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德平:五答紫虬先生——社会化的大生产

发布时间:2023-11-15 14:49 作者:胡德平 浏览:191次

11月7日和几位武汉的老朋友相聚闲谈,一位朋友不经意间告诉我:紫虬先生又发煌煌大作,字有万言批你,又涉及多人。又有人补充,可能超过万言。我的第一反应是,毛泽东批评党内八股文泛滥猖獗之时曾说:这些文章又X又长,是决心不让人看下去的了。现在人们的事情很多,很多人根本无时间看如此长文,我也如此。但我向紫虬先生提出的十问、十答不可因此作废,以守辩论之公德,还是先从四问中的社会化大生产谈起吧。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催生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国际间的经贸、关税协定。先生是如何理解社会化大生产的呢?你把“历史上埃及人修金字塔,中国修万里长城、大运河,全社会被驱使参与”的劳动,与苏联“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国全社会兴修水利、大办工业的劳动作同一比较,非常不妥。外国的金字塔也好,中国的长城、大运河也好,这些劳动,马克思总结得很好:“古代亚洲人、埃及人、伊特刺斯坎人等等的庞大建筑,显示了简单协作的巨大作用。”这都是劳动的协作,是生产力极低的协作。尽管其作用巨大,工程辉煌,但其工程“几乎全部非农业人口的手臂”运作而成。这根本不是什么机器大生产;也没有工业化大生产中的科学分工。两类社会怎能不加区别地进行对比。荒唐!苏联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是无偿劳动,是为刚刚诞生的新政权的无偿劳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大修水利,是为国家工业化进行的劳动积累。这不是诡辩,难道修密云水库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同一性质吗?后者的问题是短时间积累过重、过大,且耽误农时了。两者如何一样?

说到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应该讨论。我国研究马克思的学者郭大力和吴黎平,都把资本主义之后的所有制结构归结为“社会所有制”,我国编译局公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对“社会所有制“翻译为”公有制”。于光远对此问题作出了最早的辨析是:“把社会所有制视作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我认为是正确的。”(《于光远经济文集》第17页)他又引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一段论述:“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化所有制,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才可能被消灭。”关于未来社会经济所有制两种不同的表述,哪个更准确呢?我们的标准还是应以科学的译法为准,未想到关于“扬弃”翻译的风波未平,“社会所有制”翻译的风波又起,我想这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

股份公司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资本市场,很好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成为股民。但股份公司、股市的发展成熟还有一个长期的生长过程,也应有它的一个过渡时期。我希望我国的股份公司、股市一定要承担起这一过渡任务的部分责任,但现实情况却问题很多,有人把股市喻为赌场,有人比喻散户股民为被人收割的韭菜,这并非一句俏皮话。马克思当时就看到了上市的股份公司的另一侧面:“它(注:指股份公司)作为这样的矛盾在现象上也会表现出来。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涉。它再生产出了一种新的金融贵族,一种新的寄生虫——发起人、创业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创立公司、发行股票和进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这是一种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6页)但我们不应为负面情况而灰心。事实表明,我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学习欧美国家一切社会化的生产、管理、经济方式。还应明白,我国的改革开放,自始至终都要以马克思的科学学说为实践指针,并加以自己的发展。

说到股份制公司,混合制公司,那就要尊重各市场主体的权益。最近听到一位汪姓同志说的一件事情,颇为吃惊。在1998年前后,北京对市政的绿地建设,公共设施的用地作出决定,若要从农民的集体土地中征用,没有采取农村土地变性的方法收归国有,而是保留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性质,给予市场价格的补偿,有的乡村为此得到一笔优厚的交易款,并成立了乡村的股份公司,成立了乡村人人持股的经济组织。我知道的北京海淀的四季青公社,政府规划出一大片的城市绿地,需要拆迁四季青乡大批农户,大片农地需要变更使用性质。首先,政策上,保障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其次,为农户兴建居民小区,每户人家都得到优厚的新式住房;第三,无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居民进行绿地的维护,管理工作。这种做法,国泰民安。这些政策和实施办法很好地消除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值得称赞。也有按人头分完交易款的乡村,一夜暴富,后患无穷,是操作的败笔。

1994年,工商联成立“中国民(私)营研究会”,于光远寄来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很大的题目,很短的文章》,他写到:“事实上的私有财产的起源,成为观念上的公有财产的起源。将来事实上的私有财产彻底不存在了,观念上的公有财产也便失去其意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手册》第17—18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给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给社会化所有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世界又进入了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又面临着新的变革。

紫虬先生,你重视党的历史,看了很多党史材料,我承认你也有不浅的家国情怀,我们之间未必没有一点共同语言,但在如何看待党史、国史、共运史,我们之间分歧还是很大的,尤其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史的上面。希望彼此在讨论中共同提高。

2023.11.8

来源:百年耀邦

推荐 推荐1



  • 京ICP备2021031182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