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陈仁宝: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青阳侧记
发布时间:2014-05-20 22:15
浏览:54次
1986年10月26日下午,当时在青阳镇工作的我参与接待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一行。作为当时我党的最高领导人,到农村小镇考察乡镇企业,自建国以来,在江阴历史上是首次。至今我对那次接待情况还历历在目。
当时的青阳,是江苏第一个实施镇管村新体制运作的乡镇,并已实施了两年。由于原青阳镇和青阳公社两个单位的工作基础较为扎实,镇村两级企业已初具规模,加上自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后,充分发挥了两级企业的潜在优势,注重了投入。至1986年,工业产值已超过了2亿元,这在当时的苏南地区已小有名气。
那时,青阳借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在江阴乡镇企业中实行外向联合起步较早,和全国不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结成了联合体,为不少企业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开发了不少新品。并与不少原料基地和商品销售基地结成了联合体,为解决企业紧缺原辅材料和商品销售拓展了渠道。当时在外界知名度比较高的有青阳电扇厂、电缆厂、人造革厂、毛纺厂、精细化工机械厂等五个规模较大、产品档次较高的骨干企业,被外界誉为“五朵金花”,其中人造革厂还花了300多万美元从西德引进了一条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彩色塑料地板生产线,此时已在安装,进入调试阶段。
记得10月22日下午,即胡耀邦总书记来青阳考察的前四天,2时半左右,我步行到人革厂检查工作时,在厂办公大楼门口一眼看到停车场上有辆警用面包车。看到供销科长王仁贤后,我就问他,那辆警用面包车来干啥?他也说不清楚,只说刚才看到有四五个人下了车,直往后面新车间去了。
当晚在家里收看江苏台的电视新闻,突然看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江苏听取省委韩培信书记汇报江苏工作的镜头。看过一段新闻后,我就将电视机关掉,坐在床上细细琢磨着下午在人革厂见到的警用面包车的事,推测胡耀邦同志是否要来青阳考察工作,那辆警车是否是打前站的。当时我为啥有这个猜测呢?一是那时的青阳工业经济在外已小有名气,两年中先后已接待来青阳考察乡镇企业的数十位省市部级领导。二是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到过青阳的人也不少,他们对青阳的企业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第二天早上上班后,见到党委书记徐发鑫,我把昨天下午在人革厂见到的和晚上看到的新闻以及我的推测向他谈了一下。徐发鑫听了,也感到有些突然,我俩最后商定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10月24日上午9时左右,省市有关方面的领导来青阳了,找了我和徐发鑫,向我俩当面交待了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要来青阳考察乡镇企业的接待任务。考察时间定在26日下午,初步打算参观电扇、电缆、人革三个企业。同时还交待清楚人革厂是最后一站,重点看引进设备的调试情况,并在那里休息听镇里汇报工作。省负责接待方面的领导还说,他们人革厂已去过了,新车间很好。后面的会客室陈列也很好,很清静,可以作为胡耀邦总书记休息和听镇里领导汇报工作的地方。会客室外面的车间办公室,可以用于陪同人员休息,并对车队经过的线路也作了具体交待。省市有关领导还对我和发鑫同志说,此事暂时保密,对外只能说有省、市主要领导到几个企业来检查文明安全生产。事后,我们分头到三个企业做准备工作。24日下午,我很早就到了分管的企业人革厂,准备工作就绪以后,还准备好请总书记题词的笔、墨、纸。25日下午,我们党政几个主要领导又碰了次头,各自汇报了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下午3时左右,县委成强书记等几个主要领导也来青阳了,我们把准备工作的进展如实向成强书记作了详细的汇报,县委同志觉得很满意,还作了有关指示。26日上午,我和党委徐发鑫书记一起对三个考察点的准备工作又作了一次详细的实地检查,同时通知每个点上的同志下午一结束检查工作就到人革厂新车间办公室,聆听省、市有关领导作指示。9时左右,无锡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到镇里找我们了,通知我们下午1时左右胡耀邦总书记一行到青阳,对考察点也作了调整,电扇厂不去了,车队从锡澄路过来直接到电缆厂,再到人造革厂,并给我和徐发鑫每人一只报话机,说随时要与我们通话。下午l时半左右,我和徐发鑫书记同时接到了无锡市领导的通知,说胡耀邦总书记一行车队已离开市区,直往青阳来了,让我们马上做好接待准备。