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刘益飞:我与《理论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24 16:08 作者:刘益飞 浏览:78次

一个读书人教书人,总少不了与各种刊物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说实话,在当下林林总总的刊物中,我所钟爱的并不多,但其中一往情深的就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理论动态》。从2000年到退休前的2015年,我已先后在这个刊物发表了20篇文章,中央党校校刊部同志讲,虽未具体统计过各位作者的发文数量,但这至少在全国地方党校教员中名列前茅。

我早就知道《理论动态》是敬爱的胡耀邦同志在难忘的拨乱反正年代亲手创办、在党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不仅因发表了一系列他人难言的振聋发聩好文卓尔不群,更以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名文而著称于世,令人景仰。我真正走进《理论动态》,是1987年我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半年制党建师资班学习期间。那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央党校图书馆一一阅读了《理论动态》创刊以来的各期刊物,其中,竟然发现了与我有关的事情。那是1984年的一期《理论动态》,集中刊登了中央党校一些学员的专题讨论发言,其中有一位发言的学员竟是我的老领导,他时任云南省司法厅厅长,而在19771978年,他则是从省公安厅副厅长调任云南省农垦总局(即以前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局长,我当时是在总局政治部青年处工作的一名知青。这位老领导在发言中说道:“我曾经长期做政治工作,在阶级斗争、‘专政’问题上,‘左’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办案过程中有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大都同‘左’的指导方针联系着。就是在粉碎‘四人帮’后的前两年,也还是执行了‘两个凡是’一类的东西……执行了‘左’的东西,往往还心安理得,受害不知害,觉悟不快,是有深刻教训的。”正是在他主持云南省农垦总局工作那两年,在总局机关里迅速“挖出”一批“反革命议论案”,集中审查、立案批斗、号召检举揭发、动用专政手段,使我及机关里一批北京、上海、四川知青深受其苦!这种情况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是罕见的。时隔数年,总算听到当年冤假错案主持者的一点反思,难得!当时我想,这种反思在其他报刊上很难看到,多亏《理论动态》,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记!我将这期《理论动态》的内容迅速转告当年一起受难的知青朋友。也就在那时,我突然想到,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在《理论动态》上发表一篇文章,那该多好啊!

带着这样的心愿,我走进了《理论动态》编辑部,一位中年女同志热情接待了我。她告诉我:编辑部热忱欢迎包括党校学员教员在内的多方来稿,但审稿很严,不会采用一般的理论文章及泛泛之论,重点会关注那些对带有全局性的现实问题、疑难问题、倾向性问题、前瞻性问题的有创见的文章。她鼓励我给编辑部投稿。

在经历了两次投稿失败后,20007月,我终于在《理论动态》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执政党建设的历史性启示”,主题是“论依法治党”,即“一个领导依法治国的执政党,也理应是一个运用现代法治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的执政党。”这是我长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理论动态》这类内刊发表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第一篇文章,编辑部发了9个页面、近7000字。当时我真激动不已!从此一发不可收,大体上每年在《理论动态》发表一篇、有时两篇文章,直至2016年退休之时。

从我的发稿经历来看,我感悟《理论动态》至少有三个不同于许多刊物的特点:

其一,大力鼓励有创见的理论思考。由于种种原因,当下在不少刊物上已很难读到不拘一格、富有创见的理论文章,而解读性、注释性、宣传性的文章则很多。虽然《理论动态》具有内刊的某些发文优势,可以发表一些公开刊物难发之文,但毕竟同样需要遵守“宣传有纪律”的规定,这就需要耀邦同志当年大力倡导的“理论民主”“理论勇气”。《理论动态》确有这样的气概!对此我感受很深。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党员主体问题,首创“党员主体论”,但我的《党员主体论》专著不仅曾被出版社一再婉拒,甚至在排版后撤版,而且还受到“党建权威人士”的严厉批评:“党员是主体,那把党的领导放在哪里?”2004年,虽然我的党员主体问题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但课题报告能否发表,还是一道难题。关键时候,《理论动态》编辑部在认真审阅了我的来稿后,毅然决定尽快发表,而且在该期头条发了19个页面、近14000字。编辑部同志告诉我,《理论动态》发这么长的文章是少有的。我还以为,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地方党校教员的“小人物”,更是难得!

