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耀邦同志和少年儿童工作(下)——让少年儿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一、全国第一次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
1984 年7 月25 日至8 月4 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邓颖超、郝建秀出席开幕式,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致开幕词,政协主席邓颖超代表党中央致贺词。少年儿童组织举办的全国代表大会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会议的全部代表都是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员的辅导员,大会还仿照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的模式,成立了少先队代表组成的大会主席团,就是主持大会的主席也是少先队员。出席的代表有三千人,代表56 个民族,大会之后举行了篝火晚会。
代表大会闭幕前,全体代表又集体乘车去了北戴河,受到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习仲勋、胡乔木、姚依林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这次会议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河北、天津、军队拿出十处沿海疗养院和五十辆大巴车招待代表,海军还破例调出一条军舰供小代表们参观。整个大会的预算还有6 万元的缺口,天津石化、大港油田和河北省政府给予了全部补贴。陈云同志又给王亚妮、王莉江两位小朋友发来致谢信。
耀邦同志和中央同志出席了这次北戴河的聚会。耀邦同志面对台下的三千名少先队代表,心中充满喜悦,发表了即兴贺辞:
你们这个会叫做中国少先先锋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会议,又可以叫21 世纪中国人树雄心壮志的会议。我们坐在这里的人只能代表20 世纪,到21 世纪要靠你们接班。你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嘛!
这时北京市的小代表,大会主席王昕从旁答话:“要努力学习,还要锻炼身体!”这是一场两个世纪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立即引起全场的欢呼。
这时上海小代表张练红,站起来向大会汇报工作:“去年‘六一’上海市少代会上,我们成立了红领巾理事会,参与领导管理全市少先队(的)大事,办起自编的《我们一百万》队报,我们现在要当队的主人,将来要当团的主人,党的主人。要勇敢肩负起建设祖国,创造新世界的重担。”
耀邦同志回答:“你们将来要比我们强。你们的本事应该比我们大,应该比我们大!”
这时一位少先队代表给主席台送上一幅“奋飞”的墨笔题字。耀邦同志接过题字,脱口而出:“你们要奋飞!少先队员奋发起飞,还要靠辅导员们更加辛勤的劳动。”
整整四十年过去了,不知“上海红领巾理事会”是否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当年的小代表们,现在的年龄大概都在五十岁上下了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少先队员们,若以二十年为一代计算,恐怕也有两代人了。新时代,我国的少年儿童工作,又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希望少年儿童工作一年更比一年强。
党中央对少年儿童成长、培养、教育的工作一直是非常重视的。革命战争时的儿童团还是一个半军事的儿童组织,当时涌现出来的众多的红小鬼,是革命队伍中一幅特别的少年英雄景观图。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培养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少年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成为有五爱追求和新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这些工作无疑都是正确的,有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但在工作方法上是否可以再放手、再大胆一些呢?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少年先锋队的工作做出了大胆的探讨。
二、青年团三届三中全会的一项新决议
1958 年6 月28 日,在青年团三届三中全会上,会议热烈地讨论了《关于改进少年先锋队工作,开展共产主义少年儿童运动的决议》。《决议》最有突破性的一点,反映在其工作方法的创新观念上。《决议》的第三部分倡导:“在少年儿童运动中,要注意让少年儿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这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这样的工作方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决议》强调:“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应该教育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让少年儿童在自己的组织里学习当家作主,学习过集体生活,学习为国家为集体办事情,为了共同的目的,自觉地有组织地行动。”
