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魁:胡耀邦的党性与亲情
党性与亲情哪个重要 ? 这在理论上并不难回答,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能处理得好的。在这个问题上,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胡耀邦为全党做出了榜样。
1960 年 12 月,胡耀邦的胞兄胡耀福携带次子德滋去北京探望在京的母亲和耀邦一家。胡耀福带年幼的德滋远行,目的是想让德滋留在耀邦身边上学,以后好凭耀邦的关系找个好工作。当耀邦了解到哥哥的意图后,对哥哥说 : “这怎么行呢 ? 如今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城市减少城镇人员,精减职工,节省财政开支呀 ! 德滋留在我这里,岂不违背了中央的政策 ? ”“谁能管得着你呢 ? ”胡耀福说。“正因为自己权力大,人家怕管,所以自己就得严格自律嘛 ! ”“我只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家呆着,你就一个也不能带么 ? ”胡耀福稍有火气了。“不是我养不起,是党的政策不允许……”耀邦坚持说。耀福见说服不了弟弟,便向母亲求援、恳请母亲开口要耀邦将德滋留下。但耀邦仍不为所动。
胡耀邦留哥哥和侄儿在京住了个多月。次年 1 月 2 左日,趁哥哥和侄儿回乡,耀邦给家乡浏阳县群力公社中和大队党总支写了一封信托耀福带回。信中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有一段谈到他对侄儿德滋要求留京一事的态度。信中写道 : “我哥哥带来的德滋,我这里也不能留。因为一切城市都在压缩人口回农村,这也是中央的政策。我们这些人,更应该以身作则遵守这个政策。但耀福说,由于小学不健全,德滋在家里读不成书,希望迁到文市去上学。因为德滋年纪还小,我倒同情他,能上学,如果在大队里的小学读不成,如果有可能去文市小学上学,就请你们加以解决。”
德滋听从了叔叔的话,在家乡一直念到了初中毕业。他想 : “这下叔叔该给我安排个工作了吧。”他几次上京找叔叔,胡耀福也多次向弟弟提出要求,但得到的答复总是 : “在基层好好干,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再考虑。”德滋耐住性子,在乡里长年一身泥巴一身汗水,成绩总是有的,但也不怎么大。时间一晃又是几年,他有些烦了,心想,叔叔也真是,原则性太强了 !
1981 年春节期间,湖南省岳阳县的一位领导得知德滋迫切希望外出工作,便把德滋的调动、转正手续都办好了,安排到岳阳工作。然而不久,这事被胡耀邦知道了。他非常生气,严肃批评了岳阳的那位领导,并责成他立即把德滋退回老家。 1 月间,胡耀福上京向弟弟问起这事,胡耀邦发火了 : “我早就告诉过你,德安 ( 耀福长子 ) 和德滋应该安心在家务农,可你们就是不听,却硬要叫他们去当什么领导。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嘛 ! ”胡耀福一时语塞,因为他事前确实不知道德滋被岳阳安排了工作的事,他想向弟弟说明白他们并没有打他耀邦的旗号去开过后门。尽管他一再向耀邦解释,但耀邦信不过,着着实实地刮了一通哥哥 : “要是谁都不愿在农村,大家都想去当官,那谁来种田 ?11 亿人吃什么 ? ”胡耀福被刮得不耐烦了,便摆出了做哥哥的架势,冲着弟弟吼了起来:“别在我面前摆架子 ! 就国家讲,你是大得了不起的官,但就家里讲,我比你还是大些 ! 其他人的讶子妹子都能当官,我胡耀福的子女就不能 ? 难道就因为他叔是你胡耀邦了德滋是老初中毕业生,有些文化,难道他就该种一辈子田 ? ”“我多次跟你们讲过,当干部得从基层开始,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你们为什么要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到岳阳去呢 ? ”耀邦婉言回答哥哥。“在基层搞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奔头 ! ”耀福来气了。“要是担心在基层没奔头,那就干脆当个农民,尽心尽意呆在家里当个好农民 ! ”耀邦的夫人李昭见兄弟俩谁也不肯让步,就劝耀邦 : “首先你不该责怪你哥,弄清事情的真相后你们再谈这事嘛 ! ”就这样兄弟俩暂时结束了争论。后来,胡耀福又来到北京,他告诉耀邦,德滋早已从岳阳回来,在家干得很安心。耀邦向哥哥反省了那次是他脾气不好,说他已知道并不是哥侄打他的旗号去开后门。他还劝德滋安心在家务农,好好干,争取当好生产队长,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当上劳动模范时再到北京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