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夏敏:胡耀邦和宜州白龙洞

发布时间:2013-12-06 21:53 作者:夏敏 浏览:91次

1983 年秋,在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胡耀邦曾关注过宜山县 ( 今宜州市 ) 关于要求开放白龙洞风景名胜区一事。作为一个执政党的中央领导,日理万机,怎会过问这一地方上的区区小事呢 ?

白龙洞位于宜山县城郊北山 ( 又名会仙山 ) 的半山之中,原先是地方上一个久负盛名的古洞,因洞内有条鳞甲宛然、舒身昂首、栩栩如生的石龙而得名,在《广西名胜纪游》中有“古洞探幽忆豪雄”之言。洞口高大宽敞,古树参天,历代建有真武阁、三官殿、圣寿庵和白云楼等。据传唐末河东人陆禹臣曾在洞内修炼,后尸解仙去,故在洞口有大型石雕陆仙翁立体像一座 . 慈样端庄,旁边还有一座赤脚大仙石刻 . 仪态雍容;洞内曲径幽深,引人入胜,其中各种钟乳石造型瑰丽。有如水滚飞瀑,雄鹰展翅,也有如恋洞绵羊、金龟倒挂、罗缦飘舞等,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古洞名山霞客迹,宋碑明刻翼王诗。千百年来白龙洞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文人墨客到此观光揽胜,其中以明朝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最为有名。在洞的出入口甚至山顶处,共有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印余幅,主要有 : 宋代的五百罗汉名号碑及其浮雕;明代统兵官昭勇将军指挥使彭举所书“云深”二字;太平天国界王石达开与其部下的唱和诗碑,这是太平天国唯一一块诗文碑诗,也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有其拓印片展示。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由于“深挖洞”的战备需要,白龙洞被划为“军事禁区”,从此人们只有望洞兴叹。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便提出开放白龙洞。但地方政府无权决定,直到 1983 年夏才有转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早在 1959 年元月 9 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宜山县视察团的工作时,曾上白龙山观赏了石达开等的唱和诗碑,下山后他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石达开题的诗句 :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 . 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20 多年后,胡耀邦担任党中央总书记,虽日理万机,却还惦记着有关石达开诗碑的保护情况。为了不干扰地方工作,他以私人身份写信给驻宜山广西玻璃钢厂工作的老战友的儿子,询问该诗碑现状如何 ? 此事为宜山县政协的韦甘睦等同志获悉后,感到这下开放白龙洞有门了。于是他们以该县政协的名义致信胡耀邦,信中除陈述白龙洞有关历史及现状外,还反映宜山人民要求开放白龙洞,并拟建为人民公园的意愿。

此信连同石达开诗碑拓印片,于 1983 年7 月5 日发出,仅过了一个月,便在 8 月 6 日的《广西情况通报》 42 期中,看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的复文,其中有“信中提出希望将白龙洞‘军事禁区’开辟为人民公园的要求是合理的,……请有关地区领导尽快解决”等内容。紧接着上级有关军区领导积极配合 . 大力支持,很快派员来办理交接手续。人们闻讯欢欣鼓舞,一无名氏在石达开诗碑东侧挥毫题诗赞日 : “回天赖巨手,还洞显奇雄;阁里奔相告 . 佳音化作虹。”

从1984 年4 月17 日起,宜山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开发白龙洞 ( 进而建成白龙公园 ) 。经过半年多的整修,白龙洞面貌焕然一新。山道修了水泥阶梯,安装变压器解决了洞内照明和装饰问题,安全上也有了防范措施,重建了冀王亭、翼王点将台,修补了陆仙翁和赤脚大仙这两座塑像的缺损,为石达开诗碑设了防护设施等,同年 10 月 1 日对外开放。 1988 年秋,自治区建委、文化厅和旅游局派员到宜山视察风景名胜区,后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于这年 10 月 9 日在《广西日报》上公布首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洞和古龙河 ( 下视河 ) 双双列入其中。

正是当年有以胡耀邦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白龙洞才有今天的景象,广大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才能一睹白龙洞的迷人风采。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