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包产到户始末(下)

讲述者:罗贞治,访问者:田毅
发布时间:2009-08-27 21:40 作者:讲述者:罗贞治,访问者:田毅 浏览:151次

田毅(以下简称田):上次谈到了1962年,您们在毛泽东亲自部署下到农村调查,结果发现农民包产到户积极性高涨,最后调查人员认同了这个观点,甚至总结出“包产到户十大优越性”。那么,你们是几月回京的?对这些情况高层有何态度呢?

罗贞治(以下简称罗):我们从安徽回到北京,大约是6月底或7月初。当时各地包产到户呈现加快发展趋势。机关里关于各地包产到户传闻、呼吁的议论,已是“满城风絮”。邓子恢两次派人到安徽省调查了责任田,写出报告向中央建议推广责任田。他坚定地认为,实行责任田式的包产到户,是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最佳选择和光明道路。他在一次农林干部大会上作报告中,引用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动诗句,来表达他找到包产到户办法后内心的喜悦。

使我最兴奋的是一天下午,在部机关北门口碰见了王录,他高兴地对我说:“你们在安徽调查的报告写得好呀!少奇同志听了田家英的汇报,很支持搞包产到户或分田到户”。王还说,他和裴润将参加田家英主持的《关于恢复农村经济十大政策》的文件起草工作,文件的内容不仅包括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分田单干。

与此同时,传来了刘少奇在6月里的一次讲话中讲了“工业要退够,农业也要退够,包括包产到户、单干”的主张。7月7日,邓小平在接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讲到,现在“以各种形式包产到户的恐怕不只是20%,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的支持,推助了包产到户逐浪高涨。当时全国农村已经实行包产到户或分田到户的农户大约占到了30%

田:看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高层意见趋于一致,那么派出调查组的毛泽东呢?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