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鸿钧:有力的支持 有益的启示
——重温胡耀邦同志对科技情报工作的批示
1975年7月,邓小平同志派胡耀邦同志到中国科学院主持工作。耀邦同志到科学院后,雷厉风行,集中力量狠抓科学技术工作的整顿,编写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汇报提纲》,一心一意要把科学技术工作搞上去。在十分繁忙的拨乱反正的工作中,他不辞劳累地一次又一次关心科技情报工作。在耀邦同志主持科学院工作的120个日日夜夜里,他两次亲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3次对办好科技情报刊物做出批示,17次在《科技参考资料》上加了批语。从上述活动的时间上来看,1975年9月在他刚到中国科学院不久,上马伊始就到情报所指导工作,落实干部政策,看望基层的工作人员,时隔不久又再次来到情报所,向全所人员作报告。他告诉我们在他“靠边站”的日子里,自己花钱买《国外科技动态》看,他叮嘱我们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紧接着在
三次批示
胡耀邦同志在
关于办好两个刊物的批示
光伟、武街、华清、郁文同志:
我第一次才看到这种资料。我不清楚这种资料发给一些谁? (指科技参考资料一一王注)总的来说,这种资料对我们大家狠抓业务,认真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极有好处。只是编辑方法还有待大力改进。多年来,我是一直看《国外科技动态》这本刊物的。这个刊物总的说来也很有知识,但其中选择的东西也往往很零碎,又不及时。看了这个参考资料后,我就想到情报所这方面业务须要大大加强。要用一切力量把这两个东西办好,做到我们每年花如此多的钱进口得来的图书资料申的最先进、最重要的东西能够及时地通过这两个东西反映出来,上可使中央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知道,下可使有关的研究单位掌握。应该如何改进这两个东西.请你们指定人仔细研究几次,并请将结果告我。为了引起情报所同志重视这件事,提议他们大家都学学鲁迅那篇《拿来主义》文章。
胡耀邦
对情报所工作的两点要求
这两点要求表明科技领导人员不仅需要一件件、一桩桩科技消息和动态,而且需要定期对国际科技发展作全面的评述,一两个月一小结,一年一总结,反映出科技领导人员对全面掌握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动向的迫切要求。
关于新华社两个刊物的批示
《参考资料》经常载有一些国外自然科学消息,我们有关所是否能看到? 如看不到,应设法解决。
还有《参考消息》的编者是否选载了一些重要消息,而将编者看来是不甚重要略去了,如有这种情况,我们也应请他们将略去的消息抄给我们看看。总之,搞情报要积极。
在17期《科技参考资料》上的批语
关注的问题
(1)关注新学科、新技术。在一些介绍新学科新技术的资料上,他多次写上“有新知识”“很有新知识”字样。如在第99期《非线性光学》的资料上写了“有新知识”,在第119期《引力波》一文上写了“一个新知识”,在第106期《关于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议论》一文中写了“很有知识”,在第125期《关于英、法、日三国的海洋规划》的资料中他加了以下批语:“一门新学科,里面谈了一些新知识。”等等。
(2)关于基础科学的重大课题。当代科学发展有三大课题,即生命起源、物质结构与天体演化。耀邦同志在有关其中两大课题的资料上加了批捂。在第113期《生命起源》一文中写道:“我们在汇报提纲上提出了要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突破,古脊椎所和生物物理所都要积极落实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计划。”在第102期《天体演化》一文中批注:“新的知识。”
(3)关注经济发展。耀邦同志在涉及经济领域的资料中都有批语。如在第124期《年产1600万吨的福山钢铁厂》加了如下批语:“这是去年一月的资料。这个钢铁厂现有情况如何?有否最新材料,如有,请搞一个更完整的材料(但请勿超过3000字)并送中央同志看看。”在第165期《国外炼油厂建设规模》一文的某些段落上画了杠线。在第109期《太阳能的利用》一篇资料上加了以下批语:“这个材料很有知识。半个月前看到我们国家下发的一千利用太阳能的通知,当然是件好事。但我担心仍不能推广,而且技术不易改进。我主张建议轻工部办一个工厂,先从小用具开始,投资少,容易办,然后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一边生产,一边搞科技,这样就一步一步可在这方面搞赶超了。请哪个有关同志注意一下这件事?”
