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系列文章网络舆论反应
《胡德平: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一、二、三)在南方周末发表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很多读者在网站的跟帖中各抒己见,讨议中国改革问题。不少读者也将文章转发至个人博客。
一、转载概况
转载《胡德平: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一、二、三)的网站有:新浪网、网易、凤凰网、腾讯新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天益网、凯迪网络、中欧新闻、PPS资讯、常州信息网、连云港热线、兴安资讯、华程网、中国企业家俱乐部、TimeOut北京消费导刊、股票研究网、湖南有色金属技术经济信息网等。有几十个个人博客也转载了这几篇文章。
二、各网站评论精选
南方网评论:
buyongzhenmingz评论于1天前
改革是多种原因推动的。中国之所以要改革,原因不只一个,如果说到其中的历史逻辑,就是在“文革”结束以前,广大群众就已经受到当时体制的严重束缚,党内外不少同志深受其害,并对这种弊端进行了体制性的深入思考,这才有了今日的改革。
我觉得群众受束缚,压迫,现在大概也有,但是就不改革,现在和那时比,就缺党内有同志被搞了.如果全党始终向钱看,就像郑州那个傻比嘴里的党一样.我们就没办法改革了.有些问题可以改革解决,有些问题大概不革命是没有办法调和矛盾的.我们中国所有的革命和改革成果都要被一群人利用党定下的制度去篡夺了.
不抓紧改政治革制度层面的东西,我们的民族还能走多远啊,我们的民族还能经受之前100多年那种脆弱吗
buyongzhenmingz评论于1天前
刚改革开放那会儿,政府是什么样子啊,他们的势力相对之前要下降了很多,现在呢,经过这三十年来又变的更加强势,把社会压得不出气,最明显的表现在很多行业被合法垄断,服务差的一比,因为有制度保证人家垄断,所以这种结果是合乎逻辑的.一个强大过头的政府是不能让社会前进多远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相对降低政府手中的权利,君不见现在政府员工有多么荒唐了吗,这都是政府需要改革的外在表现.
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我们民族长远发展,希望不要被和谐掉,包括我的ID,我的人不要被和谐是最重要的.
新浪新闻评论:
2009-06-19 16:08:11 新浪四川攀枝花网友
不应该忘记,在那个时代,独立思考而为真理献身的人,还有如遇罗克、张志新等等!
2009-06-18 23:09:46 新浪广东珠海网友
深切怀念耀邦同志,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人民为耀邦同志感到骄傲
网易新闻评论: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3] ip:123.64.*.*: 2009-06-18 13:26:09 发表
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403]反对[16]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 [syp0121]: 2009-06-18 15:28:31 发表
胡是伟大的、有远见、无私而伟大的政治家
支持[309]反对[27]
网易北京网友[cnp123456] ip:211.102.*.*: 2009-06-18 13:54:06 发表
说句公道话,农民应该记住胡赵两位的,虽然农民现在仍然很苦,但如果没有他们当时顶住压力,还农民赚钱的自由,打破农民身上的枷锁,恐怕现在农民还在过改革前的日子。
回复转贴支持[137]反对[22]
网易天津网友 [tjzcm]: 2009-06-18 17:32:56 发表
我居然不知杨伟名其人,真是愧对先贤。建议历史博物馆劈出专栏烂纪念这位具有非凡智慧和勇气的农民。
回复转贴支持[83]反对[3]
网易辽宁网友 [daweihaijun]: 2009-06-19 08:48:24 发表
曾经是一代人眼中的伟大领袖
回复转贴支持[2]反对[1]举报
网易河北石家庄网友 [mickeykira]: 2009-06-19 06:59:20 发表
现在农村的状况应该说比改革前是有所改变的。地方上贫富分化、结党营私、黑社会暴力横行,这些事情跟公有制私有制关系不大,而关法律的事情很大。我问一下,咱们啥时候依法治国过了?你说改革前好,改革前军委大院那群人牛逼哄哄的,农民食不果腹的时候他们在干啥?
回复转贴支持[21]反对[1]举报
网易山东泰安网友[linml2527] ip:60.213.*.*: 2009-06-18 23:05:40 发表
有些事情是没法比的,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住房、医疗、教育都放开了,你说是好还是不好?
回复转贴支持[10]反对[31]举报
网易云南昭通网友[下] ip:222.220.*.*: 2009-06-18 21:59:54 发表
走在前面的先知,注定是悲剧.因为你始终走在了历史的前面.避免不了被人误解.被人批斗.......但是历史会还一个公道.虽然很迟.虽然先知已先去.唉.思想者致敬,向坚持知识分子良知的先知致敬.
