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1、创办《理论动态》

发布时间:2017-05-02 14:53 作者: 浏览:74次

在中央党校复校过程中,胡耀邦意识到思想理论战线拨乱反正的全局意义,下决心创办中央党校自己的刊物。

据当时协助胡耀邦创办《理论动态》的孟凡回忆:1977年5月中旬,胡耀邦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讨论教学问题,散会后留下龚士其、郑宏璋、韩树英和我,说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他先向我们发问:“现在北京有一个政治漩涡,你们敢不敢进这个漩涡?我是想进的。”

接着又说:粉碎“四人帮”后,我们也要有个发言的地方。 所以我想在中央党校办一个小小的理论刊物,你们同意不同意?我准备办三个刊物,一个叫《理论研究动态》或叫《理论动态》。任务是拨乱反正,完整地、准确地阐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四人帮”搞乱了的路线是非、理论是非颠倒过来。我们这个刊物,不要长篇大论,不当重武器用,只当手榴弹用,向这个政治漩涡里投下去,掀起点波澜就可以,一期谈一个问题,三天一期,发行对象是中央领导和中央各部委、部队领导机关、地方地委以上领导同志。第二个叫《中央党校校刊》,是文献性质的,可以后一点出;第三个是《中央党校简报》,不定期,是向学员作调查,向中央反映情况。这三个刊物都由我亲自抓,前两个刊物建议由孟凡同志负责,后一个由办公室负责,学员部组织稿件。

当时任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的韩树英回忆说:这是我最早听到办《理论动态》的想法和目的。韩认为,胡耀邦不仅要通过校内办学员班,而且要通过办刊物影响校外党的干部,以发挥党校理论阵地的作用。正如胡耀邦后来所说:“你们别小看这个刊物,如果我们把它办好了,就等于在党校的院墙以外,办了一个更大的党校。”事实表明,《理论动态》的确是一个在党校的院墙以外的“更大的党校”,发挥了它特殊的很大的作用。

当时,龚士其、郑宏璋、韩树英和孟凡等人都赞成胡耀邦的这个设想,只是认为三天一期太紧促了。

孟凡感到自己理论底子薄,唯恐力不胜任。胡耀邦对他说:“我已征求过有些同志的意见,大家认为你干这个工作比较合适,你就不要推辞了。”并指出:“究竟行不行,还是让实践来检验吧,给你几个兵,干起来再说。”

过了几天,孟凡找胡耀邦请示如何开展工作和落实工作班子等问题,同时再次表示,自己理论准备不足,情况不熟悉,办刊物无经验,人又少,任务重,恐怕难以胜任。

胡耀邦说:“困难是有的,万事开头难嘛!我来中央党校也是我和小梁(指他的秘书梁金泉)两个人,还不是上靠中央,下靠群众,一步一步地打开局面的。理论思想战线上的工作很重要,也很敏感,这不是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斗,希望你解放思想,大胆工作,依靠同志,依靠各教研室,事情总会办好的,我可以先抓两个月,你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胡耀邦这样一说,孟凡就不好再推辞了。

接着便谈到“班子”问题,胡耀邦说:“原则上要精干,暂时不能给你许多人,现在的三个人也是暂时借来的,他们还想回教研室、回原单位,还要做工作。等机构定下来,还可以适当补充。”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