这时,县委领导和其他党政领导等候在电缆厂,大约1时50分,报话机里又传来消息了,说总书记一行已到电缆厂视察了,马上要到人造革厂来。当时我心里很紧张,一直守候在厂部大门口。又过了15分钟左右,我看到有辆警车朝人革厂大门飞驰而来,我意识到车队很快将过来。当时只看到警车里有人一只手伸在窗外在给我打招呼,暗示我马上进新车间迎候。因此我转身向新车间奔去。还未过大桥时,见到后面有五六辆小车已经过来了。待我走到新车间门口时,见到胡耀邦总书记已从中巴车里出来了,其他省、市、县领导也纷纷从自己的小车里走出来。记得胡耀邦总书记当时穿着一件薄型外衣、一米六十开外的个子,身板挺结实,在省委韩培信书记、无锡市委邓鸿勋书记以及县委成强书记等陪同下,走进了地板新车间,我也尾随进了车间,陪同总书记一行参观了进口设备的调试。当时总书记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说:“很好,是国际先进水平。”还说:“一个镇办企业花几百万美元引进国内属一流的设备,真了不起。”看过设备调试后,总书记在省委、无锡市委、县委主要领导陪同下步入会客室。记得当时省委韩培信书记对胡耀邦总书记说:“先休息一会再听镇里领导汇报工作吧。”胡耀邦总书记要边休息边听汇报。那时乘徐发鑫向总书记汇报工作的间隙,我向江苏省省长顾秀莲、无锡市委副书记朱根宝,以及县委办公室主任陈平说出了请胡耀邦总书记题词的打算。当时顾秀莲省长听了很赞成,朱根宝书记也说:“机会难得。”并又对我说:“老陈,你请胡耀邦总书记题啥词?”我说:“这个我来考虑。”他又说:“马上考虑。不要像无锡红旗乡想请胡耀邦总书记题词,由于事前未想好题啥词,结果机会错失了。”我一听,马上就思考了一下,对省、市几个领导说: “这次总书记是来考察乡镇企业的,我想在这方面请他老人家题个词,是否请题‘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现代农村’这12个字。”并征求顾秀莲省长意见。当时顾秀莲省长略加思索后说:“很好,最好在‘现代’和‘农村’之间再加上一个‘化’字,就请胡耀邦总书记题‘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现代化农村’吧。”题词内容确定了,我马上拿起一张白纸,用钢笔写上了“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现代化农村”的字样,交给了顾秀莲省长。
徐发鑫向胡耀邦总书记的汇报只花了20分钟左右。待汇报结束后,顾秀莲省长便对胡耀邦总书记说:“青阳镇党委想请总书记题个词,留作纪念。”胡耀邦总书记听后欣然说:“可以。题啥?”当时顾秀莲省长就把我写的那张字条交给了胡耀邦总书记,胡耀邦总书记看后说:“很好。”他就从沙发里站起来,随着顾秀莲省长走出会客室,来到外面陪同人员休息室里,在已准备好笔、墨、纸的那张办公桌前,提起毛笔非常娴熟地写上了“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现代化农村”13个大字,并落款“胡耀邦”。
胡耀邦总书记题好词后,我们原打算让他老人家回会客室再休息一下,请他对我们作指示,可是有关方面的人员已在催促了,说时间不允许,马上要到张家港去。就这样,胡耀邦总书记携陪同人员走出车间,一一上了车,车队经过江阴直往张家港去了。胡耀邦总书记一行自下午1时51分到电缆厂考察,到2时59分离开人革厂,在青阳前后停留时间l小时零8分钟。
胡耀邦总书记到青阳考察工作的特大喜讯一传开,青阳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因为胡耀邦总书记一到电缆厂考察,等候在那里接待的镇里几个党政领导、厂领导一眼就看出是总书记。当他走进车间,那里的生产工人也认出了总书记。当胡耀邦总书记离开电缆厂来到人革厂时,那里的干部群众就很快将这喜讯传递了出去,人们知道这一消息后,就纷纷走出厂门、家门,来到大街等候,所以不到十来分钟,喜讯传遍了整个青阳大街小巷。
当胡耀邦总书记的车队离开人革厂后,我们镇里几个领导也马上离开了人革厂,回镇机关商量有关宣传事宜。当我们经过大街时,看到大街上已挤满了人,向我们打听这方面的消息,都想亲眼看一看总书记老人家。我们一路上忙着打招呼,说总书记已离开青阳了,车队没有走大街,而是绕道北环路经过江阴往张家港去了。
10月27日上午8时,我们召开了两级干部会议,详细通报了胡耀邦总书记来青阳考察工作的经过。同时我们把胡耀邦总书记的题词复印件发给了大家。会上,镇党委号召全镇两级干部,迅速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动员全镇上下,不辜负胡耀邦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把乡镇企业搞好,努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胡耀邦总书记在青阳考察乡镇企业的时间并不长,我参与接待的时间更短,而且这件事至今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总书记他老人家也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每当我想起那段历史,心潮就不能平静,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