文章发表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我突然接到编辑部副主编刘荣荣同志电话,她告知:编辑部刚刚接到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办公室的通知,请在《理论动态》发表“党员主体: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一文的作者,尽快将原文缩写为3000字左右,以供领导同志传阅。此后,人民日报内参又全文转载。在此基础上,我多次建议将“党员主体”载入党章。20123月,在党的十八大前,我又撰写“建议将‘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载入党章”,登载于中央党校直接报送党中央的机密刊物《思想理论内参》。八个月后,当我读到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中第一次载入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时,再次深感《理论动态》难得的“理论勇气”!

其二,大力鼓励着眼于大局、大事的理性思考。我知道,《理论动态》创办之初,耀邦同志就要求《理论动态》要始终关注理论上、政治上、社会上的重大问题,抓住人们普遍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体会,这正是《理论动态》的一个鲜明风格,使其总是显得那么大气。这些年来,我撰写的“建议停止使用‘干部队伍年轻化’提法”“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困境与出路”“反对特权理应成为纪委的重要职责”“制订一部党内‘立法法’”(发表时改为“必须重视改进党内立法”)“党的建设呼唤着改革创新”等文,都能在《理论动态》顺利发表,正是得益于此。这与时下某些刊物刻意回避重大问题敏感问题、回避党内外人们的呼声、有形无形的“禁区”甚多的状态,真不可同日而语。当然,这种状况与某些大气候小气候密不可分。

其三,大力鼓励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理论动态》创刊伊始,从第一期文章《“继续革命”问题探讨》,到其后经耀邦同志审定的《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方针》《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清理“左”的思想》《评“左”比右好》等名篇,都体现着有的放矢的问题意识和一针见血的批判性思维。耀邦同志当年还殷切希望《理论动态》组的同志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前卫战士。我体会,这也是《理论动态》在党内外广受欢迎、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我的那几篇在其他刊物难以发表的文章,如“试论党内言论自由”(发表时改为“从制度上保障党内言论自由”)“试论对党内平等的价值认知” “‘作风问题是个筐’——试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误区”“执政党建设中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论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等,在《理论动态》都能顺利刊发,且基本上是原文照登。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深深感激《理论动态》编辑部的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厚爱,感谢他们为我这个普通的党校教员在思想理论领域中的奋斗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突然接到沈宝祥老师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惊喜异常!宝祥老师当年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参与创办《理论动态》,以后又担任过《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多有大作问世,是我心目中非常崇敬的一位理论界前辈!遗憾的是,我却一直没有机会当面向他请教。宝祥老师刚看到我发表的“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胡耀邦同志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即专门来电鼓励,并告知他已将我的文章推荐给胡德平同志及《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这更令我感动不已!一个念头突然在心中升起:这莫非就是我与《理论动态》的不解之缘?

附:刘益飞在《理论动态》发表的文章

1.执政党建设的历史性启示(20007月)

2. 试论党员主体参与党内事务的制度创新(20016月)

3.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20037月)

4. 党员主体: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20043月)

5. 必须重视改进党内立法 20066月)

6.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20073月)

7. 党的建设呼唤着改革创新 20081月)

8. 改变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徘徊不前的状况 200811月)

9. 执政党建设中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论肃清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影响(20099月)

10. 从制度上保障党内言论自由 20103月)

11. 建议停止使用“干部队伍年轻化”提法 20108月)

12. “作风问题是个筐”——试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误区(20111月)

13. 反对特权理应成为纪委的重要职责(20114月)

14. 领导职务任期制的困境与出路(20125月)

15. 对党内平等的价值认知(201211月)

16. 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化作风建设的一条基本路径(20139月)

17. 从检查学习笔记看形式主义之弊(20143月)

18. 对探索解决纪委“灯下黑”问题的思考(20146月)

19. 在“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上应增强忧患意识(20152月)

20. 应辩证认识自我批评的作用(20156月)

 

刘益飞教授简介

刘益飞教授长期执教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是全国党建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评为“优秀兼职教师”。

 

来源:天府锦水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