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南泉:中国通过改革就是要“去苏联化”
作者: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来源:腾讯思享会
本文摘自《苏俄经济改革二十讲》
精彩内容: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如果能在正确认识斯大林及其创建的社会主义模式基础上,在这不算短的18年期间对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推进苏联进步方面有可能作出大的贡献。遗憾的是,他没有朝着历史发展潮流而进,结果是严重阻滞了苏联的发展。
2011年1月中旬召开的俄罗斯总统人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说,斯大林对自己人民犯下了大量罪行,不允许美化斯大林,今后要全面解密政治迫害档案。
斯大林是孤独的,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地向前发展,他将会更加孤独。
以下是正文内容: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仅不把赫鲁晓夫反斯大林个人崇拜深入进行下去,即进一步揭示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悄悄地重新斯大林主义化,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斯大林模式。这样就不可能对导致苏联剧变的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这个模式条件下,苏共垄断了权力、垄断了真理与垄断了利益。按理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如果能在正确认识斯大林及其创建的社会主义模式基础上,在这不算短的18年期间对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推进苏联进步方面有可能作出大的贡献。遗憾的是,他没有朝着历史发展潮流而进,结果是严重阻滞了苏联的发展。总结这一历史史实,我认为,应该认真严肃的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通过改革就是要“去苏联化”。人们普遍认识到,中国特色首先是不要苏联特色,扬弃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应该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在去苏联化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要指出的是至今国内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偏离苏联模式的结果。谁要批判与否定斯大林模式就认为这是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产党的领导”。甚至说:“中国国内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潮,意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走上苏联剧变的道路。”这是“力图把苏联已经发生的惨痛教训在中国重演”似乎中国只以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的老路才能有前途。如果有人揭示斯大林在历史上的错误,就会批判你否定党的领袖,并认为这是导致苏联剧变的第一个原因。在另一些人看来,重新认识与批判斯大林在历史上犯在的种种错误乃至罪行,是历史虚无主义。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潜台词是十分清楚的。
正当我国的改革处于深化与关系到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有人为了维护从本质上、在主要方面不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其观点甚至发展到不顾历史事实、不顾中国前途命运的地步。这在客观上必然阻碍中国的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发展。有文章说得好:“任意地或是处心积虑地美化旧体制和早已被历史证明一条死路的苏联模式,这样做,如果是不谙世事的青年,就说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对年轻的一代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何等紧要,如果不是青年,而是什么这个家那个家,则实不知是何居心?”
至于对斯大林,绝不像有人说的,在俄罗斯全国掀起了“重评斯大林的高潮”,在“还斯大林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本来面目”。就是在2010年,在为弘扬俄罗斯大国地位、强调苏联对德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庆祝二战胜利65周年的活动期间,俄罗斯领导也一再谴责了斯大林犯下的永远不可饶恕的罪行。梅德韦杰夫总统非常明确地说,自新的俄罗斯产生以来,国家领导人对斯大林的评价非常明确。他还说,俄罗斯每个人都有权利对斯大林做出自己的评价,但“这种个人评价不应影响到国家评价。”2011年1月中旬召开的俄罗斯总统人权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梅德韦杰夫说,斯大林对自己人民犯下了大量罪行,不允许美化斯大林,今后要全面解密政治迫害档案。实在难以理解的是,时至今日有人还以当年《人民日报》和《红旗》发表的九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作为评价斯大林的标准。读这些看法,真让人有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只要一反斯大林就有人“如丧考妣”的感觉。有人还引用了据说是斯大林1943年说过的话:“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是历史的风一定会毫不留情把那些垃圾刮走。”有人紧接着说:这个“历史的风已经强劲地吹起来了。”但遗憾的是,斯大林所希望的那个历史的风并没刮起,而是刮起了一阵阵要求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之风;刮起了一阵阵要求建立给人民生活幸福和有尊严的科学社会主义之风;刮起了一阵阵要求消除独裁、暴力、践踏人权和滥杀无辜之风。可以说,这个历史的风则一直在强劲地刮着,可以肯定,这股风谁也阻挡不了,因为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斯大林是孤独的,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地向前发展,他将会更加孤独。
第二,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我国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基本上搬用了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但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主义的影响,这种集权往往带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各级领导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家长制,并逐步发展到对党的领袖个人崇拜,“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的种种弊端问题时指出:“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在中国的家长制作风有其非常悠久的历史,“陈独秀、王明、张国焘等人都是搞家长制的。”“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
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历史与其当政的领袖人物以及形成的理论,国人是否都有深刻的认识,是否有了一致的认识,是否下决心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了呢?我看未必。至今甚至还有人不赞成否定文化大革命,说明今后的改革仍将会遇到种种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