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理直气壮
胡耀邦没有发表长篇讲话,但在别人发言时不断插话。他的插话针对性强,理论性强,有深度,使与会者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许多马列语录他脱口而出,又引用得很恰当,给与会同志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时的中央党校,只胡耀邦一人是中央任命的领导干部,稍后,冯文彬被任命为副教育长,但还没有正式的领导机构,整风会议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临时决策的作用。以后,这个会议又成了工作机构,有关复校的一些重要事情,也是由这个会议讨论决定,并分头办理。整风会议进行中有两次休会,延续到9月开学以后才结束。10月,中央任命了中央党校临时党委。
通过整风会议,揭露了中央党校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酝酿建立了中央党校的行政机构和教学机构(经党中央批准),初步清理了思想理论问题,为复校开学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会议开得很有成效。
整风会议的作用之一,是揭露了康生的问题。
整风会议上,一些人在发言中不断提到“康老”,认为党校造反派的问题在于不听“康老”的招呼。造反派头头检查交代时,也说:“我这些错误活动,都是向康生同志或曹大姐请示、报告过的,他们都是知道的、同意的。”认为自己基本正确(因为康生是正确的),只是没有很好听“康老”的招呼。很明显,不揭露康生的真面目,中央党校的问题就不能真正揭开。随着会议的逐步深入,不少人感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1977年9月3日党的骨干分子整风会议上,有位同志在发言时提出了康生的问题,问道:对康生和他的老婆曹轶欧的问题,究竟能不能揭批。
胡耀邦当场明确回答说:“刚才这位同志提出了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一个党员对现在的领导,对过去的领导有意见,可不可以提呢?我看是可以提的。这是符合我们党的组织原则的,是符合我们党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一贯教导的,也是和这次十一大一再提倡的要发扬我们党的民主,健全我们党的政治生活,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相符合的。但是,第一,提意见必须实事求是。第二,只在我们党的会议上提。党章规定,在党的会议上可以批评任何人。在党的会议上提意见是合法的,是党员的权利,是不可侵犯、不可剥夺的。第三,不贴大字报。第四,我们将大家的意见如实向中央反映。”胡耀邦有原则地、理直气壮地支持了大家的要求。
但是,由于当时的党中央对康生没有什么说法,加上“文革”期间中央党校“红战团”有人要调查康生问题,立刻被打成反动组织,“红战团”几个负责人被投入监狱关起来。有个教员写了批评康生的大字报,立即被戴上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成员的罪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遣送还乡,监督劳动。李广文(曾任山东省委书记,当时在中央党校工作)贴了一张揭发康生在王、关、戚问题上耍两面派的大字报,立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收监审查。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怎么会不使中央党校的同志心有余悸?所以整风会议上揭发康生、曹轶欧问题还是很少很少,很不深刻的。因此,造反派头头还可以把康生作为他们的避风港、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