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怀念耀邦:胡耀邦平反大潮中的古今奇案

发布时间:2015-12-08 20:50 作者:滕叙兖 浏览:124次

当我完全透彻地了解耿家冤案全貌后,已经夜不能寐了,头脑里冒出来许许多多个字,别的方面先不说,仅从中国古今法制史的层面来剖析耿家冤案就足以令人心惊胆战,具体说来:

起因奇——老母亲做善事借房助人,又亲自保释冤家,竟让小小民事案酿成惊天政治大案;上演了人性善恶的一场大PK

办案奇——一个小保卫干事的秘密调查居然轻易推翻三级法院的历年判决。堪称军队滥用权力、恣意践踏法制的负面典型。

通天奇——总参谋长亲自来学院点名,总政副主任坐镇抓大鲨鱼,材料直报党中央主席。

判案奇——持续审案判案30年,前后互相否定的终审判决就有五份之多;各种法律文书多达26份。受难人依法申诉竟升级为反革命死囚。

罪证奇——为了论证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凭空制造出一个全国解放以来最大复辟案,其举证情节之荒诞透顶,成为中国司法史中羞耻的一页。

声势奇——无限夸大耿案,全军通报,影响全国;在南京大办展览会;在哈军工全院揭盖子;后来连农村小镇百姓申张正义之举也夸大为所谓全国大事件。

株连奇——耿家人老幼妇孺一网打尽,株连九族,刑讯逼供,草菅人命;家乡无辜干群也被关被打被捕。

复查奇——耿鼎发落难一个多月就盼来联合复查组;然而复查后再无下文,一直等了15年。在胡耀邦大平反的历史大潮里,连监狱也主动派人帮助查案。

平反奇—— 平反落实政策遇到强大阻力,步步坎坷,以致惊动张震寰将军。后来该案作为正常申诉案件平反的唯一案例收入我国第一部审判志;

结局奇——一个从死牢里侥幸活下来的人,在平反后居然多次获国家和部委科技大奖,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业界有影响的专家。

所以笔者认为,耿家案件绝对可以称为千古奇案。这一用血和泪凝成的传奇案例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受害母子的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人格光辉也是一笔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其中第三项就是全面依法治国。而宪法至上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常识。

中国历史上缺乏法治传统,现代法治进程也充满曲折坎坷。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的权威。亲身经历了文革劫难的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深知如果国家没有法治,人人都无安全感。耿家冤案跌宕起伏的全过程已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意义做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诠释,是对无法无天年月造成无数冤假错案恶果罪孽的深刻反思。

笔者高兴地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其中深刻内涵是三个忠于:忠于宪法,忠于人民,忠于祖国。让宪法至上成为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社会生活的准则,那么类似耿鼎发家族遭遇的无数冤案之血就没有白白流淌。

在耿鼎发学长和耿韵霞大姐的鼓励和支持下,以耿家家族史《耿刘氏和她的儿女们》为基础,笔者在2014年年中义无返顾地开始本书的写作,力求真实无误地再现承载着中国百年大历史的小民百姓的家族故事。

众所周知的原因,本书的付梓出版是极为不容易的,我要感谢胡德平先生拨冗执笔为本书作序,感谢给予我有力支持和帮助的朱起鹤院士、许嘉华先生。

最后,笔者谨代表本书主人公耿鼎发教授向广大读者表达一个诚挚的意愿:谨以《硬汉耿鼎发》一书当作一支鲜花,一瓣心香,来纪念胡耀邦同志的百年诞辰。

(本文为《硬汉耿鼎发》一书后记)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