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耀邦与襄阳

发布时间:2016-10-21 21:18 作者: 浏览:380次

1958年10月1日,胡耀邦(中)在光化县(今老河口市)白莲公社查看棉花长势情况

1982年6月21日,胡耀邦(中间白衣者)视察襄阳

□江万丰 陈太宇 叶和平 梁发双

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生前曾先后三次莅临襄阳,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襄阳大胆解放思想、重用知识分子,敢于冲破阻挠引进各类科技人才的举措高度关注,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大力支持。在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报刊发由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撰写的专题文章,以飨读者先后三次莅临襄阳

195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来到河南、湖北两省搞基层调研。胡耀邦结束在南阳的考察后,没有通知湖北省委和襄阳地委,轻车简从地来到光化县(今老河口市)。10月1日,在时任光化县委副书记徐守玺的陪同下,视察了该县白莲公社东风大队。胡耀邦在光化调研以后直接来到襄阳地委,襄阳地委书记赵修汇报了襄阳地区的工作,并陪同胡耀邦深入到农村、工厂了解情况。当看到很多地方主要精力在大办钢铁,部分田地撂荒时,他告诫地委、县委的领导同志:大办钢铁不能影响农业生产,应该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好人民群众生活。该收的要收,该种的要种,要全面兼顾。回到地委后,胡耀邦不顾疲劳,在地委礼堂为1400多名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作报告。在襄阳期间,胡耀邦还视察了古隆中,并对随行的地委领导同志讲:“大办钢铁也要注意保护森林。隆中的那片森林就不要砍伐了。”于是古隆中的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

时隔24年后,已经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胡耀邦再次来到湖北视察。1982年6月21日晚,胡耀邦由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等领导陪同,在视察二汽返回途中,第二次来到襄阳,当晚视察了襄樊的市容,看望了部分企业的干部职工,在襄阳地区宾馆亲切接见了襄阳地委和行署、襄樊市委和市政府以及驻军部队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并同大家合影留念。胡耀邦开门见山地说:“襄樊这个地方,我24年前来过一次,还作了一次报告呢!在座听过我报告的请举手。”宾馆会议室里顿时笑声一片。胡耀邦在会上发表了为建设新襄阳做出新贡献的重要讲话。

1984年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带领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等领导再次来到襄阳。这是胡耀邦第三次视察襄阳。晚上8时,胡耀邦一行在专列上接见了湖北省和襄樊市的领导,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就农业、食品工业、改革开放、消费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75年上半年,襄樊市委从北京引进了数百名高科技人才,这些科技人才个个身怀绝技。为了让他们有职有权放手开展工作,市委从科技人才中分批任命了100名工程师,但此事却引起了一些领导干部的非议,认为市委主要领导“重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重用工农分子,是修正主义回潮”。

1975年8月下旬,市委书记曹野找到市科委主任鄂万友说:“近日来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襄樊的工作与中央部署是否合拍。你到北京去一趟,就我们任命100名工程师遭到非议的事情去了解一下中央相关政策。”

鄂万友和中科院人事部门的人有不少联系。经过安排,鄂万友很快见到了胡耀邦。

当鄂万友走进中科院会议室时,胡耀邦身着白色短袖衬衫,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见有人进来,立即从办公桌前起身迎过来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鄂万友急忙回答:“我从湖北襄樊市来的,就是襄阳。”胡耀邦招呼鄂万友坐下,说:“啊,襄阳我去过。大跃进时我在襄阳给青年团作过报告。”

鄂万友听胡耀邦提起那次报告,便回答:“那时我在一家工厂任团总支委员,我参加了那次报告会,站在后面一排。”听到鄂万友的回答,胡耀邦很高兴:“啊!那我们算是见过面了。”几句话的交流,胡耀邦自然平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让鄂万友的心情轻松了。

胡耀邦话头一转问:“你们那里形势怎么样?”鄂万友回答:“耀邦同志,我们那里落实小平同志治理整顿的精神,抓革命促生产形势很好。”

胡耀邦问:“你这次来要跟我说点什么?”听完这话,鄂万友心头一热,千里迢迢来北京,就是为了这一刻。他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是受襄樊市委第一书记曹野同志委托来的。我们襄樊抓治理整顿促生产发展,但是工厂极端缺乏工程技术人才,根据需要,我们任命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工程师,但有人认为我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市委书记让我来问问中央领导,我们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听鄂万友这么一说,胡耀邦立即站起来说:“任命工程师?那很好啊。军队打仗要有司令员、政委,工厂生产管理也要有厂长、工程师,你们做得对。”

胡耀邦旗帜鲜明的表态,让鄂万友如释重负。胡耀邦接着说:“这次小平同志让我和几位同志到科学院来抓整顿已经几个月了,我们作了些调查,写出了一个《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技术工作汇报提纲》讨论稿,最近要向中央和小平汇报,讲的是中国科学院但也是面向全国的。稿子很长,核心有几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胡耀邦将桌子上厚厚一卷文稿递给鄂万友:“你带回去一份,宣传宣传、讨论讨论。”

接过文稿,鄂万友感觉如获至宝。这是给中央、给小平的汇报文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胡耀邦会是如此开朗豁达,对一名基层来的干部如此信任。

这个“汇报提纲”对襄阳引进和重用知识分子,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湖北襄阳很高明”

在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主席期间,他除先后两次莅临襄阳,在其他场合也十分关心、关注襄阳。

1980年12月5日,胡耀邦到零陵地区考察,当地委书记邓有志汇报零陵地区加工的东西不太好,现在从上海请了一些师傅时,胡耀邦说:“湖北襄阳很高明,从上海请了3000多名技术人员。”

1982年5月17日,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第38期刊登了反映襄樊市工业发展的三篇系列调查文章,胡耀邦在看过这篇内参后十分欣慰,提笔做了重要批示:“这是第二个常州,但速度比常州快得多。当然它有自己特殊的有利条件,但类似这种有利条件的中等城市,我估计不下三十个,沿海多些,内地、边疆也有一些。像这样的典型是否可以适当地宣传一下。”此后,中央各主流媒体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国家科委决定:1982年10月在襄樊召开“全国中小城市科技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决定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各部位负责人、各省市自治区各直辖市的副书记、副市长、科委主任以及中等城市的书记市长共5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在襄阳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襄阳的光荣,永远值得襄阳人民骄傲!

1982年9月1日至9日,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大会选举时首次使用了计算机处理选票,襄阳研制生产的针式汉字打字机系统首次用于计算机选票处理系统。选举结束,胡耀邦陪同邓小平等中央首长看了该汉字打字机并作了简单介绍,邓小平还对着机器把“襄樊计算机外部设备厂制造”的标牌认真地念了一遍。大会秘书处也给襄樊计算机外部设备厂发来函件。襄阳研制生产的产品能够用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这与胡耀邦对襄阳引进知识分子政策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胡耀邦同志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他对襄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心支持,将永远铭记在襄阳人民心中。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