我认为对少年儿童来说,启发他们的主人翁态度非常重要。人们从孩童阶段成长到少年阶段,尽管其认识能力还相当幼稚,但也有了接受外界事物的相应能力。处在少年时期的他们,主要应该接受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同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现实的教育。作为被教育者,要获得很好的教育成果,到底是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还是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好呢?我想当然是后者好,后者的态度就是主人翁的学习态度。如果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我认为这就是少年儿童工作起步的成功。少年儿童的主人翁态度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条件的,是需要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前一句话未必正确,后一句话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人们之所以具有真善美的品德和修养,完全是人们后天努力学习实践的结果。
其次,《决议》还指出要做好少年儿童的工作,一定要热爱少年儿童:“必须破除不相信少年儿童,认为少年儿童年龄小,什么也办不了,轻视少年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才能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不切实际地拿成年人和少年儿童相比。对一个人来说,他每个年龄阶段,都是一个复杂成长的人生阶梯。处在少年儿童时期的人,对社会上各种事物必然充满着新鲜感、好奇感,但缺乏辨别能力,思想不成熟、不成型。因此,教育工作者绝不能用不同年龄段的人去互比长短,否则就可能出现拔苗助长、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邯郸学步的教育恶果。
再者,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关联性很强。比如说,成年人、家长和学生之间有代沟,就是一件颇为头疼的问题,切忌用成人的心态、思维方式教育影响少年儿童。老师、家长认为是对的价值观,一些学生可能并不理解,一些没有固定结论的问题,非要有统一的口径,不准有多种题解,也是教育的不智之举。需知少年儿童的天性,爱说真话,爱提问题,这是人生最宝贵的受教育时段。教育得法,使他们自然说出真话,袒露真情,他们就可能培养成为那种敢想、敢说、敢做、不拘谨、不盲从、敢于革新、敢于坚持真理的一代人。教育失真,也可能造就出那种说谎话、假话、空话,成为将来的投机分子。在学校、共青团的指导帮助下,让少年儿童自己管理自己,在彼此熟悉的环境、语境中去讨论问题,交流意见,更有利于少年儿童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比如,近日发生的邯郸三个学生残酷杀害同学的事情,法院发声了,公安发声了,家长们发声了,律师发声了,为什么少年先锋队不发声呢?需知这是一个当代少年如何教育的典型问题,是一个人人都要回答的问题。学校的少年先锋队完全可以自己发声,可以开大会、发呼吁,动员广大同学做声讨。只要有社会良知的引导,少年之间,同辈之间,不同思想的撞击也会激发少年儿童的是非、善恶的向上之心。
最后,《决议》的第一部分指出:“在我们的工作中,对于引导少年儿童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和生产劳动是做的不够的,许多地方少先队的活动还常常局限在学校的生活圈子里,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应该说,在1958 年的“大跃进”时代,少年儿童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和生产劳动确实多了一些,有些活动和劳动不见得完全符合小学生、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但从世界公认的教育学来讲,这种社会活动并不排斥,有的教育发达的国家还特别强调学生们接触社会,进行公益活动,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可以配合学校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少先队就在绿化祖国,讲卫生,推广普通话等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由此还扩展到各种公益活动,纪念革命烈士、访问模范人物,都是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决议》还提到今后学校也应该“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建立小工厂、小农场、小养畜场,吸引少年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科学知识和劳动本领,开展各种体育和文化活动,锻炼坚强的体魄和意志,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如果做到这一点,整个义务教育还要起重大变化。
1958 年1 月1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社论第一次提出“多快好省”社会主义的建设口号。1 月2日,毛泽东为一篇《江苏红领巾支援(农业)四十条》报道批示给胡乔木:“红领巾新闻可阅,并可参看江苏报纸由新华社写一条新闻播发。”
什么是“四十条”呢?1956 年1 月在党中央、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党制定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中央文件。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不仅是农民的问题,也应是全民的问题和任务,因此需要全民参加,包括少年儿童也在内。在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耀邦同志也向少年儿童提出希望:现在你们做小五年计划,准备将来做大五年计划。1958 年新年刚刚开始,《乘风破浪》的社论,“多快好省”总路线的提出,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任务,也包括对少年儿童红领巾的期许,诸多事例大大活跃刺激了耀邦同志的头脑。要说在“大跃进”时期,他是党内的一个积极分子一点也不过分。在1958 年,热火朝天的激情岁月里,团中央决定召开团中央全会。
