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耀邦伟德昭千秋

发布时间:2016-01-21 20:23 作者:◇陈兵力(口述) 何利平(记? 浏览:126次

20151120,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悉数出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同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胡耀邦同志故乡浏阳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我荣幸地应邀参加了在浏阳举行的纪念活动,和来自各地的100多位代表一起,默默地走过耀邦同志曾经走过的道路,参观记录他丰功伟业的纪念馆,抚摸养育他的故居故土,沐浴在他伟大的党性和人性的光辉里,一种万世仰止、见贤思齐的圣洁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如不亲历,很难想象!

来自全国的代表都有不同的景仰和怀念,他们有的是见证耀邦同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高尚品格的工作人员,有的是和耀邦同志一起出生入死开国将领的后代,有的是几百万被解放的老干部中的一位,有的是几千万被“一风吹”掉“地富反坏右”分子帽子及其“可以教育好子女”中的一个,有的是近万万因“光彩讲话”步入小康生活的一员,而我对耀邦同志永远的怀念,却是因为一封普普通通的群众来信。

记得是1984年春季的一天,当时我住在武汉市郊,当地一位区法院院长的儿子找到我,说他父亲找我有点事。他父亲我有深刻的印象,近1.8的个子,平时挺严肃,总是一副铁汉形象。没想到,我一进他家门,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只见铁塔一般的法院院长正跪在地上面对观音埋头祈祷。见我进屋,他抬起了头站起身来,还未开口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说:“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我实在是走投无路啊!一个法院院长也上告无门,千万不要告诉外人啊!”听院长一一讲述他的伤心事,我明白了原委:他的小儿子在北京某高校攻读研究生,主要攻研伪狂犬病,是他们全家的骄傲。不幸的是在一次研究实验中侵染病毒,一病不起,最终成为植物人。校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医治后,见无任何效果,便派人将孩子送回武汉,从此学校对患重病的儿子不再过问,家长联系学校也没有任何人搭理了。看到曾经引以为豪的儿子一天天被病毒吞噬,全家心急如焚,到处托人找关系给儿子治病,昂贵的医药费用和没完没了的繁重护理,让一个家庭难以承受,全家的工作和生活陷入极度的焦虑和痛苦之中。这位曾在基层办理了无数刑事和民事案件,解决过各种“疑难杂症”的地方法院院长通过各种程序寻求解决问题,甚至通过关系找到当时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可是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他说:眼睁睁看着无助的儿子遭到学校遗弃,心里如刀割一般。只能最后一搏,想请你们当记者的提供一点帮助,向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写信反映,告御状,请总书记替老百姓主张权利,或许有一线希望。当时,我在一个杂志社当记者,那时改革已蔚然成风,尽管胡耀邦是最高领导我们也没有什么思想顾忌,也听说总书记亲自批复群众来信解决了很多问题,于是当即答应帮他向总书记写信反映情况。第二天,我写好向总书记的紧急求助函,在信封上写下北京中南海和胡总书记的姓名就寄出去了。

没想到,大约是我的信件发出约半个月的时间,院长的儿子又来请我去他们家,老院长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耀邦总书记派人来解决问题了,总书记救了我们全家!原来,校方称得到上级指示,同意按政策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并且还专门安排了两名护工,把全家也解放了!这让他们一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党和国家没有遗弃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他让我如有可能再代他写一封信,万分感谢总书记!万分感谢党的关怀!看到院长声泪俱下的脸,我的内心深处突然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总书记每天该有多少内政外交大事要处理,有多少大政方针需要定夺,竟然这么快就看到了我的这封普通来信,而且这么快就解决了一个普通家庭的诉求。武汉相距北京千里之外,我突然感到总书记离我们那么近,就好像在我们身边,和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是那么的贴近,那么的温暖!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当年耀邦同志奋不顾身“下油锅”的精神,如果近千万老干部得不到彻底解放,如果几千万“地富反坏右”分子及“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帽子不被一阵风吹掉,如果几千万知识青年仍无业可就,如果农村不实现多种经营还在打击投机倒把,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改革和彻底的思想解放,现在的我们将身在何处?心在何方?可惜,耀邦同志再也收不到我们的信件了。我们只有学习他的高贵品德,宣传他的崇高思想,实现他的宏伟遗愿,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这一封普通的群众来信,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从那以后,无论是在电视里,还是在报章上,有关总书记的消息,特别是针对群众来信来访的事,都让我十分十分的上心和关注。据中央信访部门统计,胡耀邦同志从1979年到19856年多时间里,共批阅群众来信2000多封,平均每天批阅一封。据人民网报道,耀邦同志在中央工作期间,共批复群众来信万余封,最多的一天竟然批复了30余封……无论大事小事,耀邦同志关切的眼神,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疾苦,每时每刻都倾注着他对人民深深的惦念!正如他那一幅改填的著名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次参加湖南的纪念活动,我敬书了一幅榜书长卷“百年耀邦德昭千秋”,真实的表现了这种情感。

从此,遵从耀邦同志也因为一封群众来信而引发的光彩讲话精神,我们一边在他走过的路上创业,也一边记录着他的遗愿如花儿一样在祖国各地处处开放。415是耀邦同志的忌日,每年此日我们都会到共青城耀邦陵园拜祭、缅怀,学习和宣传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崇高思想品德。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学习耀邦同志的高贵品德,继承耀邦同志的宏伟遗愿,将中国改革开放伟业进行到底!

(口述者为中国民营经济服务网CEO、湖北光彩富思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