回复转贴支持[41]反对[12]
网易广东深圳福田网友 [weiye326]: 2009-06-18 20:32:15 发表
胡是好人
现在给年青一代遗忘了 不过香港人比较清楚他们
回复转贴支持[49]反对[4]举报
网易河南郑州网友[121221121] ip:123.6.*.*: 2009-06-18 17:44:10 发表
胡居然能够出现...
回复转贴支持[34]反对[1]举报
网易天津网友 [tjzcm]: 2009-06-18 17:32:56 发表
我居然不知杨伟名其人,真是愧对先贤。建议历史博物馆劈出专栏烂纪念这位具有非凡智慧和勇气的农民。
回复转贴支持[83]反对[3]举报
网易美国网友[dabaichi0] ip:69.172.*.*: 2009-06-18 17:27:00 发表
华西村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回复转贴支持[23]反对[6]举报
网易广东深圳网友 [tokkyo]: 2009-06-18 16:25:04 发表
"亦农亦工、农工结合"..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是个人口众多,耕地稀少的国家了,人才!!可惜没受到重用...
回复转贴支持[18]反对[0]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cnp123456] ip:211.102.*.*: 2009-06-18 16:15:50 发表
引用“网易北京网友[文明社会](124.254.*.*) 的原贴: 1
江苏的华西村
黑龙江的兴十四村
北京的韩村河村
河南的南街村
这是典型的几个坚持公有制的农村,当年都穷的响叮当,今天拿来跟安徽的小岗村比一比,跟中国绝大多数农村比一比,
这些公有制农村,是几乎全部人都活的很好,发展的比较早的农村如华西村,那是中华第一村。
私有制的农村,改开第一炮小岗村自然不必说,至今吃国家救济粮。
其他的农村,广东浙江沿海有很富裕的农村,任然避免不了很多人穷困潦倒的局面。
还有几个大的国有的集体经济体,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东北的一些国营农场,都清一色的显示出比其他农村的优越性!
胡赵祸国,遗患百年!”
一,请你再说出几个来。
二,先把这些村的贷款还了,再说优越性。
三,如果这几个村和外界做生意要交关税,会有什么结果?没有大环境的市场经济氛围,你和谁做生意?只能和外国做生意,自然要交关税了,你说是这个理不?
四,比较农村人在改革前后的差别,如果所谓的公有制真的好,农民们肯定还会自发的搞集体制,你别说有人不允许,你可以联合你村里的村民们搞,哦!你肯定不是农民,夸改革前农村制度好的,没有几个是农民。
某些人反对分田,反对农民出来赚钱改善生活的最根本的理由是,一,农民不白交粮食养他们了,现在他们买粮食要按市价买了,不能沾便宜了。
二,农民出来打工,出来创业,出来赚钱,必然要和他们竞争,让他们不能再混日子了。
三,心里不平衡了,长期两元化形成的对农民的优越感消失了。
回复转贴支持[96]反对[15]举报
网易浙江嘉兴网友 [syp0121]: 2009-06-18 15:28:31 发表
胡是伟大的、有远见、无私而伟大的政治家
回复转贴支持[309]反对[27]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在] ip:222.130.*.*: 2009-06-18 15:16:52 发表
我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回复转贴支持[12]反对[0]举报
网易浙江台州网友[6778] ip:61.175.*.*: 2009-06-18 15:03:45 发表
可惜了这个好人
回复转贴支持[18]反对[0]举报
网易上海奉贤网友[00] ip:61.172.*.*: 2009-06-18 14:05:58 发表
还是等100年后,后人来评论吧。
回复转贴支持[14]反对[1]举报
网易北京网友[cnp123456] ip:211.102.*.*: 2009-06-18 13:54:06 发表
引用“网易湖北荆州网友[gokou](58.54.*.*) 的原贴: 1
别的我看不懂,我只看见了 “二元社会”!
农民啊!苦……”
说句公道话,农民应该记住胡赵两位的,虽然农民现在仍然很苦,但如果没有他们当时顶住压力,还农民赚钱的自由,打破农民身上的枷锁,恐怕现在农民还在过改革前的日子。
回复转贴支持[137]反对[22]举报
Tin's Nest博客转载评论:
今天读了胡德平先生的一篇文章,是对杨伟民写的万言书《一叶知秋》的解读,看后觉得有一些人总是领先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1962年提出的种种,至今看来仍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开放自由市场、中小工商企业、分田到户。。。。。无数的独立新鲜的思想与理念涌出,这是一笔财富,是这个国家的财富。。。。但我们亲手埋葬了它。
凯迪评论:文章提交者:gewenwei 2009-6-19 6:38:26
开后门,实际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短缺才是经济问题,但短缺未必导致开后门,只会造成前门排队。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评论:用户:hb_jl 发表于 2009-6-26 1:28:58
“把新民主主义建设任务说成是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也是可以的”
这句话和杜导正同志的文章是一个意思,应该说这也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进步,感谢胡德平部长,感谢杜导正同志,让我们知道了今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