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科学院接受名誉博士学位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院长先生,
尊敬的各位主席团
女士们、先生们:
我衷心地感谢俄罗斯科学院授予我名誉博士的尊贵荣誉!感
俄罗斯科学院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不仅在俄罗斯,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我的青少年时代,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普希金、别林斯基、托尔斯泰等光辉的名字,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20世纪,俄罗斯科学和文学的伟大成就,影响了中国的三代人。
说到俄罗斯自然科学的伟大奠基人、著名的艺术家和诗人——罗蒙诺索夫,不由得让我想起中国文学巨匠曹雪芹。他们两人是同一时代的人,罗蒙诺索夫54年的人生旅程完全覆盖了曹雪芹更为短暂的生命区间。罗蒙诺索夫在中世纪的俄国点燃了理性、实践的火炬,而曹雪芹则是在漫漫长夜中唱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挽歌。
我专门研究过曹雪芹的生平和思想。他是在满洲最野蛮的军营中写作《红楼梦》的。他的另一部鲜为人知的著作《废艺斋集稿》,就是一本充满人道主义的工艺美术巨著。中俄这两位巨人的生平,既反映了两国苦难的历史,又体现了两个伟大民族不可征服又不甘屈侮的民族力量和深邃的精神智慧。我愿为中俄两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未来与合作作出自己的努力。
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编年史上的元年,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其中的一项重大变革就是逐渐放弃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发展了个体和民营经济。我在工商联的工作与此有关,愿意向俄罗斯学术界讲一下我的认识。
中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非表明中国要走一条数个世纪之前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殖民主义的老路,而是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国家的命运,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振兴自己民族经济的中国之路。这条道路既要分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典型资本主义的区别,又要分别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这种空想社会主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是一个“幽灵”,一个脱离了血肉之躯、又没有任何依托的孤魂。这个“幽灵”、孤魂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曾起到莫大的破坏作用。改革开放的实践让我重新对科学社会主义有了新的理解,其中也包括贵国鲍里斯·斯拉
2100年前,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不朽著作《史记·货殖列传》中,全面阐述了自由贸易可以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巨大利益,鲜明地主张让人民致富。他说:最好的经济制度是“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18世纪中期,亚当·斯密阅读到传教士从中国翻译过来的《史记·货殖列传》,受到很大启发,成为他写作经济学巨著《国富论》的契机之一。这一精神财富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源头。
尊敬的院长先生,中国对外要走一条和平崛起之路,对内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完成和平变革,即自主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放眼世界,中国、俄国和南亚各国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人口几达世界之半,我们的共同语言最多,作为邻国,我们彼此的利益最直接。这一地区的和平、合作、发展,不但能让我们自己获利,也能使世界受惠。
俄罗斯伟大的文学之父普希金也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古籍图书,他在《冬天早晨》的诗歌中,曾有这样的诗句:
一同走吧,我准备好了。
无论你到哪儿,朋友,
只要是你向往之地,我都愿结伴而行,
哪怕到遥远的中国万里长城。
在21世纪刚刚破晓黎明之初,愿中俄两国人民一同前行、结伴而往,共同走向理想的前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