(4)关注国计民生。胡耀邦同志十分关心科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的提高。在第104期关于通过作物品种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资料上他写了以下批语:“很有知识,虽然时间已经两年,对我仍感新鲜。这两年情况如何? 请跟踪查查。”在第215期《日本卵鸡业》一文上批注:“这份材料很有参考价值,伹有些地方整理得不理想。”耀邦同志对提高海洋捕捞技术,增加鱼
类捕捞量非常关心,他在第107期《日本的捕捞技术》一文上写道:“日本1000万吨捕鱼量,等于每人平均有200斤鱼.我国如果每年能捕到工。加万吨鱼,就等于养了一亿头猪,大约等于每年的收购量。那肉食问题就大大缓和了。但捕到1000万吨鱼又谈何容易啊! 请再算算,要投多少资? 要多少人? 要多少船? 多少其他设备? 即使办不成,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5)关注高技术。耀邦同志在第208期《激光加速器》上加批语: “这份资料对加速器有新知识。上次我去高能所时他们没有谈起。”
关于如何办好情报刊物的批语
胡耀邦同志在肯定《科技参考资料》有用的同时,也指出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他说:“这种刊物对我们狠抓业务,认真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极有好处。只是编辑方法有待大力改进。”他还在一些批语中告诉我们办好刊物的方法,说得很明确,很具体。
(1)要通俗易懂。耀邦同志在对第213期《国外富矿储量》的批语中写道:“26号汇报时,小平同志曾经谈到我们的东西许多看不懂,有难懂的术语、名词,甚至难懂的字,这要加以改进。比如什么叫重力探矿,很多人就不懂,这就要加以解决。”科技情报工作往往是传播新技术、新学科的新成就、新知识,这就需要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一些难懂的名词和道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新知识,使读者看得懂,看得下去。耀邦同志还在第212期《国外稀土金属的应用》加批语说:“此期资料缺乏概括,即缺乏关于稀土金属基本知识的介绍,如什么是稀土金属,共有多少种,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人发现的,怎样发现,有什么共性,又有什么恃殊性,使用上和理论上发展趋势等,是否可以再搞一期。”说明除了语言文字要通俗易懂外,还要在内容上通俗易懂地介绍一些科普知识。
(2)要简明扼要。也就是要精。要短。耀邦同志在上面提到的第124期资料的批语上除了要求搞一个新材料外,还要求不要超过3000字,他说:“是否有新的资料,如有,请搞一个更完整的材料(但请勿超过3000字)并送中央领导同志看看。”在第214期《气象武器》的批语中强调说如果能用几百字把人工降雨大大压缩,把气象武器说得清楚些,中央领导同志看了也会感到很有用处。实际上,字数的限制不仅是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要求,要求科技情报人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工作,把浓缩的资料提供给读者。
(3)要有时间观念。耀邦同志多次在批示和批语中提醒我们办科技情报刊物要有时间观念,在内容和引用的资料与数据上要新,在报道的时间上要快,要及时。在第165期《国外炼油厂建设规模》有一段文字:“截至1973年底,国外炼油能力已达每年30亿吨。”耀邦同志在1973年底几个字下面画了杠杠并批注说。“没有更新的资料了吗?”在第211期《国外稀土生产与消费概况》一文上,他又在据1971年统计数字几个字下面画了杠杠并批注:“这些数据太旧了。”在第124期关于日本福山钢铁厂的一份资料上,他批注说:“这是去年一月的资料。这个钢铁厂的现有情况如何?”
(4)要国内外相结合。科学决策不但需要了解国外情况,而且需要了解国内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耀邦同志在看了第110期《国外第三代农药一一合成昆虫激素》一文后批注说:“我们的化学所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请梁秘书查告我一下。”《科技参考资料》第121期《崭新的氢能》介绍氢能的特点和优点。耀邦同志看了这篇文章后批注道:“我国这种新技术运用的情况如何?”
几点有益的启示
耀邦同志对科技情报工作的一系列批示、批语深刻地阐明了情报工作的方向、任务,对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时隔30个年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重温胡耀邦同志对科技情报工作的一系列批示、批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
(1)耀邦同志在批示中非常强调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的必要性。所以,科技情报工作必须大大加强,发挥它在国家发展中的耳目和参谋作用,“做到我们每年花如此多的钱进口得来的图书资料中最先进、最重要的东西能够及时地通过这两个东西反映出来,上可使中央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知道,下可使我们有关研究单位掌握”。
(2)耀邦同志“二下情报所”“三次批示”“十七次批语”的实际行动,充分说明领导人员迫切需要科技情报,这是因为科学决策需要情报,“情况明,决心大”。为科学决策服务是科技情报工作,特别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3)学习“拿来主义”,加深我们科技情报工作者对“洋为中用”的理解。鲁迅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对待外国的东西,要根据本国的需要,统统拿过来为我所用。学习“拿来主义”可以增强科技情报人员做好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综观耀邦同志的一系列批示、批语可以了解领导人员需要什么样的情报资料:需要国内、国外相结合的情报;需要科学技术与经
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情报;需要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情报;需要战辂性、政策性、宏观性的情报。
(5)耀邦同志指出的科技情报要新、要快、要精、要通俗等要求,说的是办刊物、写文章要看对象,科技情报工作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
(6)耀邦同志告诉我们做情报工作要积极主动。通过有效渠道把情报送上门去是积极主动;急领导所急,急领导所未急是积极主动;提供前瞻性、预见性情报也是积极主动。科技情报人员应当加强服务观点,提高做好科技情报工作的自觉性才能做到积极主动。总之,科技情报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耀邦同志的一系列批示、批语是给科技情报工作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这些批示和批语为的是落实他的谆谆教导,把他对科技情报工作的殷切期盼变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