看方向是正确的。至于说有的文件是不是长了一点,有的问题是不是写的还不够完善,不够周密,可能有。但这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文件的方向是对的。

同志们还参加讨论了四中全会的重要文件,学习了叶副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是全党的事情。你们来开会,总比在家里了解全党的事情更多一些,这也是一个收获。

回去怎么办?宋任穷同志的讲话,会议的几个文件,已经送给中央政治局常委,也送给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原来打算在这次中央小型工作会议上汇报讨论,但是来不及了,因为要集中精力讨论经济问题。中央组织部这几个文件,中央是要讨论的,采取什么形式批转,中央政治局也要考虑,也可能采取批转中央统战部文件的办法,一个一个批转。你们可以把文件带回去。回去后,你们是否也象中央组织部这样开会,请你们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汇报后,由各地党委决定。要开会,早一点可以,迟一点也可以,开大一些可以,开小一些也可以,时间短点,少讨论一两个问题也可以。要废除这样一个习惯,好像会议开得小,不层层传达,问题就不重要。这也是一个框框,也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地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问题。会议开得好不好,要以是不是解决问题为标准。否则,我们衡量一个会议开得好不好就没有一个马列主义的态度。不能认为,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才是第一流的会议,没有接见是第二流的,既没有接见,又没有批转文件是第三流的会议,如果这样看,还是思想路线不对头嘛。要把思想路线搞对头,搞端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也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前进。

 

第二个问题,怎样理解小平同志讲的组织路线还没有解决。

什么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叶副主席在国庆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有时候我们这样提:解决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这是把思想路线同政治路线、政治任务结合起来一块提。讲思想路线,还是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更确切。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

什么是党的政治路线?叶副主席在讲话中也讲了一段: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简单地说,叫做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搞四化。

    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确立了,我体会就是说在党的文件上,用明确的语言规定下来了,是具有党规党法性质的东西了。小平同志说确立了,并不等于说全党都解决了。我们有三千多万党员,一千多万干部,思想是参差不齐的,绝大多数是拥护的,也有湖涂的,模糊的,甚至有抵触的。正确的路线确立了,并不是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理解了,都掌握了。确立了同完全解决了并不是一回事。因此,还要再学习,再教育。

    说组织路线还没有解决,并不是说我们组织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好。我看,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从去年以来,全党组织部门的工作,总的来说,做得是好的。大家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嘛。就是郭玉峰同志主持组织部工作的时候,虽然他是有严重错误的,但全党的组织工作,包括中央组织部的广大干部的工作,也还是有成绩的嘛。(宋任穷同志插话:主要是中央组织部改组以后)可以这样说,中央组织部的领导班子改组后,各级组织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比如说,主管平反或经手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在党委的领导下,调整了领导班子;发现了一批或一大批优秀的干部。我们还在组织工作的拨乱反正方面,提出了一些方针性、路线性的好意见。具体讲,对《组工通讯》,全党反映是强烈的,《组工通讯》在组织工作方面提出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的、政策性的、方针性的问题。我们也加强了组织部门本身的建设。这三年来,组织部门的干部调整面是不小的,就大多数来讲,组织部门在党内、在干部中是有威信的,是广大干部、广大党员信得过的。许多同志反映,现在,组织部门又成了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名誉是好的。我讲的这些,是摆事实的嘛。三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就组织部门来讲,就中央组织部来讲,成绩是显著的。我看讲到这个地方就差不多了。是不是组织部门已经成为党委部门里面第一流的了,是不是成了模范部门了呢?那还差得远。把自己估计过高也不恰当。应作出合乎事实的估计,这也是实事求是。

    说组织路线没有解决,就是说我们还没有把纷繁复杂的组织工作,用明确的、科学的语言概括出来,象政治路线、思想路线那样具有法规的性质,为全党同志所理解和掌握,并遵循这条路线前进。

    怎样概括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组织路线?我还没有想清楚。能不能这么说,我们的组织路线就是,要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能够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使我们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去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这几年,我们的组织工作是不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呢?我看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但是时间不长,只有三年。林彪、四人帮对我们党的建设破坏很严重,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作风上破坏得很严重。组织路线要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工作量不晓得有多大。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些问题,我们看出来了,但还没有找出周全的、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有些问题,我们看出来了,办法也大体可行,也宣传了,但还没有条件去做,如机构臃肿问题。有些问题解决了,基本解决了,或者大部分解决了,例如冤假错案平反问题。因此,我们对组织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冷静地分析,分清轻重缓急。正是由于这个情况,昨天,小平同志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上提出来,我们组织工作上一些与四个现代化密切有关的迫切问题,要准备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加以解决。小平同志还提出,组织工作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搞政治运动,比如整风、提干、整党等等,不能在全党用搞政治运动的办法来解决。今后,再也不用这种办法啦,这些工作要结合在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进行。小平同志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更确切地说,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宣传工作、统战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都不能把全党的中心工作抛在一边,都要结合实现四个现代化来做。这个思想,全党应该理解。在组织路线方面,有些迫切的问题,中央看出来了,但是不可能在今年解决,要用三年左右逐步解决。组织路线、接班人问题要作为经常工作来进行,不搞运动,不要想在一九八○年,或者在一九八一年搞个什么整党运动,整风运动,选拔接班人运动。

