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耀邦的山东情缘

发布时间:2016-08-26 21:32 作者:陈敬刚 浏览:209次
    陈敬刚
    1980年代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曾多次来山东调研、视察,与山东半岛结下了不解情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81年4月27日,胡耀邦乘专列到山东泰安视察工作,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警卫局局长杨得中陪同。胡耀邦到泰安后先听取了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副书记李子超和泰安地委书记高逢五的工作汇报。第二天,计划要登泰山。胡耀邦同志说,既然要登泰山,就要登上山顶,体验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紧张,因为当时泰山没有索道,只能徒步登山。胡耀邦身体能否承受的了,大家都很担心。领导同志嘱托陪同人员在必要的时候搀扶一把,但不要明说,怕破坏了胡耀邦的好兴致。
    28日早饭后开始登山。胡耀邦兴致很高,他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与大家说笑,气氛很快活跃起来。
    到达中天门时都感到有些累,就作短暂休息。大家因陋就简,在路边买了水,吃从宾馆带出来的饼干,之后继续攀登。登泰山最难的是三个十八盘,在登最后一个十八盘时,随行的一些同志都有些吃不消,胡耀邦也喘起了粗气,胡耀邦的警卫秘书李汉平想要搀扶他,他说:“不要,不要,爬山嘛,怎么能让人扶呢?还是自己走的好,爬山当然要累,还是要坚持。”最后终于登上了南天门。他站在南天门前,转过身来,俯视着险峻的十八盘说:“如果有人爬到这儿,别人问他累不累,他要说不累,那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大家到达山顶时,太阳西沉,胡耀邦站在极顶眺望,久久不愿离去。
    当晚,胡耀邦住宿在山上。那时的岱顶只有一个小旅馆,条件很简陋。胡耀邦确实比较累,进了房间后就没有出来,晚饭也是独自一人在房间吃的,他平时不喝酒,这次主动叫服务员拿了一瓶酒。第二天早饭后下山前,胡耀邦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结账,昨天晚上喝的酒也要交钱,这是他的老规矩。当天上午下山,下午胡耀邦乘车离开山东回到北京。
    陪同金正日参观青啤
    1983年夏,时任朝鲜劳动党书记的金正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陪同,参观了青岛啤酒厂,并带来金日成主席赠给青岛啤酒厂的一个工艺品大瓶和人参酒。在青期间,胡耀邦询问了青岛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及市五大部门的领导班子的配备情况,并针对相关问题作了指示。
    6月4日下午,青岛啤酒厂内锣鼓喧天,彩旗飘扬。1时40分,在全厂干部职工的欢呼声中,几辆黑色“大红旗”轿车缓缓驶入厂区。车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面带微笑向大家招手致意。那个戴着眼镜的年轻面庞就是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常委、书记局书记、中央军委委员金正日。在青岛啤酒厂厂长肖积模、党委书记庞传恕的陪同下,两位领导人手拉着手走进了厂部的接待室。
    金正日首先代表金日成主席向青岛啤酒厂的干部职工问好,并赠送了一只工艺品大瓶和两箱朝鲜人参酒。
    厂长肖积模从事了一辈子酿酒事业,尽管就任青岛啤酒厂厂长职务才半年,但说起啤酒,他滔滔不绝,一切都了如指掌。他向两位领导人汇报了青岛啤酒厂干部职工坚持“质量第一,卫生第一”的方针,在争得了国家金牌的基础上,力争再创新的辉煌。
    胡耀邦对肖厂长的汇报十分满意,他高兴的举起青岛啤酒对金正日说:“青岛啤酒是中国的‘金牌啤酒’,出口到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我们祖国争得了荣誉。你今天来到了青岛啤酒厂,应该开怀畅饮。”
    金正日环视全场,举起酒杯:“为青岛啤酒兴旺发达,干杯!”人们共同举杯畅饮。
    金正日书记接着说:“我的酒量不大,对啤酒也没有什么研究,平时也很少喝,但我喜欢青岛啤酒。香气浓郁,清醇爽口,喝了一杯就想喝第二杯。”说着他又举起了酒杯,对胡耀邦说:“我代表朝鲜人民敬您一杯。愿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常青。”两位领导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喝着青岛啤酒,金正日显得很兴奋。他从随行人员手中拿出三支大人参摆在桌子上,“朝鲜的高丽人参就像青岛啤酒一样闻名于世。今天我赠送青岛啤酒厂三棵野人参,我也创纪录地连干三杯青岛啤酒。祝在座的中国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说着,他第三次举起了酒杯。
    房间内顿时传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为驻青高校题写校名
    1984年10月24日至26日,胡耀邦来山东的烟台、青岛、临沂、日照等地视察工作。胡耀邦在视察工作时从八个方面强调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这八个方面分别是:充分认识青岛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对外对内开放的重要性;对改革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明确认识城市郊区的工作方针;允许农民进城办企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大胆起用一代新人,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对改革中可能发生的不健康东西和错误倾向要敢于批评。
    在烟台视察时,应烟台市委书记王济夫的请求,胡耀邦为“烟台大学”亲笔题写了校名。在青岛视察时,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刘鹏向其汇报了筹建青岛大学的有关情况,并请求他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胡耀邦说:“烟台是小城市,我可以题;你们是大城市,我不题。”
    10月26日,刘鹏随省委领导同志陪同胡耀邦到临沂视察。在离开临沂赴江苏省视察前,胡耀邦接见了临沂地区老干部,在会见沂蒙山区老党员时他说:“老根据地要下决心赶上经济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老根据地走了曲折的道路,主要是过去中央在决策上有错误;现在中央的政策对头了,老党员老干部应该带头勤劳致富!”胡耀邦为他们题写了一副对联“推翻三座大山是英雄,实现四化宏图是能手。”刘鹏同志在胡耀邦同志题写对联时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向他再次请求道:“总书记,我请求您的事,还没办啊。”胡耀邦问:“什么事?”刘鹏答道:就是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啊!胡耀邦同志兴致正浓,在题写完对联后,随即答应并亲笔题写了“青岛大学”校名,但未落款。
    11月初,《青岛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总书记为青岛大学题字的消息和手迹照片。如今,青岛大学校门口所用的大字仍是胡耀邦所题写的字样。
    除了以上三次,胡耀邦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还曾有过几次时间相对较为短暂的视察或路过山东的经历。尤其是1984年2月11日至13日,胡耀邦在余秋里、郝建秀、王兆国等中央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山东胜利油田和东营市。视察期间,胡耀邦为胜利油田题词“建成第二个大庆,献给开国四十年”,并为全国石油战线题词“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