三、两个《决议》的不同结果
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于这年的6 月2 日至8 月13 日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上作了两个决议,一个就是少年儿童的决议,另一个就是号召青年团干部、共青团积极分子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次三届三中全会为何竟然开了七十二天。
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于6 月28 日通过了《关于改进少年先锋队工作,开展共产主义少年儿童运动的决议》,《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和《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当会议即将宣布结束时,忽然得到上级指示:会议不能散,立即要用整风的精神,从思想上解决青年团如何进一步“保证党的绝对领导”问题。一般来讲,团中央开展整风学习并无不可,但这次整风的矛头全部集中在项南和梁步庭两位同志身上,非常令人诧异。全会开了二十八天,整风会议竟用了四十四天,也让全体参会的同志感到惊讶!会议通过的三个决议,有关两个少先队的文件都是项南负责起草的,会议的批判重点又是他,真把大家搞糊涂了。会议后期的7 月25 日,耀邦同志在大会上讲话:“我来讲一下我个人的(对会议的)意见,主要是着重我个人的检讨。”检讨的标题是《警惕我先锋主义的苗头和个人英雄主义》,可见整风的深入。
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最后是结束了。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少年先锋队工作,开展共产主义少年儿童运动的决议》并于8月9 日获得中央批准转发,而《关于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却被搁置了。与会同志谁也没有想到,两个《决议》的命运竟是如此不同,这对与会同志的工作勇气确有打击。何谓“先锋主义”?少先队不讲先锋队,共青团不发挥先锋作用,哪是什么组织呢?
谁也没有想到,被搁置的青年团关于《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竟又起死回生了,《决议》的请示在1960 年1 月12 日,喜获中共中央批复同意了。为此,在3 月25 日召开的中央天津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还在会上专门讲了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他的原意是,现在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第一,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第二,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割裂起来。这次讲话,似乎是对青年团倡导学习“毛泽东著作”,过去没有批复,现在才加以批复作出的解释。(《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83 页)
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至今已近七十年了,今天看来青年团的三届三中全会带有“大跃进”强烈的时代气息。总体来讲,虽然“大跃进”运动是失败了,但也有宝贵的经验可以总结,这些运动历史经验,也是今日改革可以借鉴的宝贵精神遗产。比如,号召少年先锋队员们的学习,要接触社会现实,在校学习一定要结合相应的劳动,在学校教育秩序统一安排下,力求指导少先队组织,自己管理自己,用鲜活的生活实例,自己教育自己,仍不失为少年先锋队可以勇敢探讨的一条成长之路。对耀邦同志来讲,这次会议又让他对青年团的改革工作更加冷静、客观了一些。1958 年的下半年,他只作过一次大会发言,这使他又避免了多说错话的机会。
他又一次放开讲话是1959 年1 月,在广西、贵州团的调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在广西岑溪县的公路旁看到一副标语:“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他想了想,便对陪同人员说:“生产还没有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这副对联应该改一改吧。”便用笔把标语改为“继续鼓足干劲生产,准备放开肚皮吃饭”。他一路上不断提倡勤俭办社,注意节约粮食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他说:人民公社(大食堂)“在伙食问题上实行了集体消费,这就更需要强调勤俭办社的原则,在目前首先要在群众中开展一个节约粮食的活动”。他认为“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翻了一番……粮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大跃进”时期,各条战线都有英雄模范人物,他认为这要积极表扬宣传,但不要普遍的放高指标的标兵卫星,群众评比时,只许上游,不许下游。
青年团三届三中的两个重要《决议》的发展历史,无疑是耀邦同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时段。由于“大跃进”时期,他在这些工作、生活方面的经历,致使他在庐山会议的心情和思想是矛盾的。总之,他觉得党内不同倾向的思想变得更为复杂了,他赞成保护广大群众的生产热情,又对党内反倾向的斗争突然转向而不解。
202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