    回顾过去,一九五六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本来应该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建设,把政治工作插到经济工作中去搞,结果没有这样做。一九五七年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是必要的,但在斗争中犯了扩大化的错误,这是叶剑英同志讲的。现在,我们党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不要离开四个现代化,专门拿一段时间搞一个什么运动,今后不会有啦,不会再采取这种方法了,我们有这个教训了。个别同志心有余悸,担心再搞运动,这是不必要的。

    如何理解小平同志讲的组织路线没有解决,同志们对这个问题很关心。我讲了上面这些,经过议论,大家有个共同语言,免得回去后各谈各的。

 

第三个问题,当前我们组织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请同志们考虑,是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全党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坚定性、积极性、创造性上,或者说放在提高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坚定性、积极性、创造性上。

    坚定性,就是搞四化,不能动动摇摇,犹犹豫豫,五心不定,甚至怀疑。如果动摇、犹豫、五心不定,四个现代化能搞成吗?摇摇摆摆,犹犹豫豫,五心不定,这种情况有没有呢?我看有。没有这种情况,何必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呢?自卫反击战中,如果没有坚定性,这个仗能打好吗?打日本鬼子、打蒋介石也是这样。搞四个现代化,比过去打仗更艰巨,动动摇摇行吗?

    积极性,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马马虎虎,干好干坏一个样行吗?为什么要考核、评比、奖励,执行党的纪律,都是为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服务的。我们要求党员在四化建设中起模范作用,也正是为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并以党员的模范作用,去带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创造性,就是要创造性的工作,敢于负责,有所创造,有所发明,要造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只上班不办事,只划圈不拍板,什么事情都不管,都请部长、首长、书记拍板,那要你干什么?比如组织部下边设老干部局,就是让他们提出解决老干部问题的方针、办法,负责解决老干部的问题嘛。现在,什么事情都往上推,往旁推,往下推。而我们有的同志喜欢什么事情都要人家来请示我,包办一切,搞一言堂。所以批一言堂,也要注意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什么事情都往上推,自己不负责任,平平安安,保险嘛。搞四化,我们必须有创造性。

    剑英同志在讲话中,讲到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时,强调当前要特别注意三条。这三条就包括了要求干部具有实现党的路线的坚定性、积极性、创造性。叶副主席讲的第一条,是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这还不是坚定性?第二条是大公无私,严守法纪,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第三条是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有胜任工作的业务能力。如果没有积极性、创造性,还有什么事业心。

    当前,组织工作的重点,一句话就是要提高全党同志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坚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这是紧迫的,又是长期性的。这不是靠空谈可以达到的,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做艰苦的工作。我们不少同志的毛病就是空谈,一级一级地喊,不干实事,不解决实际问题。昨天,小平同志讲,共产党有一条,就是敢于办事情,敢于解决问题,这一条非常重要。有许多问题,本来一天可以解决的,一拖就是半年。许多外国人讥笑我们办事效率低。很值得注意啊。

要使组织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全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坚定性、积极性、创造性上,要做那些艰苦的细致的工作?比如说:

()要同宣传部门密切配合抓思想教育,把叶剑英同志的讲话学习好,把真理标准的讨论搞好。学习叶剑英同志讲话,不要采取层层布置的办法,要一杆子插到底。前些年,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作风搞坏了。为了自己保险,什么事情都等上级说话。这不好。三中全会后,有的地方等上级布置学习,现在四中全会开了,三中全会文件还没有好好学。如果学四中全会文件也要等布置,可能还没有学上,五中全会又开啦,老是跟不上。这不是现代化的工作方法,是手工业的工作方法。不能那么等,不能那么拖。我们是个大国,有七级,中央、省、地、县、区、社、大队。罗马尼亚才三级,中央、县、乡。现在我们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层层照搬,层层等,只搞机械化,不搞自动化。华主席经常讲,党的工作第一位的是思想建设。要把党校办好,选一些好的干部到党校学习,办好训练班。要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干部,帮助干部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中宣部和中组部合编的党员课本,同志们觉得基本上可以,认为前几章讲的不大通俗,有些问题还没有同叶帅的报告相衔接。再修改一下,发下去。以后还可以修改嘛。我们做组织工作,不要忘记任何时候思想工作都是第一位的。组织部门的同志同干部谈话,包括同犯错误的干部谈话,就是做思想教育工作,批评也是教育。

