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1、参加开国大典

发布时间:2017-05-02 15:08 作者: 浏览:108次

3月27日,以这三大兵团为基础,成立了解放军太原前线指挥部。徐向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周士第,副政治委员罗瑞卿,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同时成立总前委,由徐向前、周士第、杨得志、杨成武、罗瑞卿、陈漫远、李天焕、胡耀邦8人组成,其中徐向前、罗瑞卿、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为常委,指挥包围太原的部队约25万人。这是胡耀邦在战争前线担任的最高职务。4月22日,太原解放,胡耀邦兼任太原军管会副主任,负责恢复太原的社会秩序,保证工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太原战役结束不久,彭德怀决定派十八兵团和十九兵团去西南参加那儿的战役。那时十八兵团司令部进行了改组,周士第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陈漫远任参谋长。由于李井泉同时兼任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的职务,所以,十八兵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便主要落在胡耀邦的肩上。

1949年5月,胡耀邦提出:十八兵团应迅速完成太原战役结束后的善后工作。据十八兵团《人民子弟兵》报的编辑回忆,胡耀邦组织和派遣政治部的干部深入连队,了解部队的情况并且帮助解决问题。他白天和晚上都与同志们一道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给连队以具体指导。

9月中旬,胡耀邦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十位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9月21日,他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共商国家大事。10月1日,胡耀邦在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说,他在那些日子里完全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

1949年11月,胡耀邦回到十八兵团,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在会上,他传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精神,并对兵团接受任务开赴四川的决定作了报告。12月中旬,时任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还在进军西南的征途上,以贺龙为首的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就接到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发来的电报:“同意组织川北党的临时工委,以胡耀邦同志为工委书记。”解放成都以后,胡耀邦即于1950年2月20日前往南充担任川北区党委书记、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这一年,胡耀邦35岁,可以说是“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川北行署总部设在南充,下辖南充、遂宁、达县、剑阁4个专区35个县和一个南充市,有9万平方公里,1750万人。胡耀邦在主政川北近3年的时间里,在中共中央和西南局的领导下,领导和团结川北的党政军民迅速荡涤了反动势力,建立了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群众称赞他是毛主席的好干部。正是在这一段时期,胡耀邦第一次直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工作。邓小平十分欣赏胡耀邦的领导才能与他制定计划的现实主义作风,而邓小平的领导作风、责任感和决策方式也给胡耀邦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52年夏天,党中央决定调胡耀邦到青年团中央工作。在这以后的14年,胡耀邦一直负责共青团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

当胡耀邦开始负责拥有二百多万团员的共青团中央的领导工作时,他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在刚刚解放这一新形势之下。各级团组织中都有一些文化程度较高,且有工作经验的干部,他们对于这个从军队调来的年轻人充当他们的领导都感到不甚满意。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