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3、我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病死

发布时间:2017-05-02 15:07 作者: 浏览:83次

青年团干部自然是青年多,这么点东西哪能填饱肚子?连半饱都达不到。一大批人得了肝炎,更多的人浑身浮肿还要坚持工作。怎么办?胡耀邦为此百般思虑,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围着沙发来回踱步,有时到院中仰望星空长叹:对全国形势我无力回天,但机关几百位同志,我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病死!

经过深思熟虑,他召开了常委会,集思广益讨论如何解决困难处境。最后决定学习延安生产自救的精神,选派了20多位同志组成了三支队伍:农业队、渔业队和捕猎队。 农业队奔赴黑龙江,向北大荒一望无际的黑土地要粮,渔业队来到山东沿海向大海要鱼要虾,捕猎队人数较少,由胡耀邦亲自向贺龙借了些猎枪和子弹,到内蒙草原上打黄羊。

这些措施采取后,不久就有了成效,食堂的伙食改善了,菜里有了肉香,职工们一次次分到了渔业队运回的带鱼,秋后,北大荒的大豆丰收了,用车皮拉回北京,每个职工喜滋滋地分到了10斤豆油。与此同时,团中央在西山的劳动基地加强了管理,水果获得丰收,5分钱1斤的大蜜桃随便买。西山农场种的白薯也是好收成,机关食堂每天煮一锅白薯免费供给大家吃。

团中央职工的生活完全变了,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了,生病的人大大减少。每当回忆起那段不平常的岁月,团中央的干部职工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胡耀邦真是功德无量,是他的果断决策,把我们从生活的危难中解救出来。

1962年11月10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带职下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主持湘潭地委工作。在湘潭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他经常轻车简从,直接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面对面地作调查、摸情况、解难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他与地委其他同志一道制定了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工作措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以粮为主的多种经营,落实自留地政策。特别是研究制定“把粮食征购任务固定下来、三年不变”的政策措施,解决了农民多产多征购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湘潭,在湖南,至今传颂着胡耀邦求真务实、艰苦深入、平易近人、关爱群众的好作风。

1963年,胡耀邦来到响塘区南谷多公社视察,他看到公社年轻干部龚国仁的宿舍里贴着一副对联: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翱翔。就问龚国仁:“你知道这两句的出处在哪里吗?你懂它的意思吗?”龚国仁面带愧色:“我不知道,我是看了《湖南日报》上的,觉得有意思,才抄了下来。”

胡耀邦告诉他,这两句话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并且说:一个人要有志向,要树立远大的革命志向,这是鸿鹄之志。但是光有志向,没有实际行动,不能脚踏实地,也是不行的。作为基层干部,工作条件较差,工作比较辛苦,你要安心,要经受起磨炼;作为一个革命同志,更要经得起一切考验,要不为困难所吓倒,在任何艰苦的情况下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1964年7月,胡耀邦离开湘潭回到北京工作。11月,他接到中共中央的任命: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兼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同时保留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原职。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