()要经常不断地搞好党风,严肃党纪。这是组织部门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现在,在搞好党风严肃党纪方面,有不少议论,有不同的估计。有些人讲,我们的党风现在很不好,党的威信下降了。不能这么看。三年来,党的威望有很大的恢复,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还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党搞党风、党纪问题搞得太凶了、过头了。这种看法不切实际,我们才开始嘛。说我们党风很坏,我认为不对;说搞过头了,我也不赞成。在搞好党风,严肃党纪方面,我们也要有坚定性,不但要恢复党的优良传统,而且还要发扬。但方法要稳妥,注意内外有别,多做预防性的工作。各种议论都要听,但要分析。要坚定不移地搞好党风。

()调整班子问题,可能有些地方值得继续注意。我总觉得,有部分厂矿企业、财贸单位、地县委的领导班子还没有调整好,占多大比例,我说不清。这些地方和单位,党的路线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四个现代化搞不上去,问题很多,群众意见很大。我们曾经说过这么一种方针,对干部要少采取撤职的办法,多采取交流的方法,调动工作的方法。一个干部能力不够,表现不好,群众意见一大堆,怎么办?调开嘛。在派性严重的地方,搞派性没有一帮子人搞不起来,没有三个人他成不了气候。三个人当中调开一个,易地闹革命。少搞撤职,不是一个不撤。除极个别很坏的人以外,一般地采取调开的办法。总之,要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要特别精心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各级领导班子的接班人。国内也好,国际上也好,都担心我们中央和省一级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中央的领导班子年纪大了,几年以后政治上的继承性怎么样,能不能延续下去。现在有老一辈在,没有问题,老一辈不在了,中国这块天会不会起变化?广大的老百姓关心这个问题,我们国际上的朋友也关心这个问题,包括同我们做生意的外国人,都担心中国政局能不能长期保持稳定。所以,党中央讲了注意解决好接班人问题。我们老一辈的同志出生入死,经验丰富,优点很多,轻视老同志是不对的。但是,老同志毕竟有年老的弱点,精力不旺盛,体力不够了。一个年纪很大的地委书记,不能够经常往下面跑。冰天雪地三伏天,不坐小卧车,坐嗄斯六九,甚至要骑马走路,那就有很多困难啰,年纪太大的省委书记也有这个问题。所以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选拔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符合三个条件的干部,是我们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是组织工作上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希望同志们要深刻理解。中央的同志都讲了,要使我们老同志认识到,他们的任务在什么地方,作用在哪里,责任在哪里。要认识培养接班人是老同志的第一位任务。十几年前老一辈的历史责任是战斗在第一线;现在年老了,他们的光荣责任就是支持、培养、帮助第一线的指挥员。还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自己退到第二线,支持第一线的人,培养好接班人,这要比自己站在第一线意义更大,更重要。这个思想我认为我们宣传得不够。从政治上物质上关心老一辈同志也不够。特别有些行政部门的同志只关心在位的首长,房子是一把手的好,话也是他的真理最多。我们非要把这种状况改过来不行。中央作过讨论,肯定了对退休老同志的物质待遇要从优。我们现在要造舆论,两方面的舆论都要造。在台上的要尊重老同志;向老同志也要造舆论,讲退居第二线,支持、培养、帮助在第一线的同志,这是自己最光荣的历史任务。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各级领导班子的接班人,要找出具体落实的办法来,不能半年过去了还没有音信。我的意见,能不能在一年、一年半、两年内,掌握五百个左右五十岁左右的、能担任省、市委二、三把手,或担任中央部委的二、三把手的干部的名单。现在中央有一百一十六个单位、加上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共一百四十五个单位。名单每半年调整补充一次,在年或三年中间逐渐提上一些干部来。省、市一级经常掌握三百个左右四十五岁左右,或四十二岁左右,能够担任地、市一级包括部、厅、局,还有学校,厂矿的二、三把手的干部名单。一谈到领导班子,有些同志往往只注意地市县委的班子,而不注意学校、厂矿和研究机构,这不对。地、市委组织部要经常掌握一百来个三十八岁左右、四十岁左右能担任县委二、三把手的干部名单。各级都要找出具体落实的办法,否则,一谈找年轻干部又是临时选,这也是手工业方式,而且不容易选得准。中央各部委也要采取建立后备名单的办法。经常有名单。中央宣传部总要掌握二百个左右能够做宣传工作、文化工作、理论工作、学校工作的年轻干部名单。这一工作统战部做得比较好,民主党派第一名不在了,第二名不在了,第三名是谁,都有数。我们要学统战部的办法。比如工交各部,必须掌握一批年轻的四十岁左右的行政领导人才,科学技术人才。全党组织部门都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去年搞了一个二、三百人的中青干部名单,因为抓落实干部政策很忙,这项工作没有落实。今年我们要下决心抓下去。组织部门要对干部非常熟悉,要把情况装在脑子里,要做活字典。

