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扬尘:民营企业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我见
《民营经济促进法》设有专章对“规范经营”进行阐述,全国工商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出台《全国工商联推进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方案》,推动民营企业治理现代化……一系列法治保障、政策配套为民营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理论根基:合规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共生逻辑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状况的制度变迁史,也是一部民营企业合规管理不断完善的发展史。从最初被视为“必要补充”的个体经济,到如今被认可为是“自己人”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合规发展的路径也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构建、从零散片段到系统全面、从形式合规到实质合规的深刻转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合规管理不仅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民营企业合规管理,能够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通过合规管理参与国家治理,将在生产要素使用管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有效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冲突贡献力量。
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市场准入的隐性壁垒和国际规则的博弈,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合规管理,破除相关障碍;面对在迅速扩张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机制的问题,加强合规管理可以有效防范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正从“要我守规”转向“我要守规”,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共生共荣,成为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抓手。
现实困境:民营企业合规建设面临的矛盾谱系
《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显示,“调研企业中,83.51%的企业表示已建立合规管理体系,69.29%的企业制定了合规管理制度”。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重视自身合规建设,但是仍有部分民营企业在合规建设方面存在差距。
合规投入长期性与短期效益冲突性之间的矛盾
合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且成本巨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工信部等15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合规管理的重点领域包括劳动用工、财税、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网络和数据安全、公司治理、国际化经营、供应链10个方面。这对于大型民营企业尚且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对于资金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加沉重的负担,导致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合规体系或合规体系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实际作用。
合规管理专业性与人才储备不足性之间的矛盾
合规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不仅需要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还需要熟悉财税知识、行业标准,并且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帮助其敏锐洞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但是复合型、专业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岗位很难有人能够胜任,自主培养也需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因此,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合规管理人才极其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依靠内部的非专业人员兼顾,或外聘兼职工作人员,合规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合规管理重要性与管理者认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严格且全面的合规同时也意味着民营企业需要在短期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尽管从长期来看,合规管理的成本投入对于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益,为了降低成本,忽视合规对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甚至存在重利轻义的思想观念,长此以往,不利于民营企业走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纵横发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体系构建
工商联以服务“两个健康”为工作主题,具有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建设“法治民企”的职能任务。抓合规建设需从纵向与横向同步发力,引导民营企业破除困境挑战,将合规融入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中。
一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需纵向到底。
引导民营企业“党建入章”。加强党的领导没有所有制之分,如传化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让党建成为了企业科学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让企业不断抓住发展机遇,获得新的生命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党建引领,要抓住工商联执委企业这个“领头羊”,通过宣讲、设置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加快党建进章程、进决策、进人心进程,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引导民营企业抓住“党建入章”重点,即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完善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的内容、规则和程序;要引导民营企业克服“党建入章”难点,即事前抓住出资人这个“关键人”,通过柔性教育、激励引导等方式增强其对党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感,事后防止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两张皮”。
引导民营企业构建适宜的合规管理体系。坚持分层分类、分级分步,因企制宜,实施差异化合规策略。针对大型民营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要推动全面合规建设。引导其结合自身所处行业领域,将合规管理机制嵌入具体的业务流程之中,从最基础、最急迫、风险最大的地方抓起,并持续优化完善,塑造民营企业在国内外的良好形象,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对于中小微企业,引导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风险防控为目标,探索建立“简式”合规管理模式。如四川省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指引》专门为中小微企业设计“简式合规”模式,允许由企业负责人直接抓合规运行,配一名专职或兼职合规人员,降低人力成本。
引导民营企业重视合规管理人才的培养。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作为民营经济领域的人才服务机构,应当挺膺担当,抓住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 打通民营企业合规管理人才的培养渠道,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企业合规管理人才。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合规师培训,同时利用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实训示范基地,通过定向培养,提前储备合规管理人才,以人才保障推动企业在依法合规经营中行稳致远。
另一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需横向到边。
引导民营企业平衡好合规与发展的关系。合规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更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平衡好合规与发展的关系,要引导民营企业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破除合规与发展对立的理念;要引导民营企业在兼顾成本与效率的前提下加强合规管理,不因合规建设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本末倒置;要引导商协会发挥好协调自律作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制定,促进会员企业合规健康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培育守法合规优秀企业文化。用好“德胜门大讲堂”、民营经济人士培训等平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守正创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运用于企业合规管理实践,将守法善经营培育成企业文化;结合年度会议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到企业合规文化建设浓厚的单位实地参观,学习借鉴经验;选树企业合规文化建设先进典型,树立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深化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推进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要进一步深化与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合规建设突出的民营企业给予信贷融资、税收政策、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优惠和便利,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执法频次,减轻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以此来调动民营企业主动参与合规管理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民商》杂志202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