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和炳顺:胡耀邦第一次莅临沧州
发布时间:2014-01-24 23:43
浏览:89次
1984年11月5日10时20分至18时30分,胡耀邦不顾旅途劳顿,没有很好休息,就接连视察了吴桥、黄骅、盐场、沧州,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座谈,与正在开会的县市委书记、县长合影留念。至今,他那亲民爱民的作风和深刻生动的谈话,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感动与启迪。心系吴桥
杂技之乡吴桥,既以中华杂技艺术家的摇篮著称于世,还因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而赢得荣光。当时之下,杂技艺术发展如何?人民生活状况怎样?牵动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心。
初冬,北方的天空一片灰白。
1984年11月5日上午10时20分,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山东省委、德州市委领导陪同下,乘两辆面包车由衡水地区景县到吴桥县视察。
接省委办公厅通知后,沧州地委书记韩进先、行署专员郭枢俭和吴桥县委书记白永才、县长张宝起、副书记李云生等在吴桥县委大院迎侯。
面包车刚一停稳,王兆国同志先行下车,对迎接的地、县领导人说:总书记到吴桥仅停留40分钟,抓紧安排汇报。随即,汇报会便在吴桥县委老干部活动室开始。
胡耀邦同志刚一落座,就对白永才说:“来吴桥说吴桥,吴桥有什么特产?”
“吴桥是杂技之乡……”白永才干脆地回答。
总书记紧接着白永才的话头说:“过去北京就有吴桥马戏团,我见过。演出节目很精彩,很受人们欢迎。”说到这总书记顿了顿,用手梳理了一下头发,接着说:“现在,你们吴桥还演不演杂技,演杂技的有几个乡,多少人?演杂技赚钱不赚钱?”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这是对吴桥杂技的历史评价。现在,吴桥县内有杂技艺人1.1万多名,全县449个自然村,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经常演出的有4个乡,六七十个村,1000多人。靠演杂技每人每年可以收入1000到3000元。”
听到白永才的汇报,胡耀邦同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近几年各级地方文工团,虽然经常性巡回演出,活跃了文化市场,但大都赔钱。国内电影虽然在产量、质量等方面有很大提高,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吴桥杂技是一门传统艺术,演出杂技不但可以赚钱,还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的需求。吴桥杂技艺人多,技艺过硬,演杂技正是吴桥人翻番致富的一条捷径。
胡耀邦高兴地对白永才说,演杂技每人每年可收入三四千元,四口之家就是个“万元户”。你们吴桥杂技是优势,要大力发展,先发展到3000人,以后可以逐步增加。只要能增加收入,只要能赚钱就干,你们吴桥杂技可以跑遍全国。印度有个电影《大篷车》,吴桥杂技也要有大篷车,不仅在大城市演出,还要巡回于中小城镇,更要来往穿梭于农村乡镇。杂技这项传统艺术中国老百姓既喜好,又爱看,何况我们农村文化活动太少,剧团养不起。这样巡回演出杂技,既赚了钱,又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吴桥县城坐落在桑园镇。历史上植桑养蚕,故而得名。由于自然环境等原因,吴桥的养蚕业已萧条。但种植棉花已成为沧州市乃至河北省、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桥县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983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9亿元,人均收入达到416元,比1978年人均收入61元翻了2.7番。县委书记白永才高兴地介绍说。
听到这里,胡耀邦微笑着说:“不错嘛!五年群众收入翻了2.7番,明年人均收入可达多少?”
“明年计划人均收入达到500元以上。”白永才答。
“一年增长20%,这样的增长速度不慢。”胡耀邦接着问:“你们的乡镇企业搞得怎样?”
“基础不好,但近几年有所发展。1983年产值1800万元,今年可望搞到3000万元。”
“3000万元产值,还是少一点。”胡耀邦接着讲:“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你们要大力发展。基础不好,要多出去参观,学习外地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把乡镇企业搞好。衡水景县的同志到山东参观过,你们也去参观一下。”
“我们已经到山东参观过,学到不少好的东西,眼下还准备去。”白永才回答。
“去学什么?”胡耀邦紧接着问。
“重点学习发展乡镇企业和搞好畜牧养殖业的经验。”
胡耀邦接过白永才的话说:“你的思想比较解放。吴桥要多种棉花,像邯郸的成安县,80%的土地种棉花,棉花本身价格高,棉柴还可以烧,棉籽可以榨油,棉籽饼既可以作肥料,又可以作饲料。有了饲料就可以发展畜牧业了。棉花种多了,一旦出现卖棉难可以另找出路。你们交通方便,我们的国家很大,各方面需要量很大,发展水果、蔬菜,乡镇企业都可以嘛!总之,条条道路通翻番。我们常说条条大路通共产主义,条条道路也通翻番致富这条路。这条不通,就走那条路。”
汇报座谈会的气氛热烈亲切。
11时,胡耀邦、王兆国等同志在与沧州地委、行署,吴桥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合影留念后,乘汽车到桑园火车站。