 

第四个问题,组织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落实政策要善始善终。争取今年搞完,有些地方完不了,明年上半年搞完。对要求过高的,要教育批评。你把那些该解决的解决了,对无理取闹的就有办法对付了。

要正确对待上访人员。这同上面讨论的问题有关。不久前,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有些地方有些议论,提了意见。提的意见有些道理,就是对上访人员区别不够。有的同志讲,上访人员大体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错案,问题没解决好,大体占三分之一或多一点。第二种是表现不好的人,无理取闹的人,或者叫上访油子,甚至是另有用心的人,这是少数,占百分之几。第三种人最多,他们的意见虽然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四清中间退赔过头了的,财物被社员分掉了,还有复员军人的问题等,要求解决,当前解决不了。这种人相当多,占上访人员的百分之五、六十,或六、七十,但是当前国家没有钱,不能解决,对他们要做说服工作,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会理解的。个别实在有困难的,给予照顾。中央的同志同意这个意见,组织部门的同志要掌握这个问题。对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麻烦问题,要采取不怕麻烦的态度去解决,共产党应当是不怕麻烦的。

 对历史上犯有严重错误的人,就是指在粉碎四人帮以前犯有严重错误、路线错误的人,我个人的意见,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如果没有新错误,在结论和处理上不要再加码了。对三年前犯过错误的人在处理上,再加码不利于安定团结。对极少数人适合现任工作的,可以调动工作,或者下放。我们要尽量避免造成这样的风气,好象算旧账算个没完没了,避免造成这种空气,这样一种压力。对待现在犯错误和今后犯错误的,要比较严肃一点,这也是毛主席经常告诉我们的原则,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嘛。

 对派性,我同意这种看法:有些地方还有派性。但对派性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有些地方有派性,有些地方说他是派性,说高了,人家也不服,可以讲是派性残余,或者说是一种山头情绪。不要用派性的帽子到处套。有的是一种偏向,一种偏心,一种情绪,一种残余。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得恰如其分,更能解决问题,分析得愈加合情合理,就更有助于解决问题。估计过了头,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稍留有余地,更能启发人、帮助人作自我批评。如有的搞任人唯亲,拉拉扯扯,对干部不是一视同仁,有亲有疏,影响团结,压抑干部的积极性,这是很不好的,要认真加以解决。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当然也要注意另一种倾向,当老好人。不敢得罪人的相当普遍,不敢光明磊落地把问题讲出来,该批评的也不批评。有一个地委书记调到西藏后跑回来了,还不处分一下,我看应当处分,他并不是身体不好,不适应。有些厂子搞得确实不象话,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人在西单墙经常写大字报,出风头,常年不上班,还给他照发工资。对半年不上班的人,还照发工资,这太想买好啰。买好,不是共产党员的品质和风格。这一方面的倾向我们要防止。另一方面批评人的时候,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的方法,更能激发人,更能促进人,更能帮助人。这也算做干部工作的经验之谈。

 现在对干部特殊化也是议论纷纷。有些人把老干部和特殊化划等号,这不对头。讲这样话的人,至少是缺乏分析。有几个城市传得很广,有名有姓的。这不好,要做工作。有的人说报纸上,党的文件上写特殊化,这不对。特殊化是要解决的,是中央的方针,是上了三中全会文件的。防止特殊化,克服特殊化,要采取立法的办法,搞一些规定。中央已委托纪律检查委员会正在起草一个规定。财政部、建委、计委在小型座谈会上提出,我们现在有些机关工厂行政费的开支很乱很大,参观访问,书报费,汽油费,用钱不少。有个县小汽车就有四十八辆。泰国总理江萨骑自行车上班,带头节约汽油。节约汽油,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比我们抓得紧。关于节约开支问题,中央在十月或十一月份要批转一个文件。干部特殊化,群众有意见。我们共产党员,党的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要提倡节约,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这对密切联系群众有重要作用。不要防止特殊化、不要反对特殊化,这种议论不能听,把老干部都说成特殊化,这种议论也不对。

 

第五个问题,组织部门的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

    组织部门的干部,应该成为我们党的干部的表率,在党性方面能够起表率作用。坚持党的路线,坚持党性,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组织部门靠什么团结干部、教育干部,靠什么获得其他干部对组织部门的信任?靠自己身体力行。我们要从严要求,高标准要求,组织部门干部都注意了这一条,就会在全党发生很好的影响。这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选择组织部门干部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希望同志们要经常对自己、对自己的部门提出严要求,高标准,这要作为搞好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来源:《胡耀邦文选》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