北去的列车启动了,胡耀邦亲切向送行的同志招手致意,大家热烈鼓掌欢送总书记。白永才同志说:请总书记再来吴桥。耀邦同志说,你们翻两番不来了,翻三番的时候再来。
牵挂黄骅
墨绿色的专列缓缓驶出桑园站。车上,胡耀邦总书记正认真地听沧州地委、行署领导韩进先、郭枢俭的汇报。午饭到了,胡总书记边吃边听汇报。12时半,列车驶入沧州火车站。
下车后,胡耀邦同志没有休息,立即换乘面包车,在已经等候在车站的河北省省长张曙光和沧州市委书记李荫澄等陪同下,前往黄骅视察。
初冬的天气,没有午休的胡耀邦丝毫无倦意。他不时从车窗向外眺望,不时同张曙光谈论,兴致勃勃,谈笑风生。
黄骅县委书记苏雁鸣、县长赵维椿、副书记魏登瑞、副县长李振伦等人接到总书记来黄骅的通知,早已等候在县城西的公路上。
13时40分,汽车停稳后,韩进先依次把前来迎候的人向总书记作了介绍,总书记和大家握手,互相问好。随后苏雁鸣上了总书记的车,直奔大口河看长芦黄骅盐场。途中,胡耀邦向苏雁鸣询问了黄骅县有多大面积,人口多少,每年产多少粮,养殖业的发展情况等。
汽车驶进长芦黄骅盐场后,胡耀邦等同志走上盐码头的工作台,一边向远处眺望,一边仔细询问建港的条件,察看建港的地址。郭枢俭同志一一认真回答。
十几分钟的短暂察看后,胡耀邦又驱车来到黄骅县招待所,和省、地、县领导同志座谈。近一个小时中,总书记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为黄骅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场的省、地、县领导深受启发,对黄骅今后的改革发展有了目标。
座谈开始后,苏雁鸣首先介绍了黄骅县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当听到黄骅县1500平方公里、人口30万时,胡耀邦说:你们县1500平方公里,至少可容纳60万人,除承德、张家口以外,平原地区像这么大的县没有。这么大的地方,才30万人,人均10亩耕地,这还是光算地面,算上水面就更大了。人少地多这就是优势,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充分利用好人均10亩的耕地搞好种植。种植什么作物,要根据土壤条件,还要看经济效益。刚才,我去长芦黄骅盐场途中,见到你们这里土地盐碱。因地制宜,你们这里可以种耐盐碱而又高产的高粱。我到山西看到他们种了很多高粱,把高粱运到四川,一斤高粱换一斤大米,因为四川没有高粱嘛。高粱贱大米贵,一斤换一斤就产生了效益,况且高粱产量高。这就是互通有无。不光是种高粱,我看你们可以利用一些地种苜蓿,苜蓿不仅是耐盐碱,还是养地的草科作物。我赞成你们拿出几万亩地种苜蓿,一亩5斤种子就可以,三年长成,一亩收几千斤。发展起来后,还可以卖种子。甘肃、内蒙古一些地方就是靠卖红豆草种子发家。日本北海道一个代表团到我国东北地区考察,他们想从黑龙江进口我们的紫花苜蓿,还要求我们多种苜蓿。种苜蓿,你们要搞专业户,政府扶持一下,试一试,搞起来可以卖种子,富了就可以推广。讲到这里胡耀邦顿了顿接着说,搞种植有一个问题要重视,就是不论搞什么种植,要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不然洼塘的苇子长不起来,盐碱滩涂的黄菜盘子也长不起来。青海、甘肃、新疆骆驼刺草都不见了,为什么呢?因为农民没有烧的,连根都挖了当柴烧。即使煤价低,农民也不愿买,没活干时他有闲置劳动力可以拣柴烧。搞种植还要保护好植被,我们许多同志不懂这个道理。所以燃料问题解决不了,发展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就很困难。
黄骅县滨临渤海湾,水产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是当务之急。苏雁鸣在介绍黄骅沿海开发时说。
听完介绍,胡耀邦指出:沿海地区要搞综合开发,要抓远洋捕捞、近海养殖和滩涂开发。捕捞要更新设备,提高技术,要打入公海。捕捞的水产品不能及时售出怎么办?就要冷冻储存,就得建冷库。山东有3000吨的冷库,你们也得建。胡耀邦还把黄骅同山东、江苏沿海开发作一比较。指出,你们不如江苏和山东,捕捞落后。你们要到外地走一走,参观一下。你们要到山东海阳县的大辛家、文登县的张家堡、威海市的光岳村参观一下。他们的沿海开发搞得不错,你们可以到那里取经。你们这里濒临渤海湾,自然条件不错,发展近海养殖业是个方向,你们最有前途的还是水产养殖。
黄骅过去被称为“苦海沿边”。这里地势低洼,港、洼居多。虽然经过50年代的“一垦三改”,建立了中捷、南大港两个农场,但大洼地还有很多,需要开发。对此,胡耀邦指出,大洼地区要搞承包,30年或几十年不变。一旦需要调整,—定要给农民报酬,因为农民是投了资的。
胡耀邦还对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及欢迎农民进城务工作了重要指示。在谈到农民进城时,他指出,你们这里港口一建、铁路一通发展就快了,就来人了。大概到1990年,黄骅恐怕要达到40万人口。来了人你们不要阻止,不要说人家是“盲流”,你就叫他流嘛!
总书记的谈话总揽全局,既细致入微,又激情如潮,使人感到一种非凡的气势。人们原来的紧张感很快消失,一股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并邀请总书记合影留念。
16时13分,胡耀邦一行结束对黄骅的视察,乘汽车回到沧州。
汽车驶入大化招待所。胡耀邦总书记在这里接见了沧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接见了正在参加会议的沧州地区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并分别合影留念。
胡总书记登上回京的专列后,又让张曙光省长转告沧州地委两件事:第一,黄骅8里以外的地要包给农民,全部包下去,发动群众开发,群众投了资,将来征用地的时候要给点报酬,因为人家投了资;第二,没有水要种耐旱作物,要按自然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