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8、“两个凡是”的提出

发布时间:2017-05-02 14:42 作者: 浏览:72次

与此同时,当《红旗》杂志就批判张春桥的《论无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和姚文元的《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两文时,汪东兴批示只能“不点名”批判文内的错误观点,理由是“这两篇文章是经过中央和伟大领袖、导师毛主席看过的”。

1977年1月21日,在有关部门为华国锋准备的讲稿中,就已经出现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维护,不能违反;凡是损害毛主席的言行,都必须坚决制止,不能容忍”。

在这样的背景下,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社论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我们党和‘四人帮’的矛盾,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就是当前的纲。”

社论强调指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有名的“两个凡是”。

实际上,这篇社论,是由李鑫领导的中央理论学习组起草和修改,汪东兴定稿,最后经华国锋批准而发表的。

“两个凡是”的提出和推行,给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多方面的阻力。按照“两个凡是”,邓小平当然不能出来工作,陈云等人也不能出来工作,包括“天安门事件”在内的大量冤假错案不能平反,因为这都是毛泽东说过,或指示过的;揭批“四人帮”也不会彻底,因为他们炮制的某些文章毛泽东曾看过,画过圈。总之,提出和推行“两个凡是”,党就无法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由于“两个凡是”的方针,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的意愿,所以,它一出台,就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当时中央宣传部负责人耿飙看完《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以后,就指出:“登这篇文章,等于‘四人帮’没有粉碎。如果按照这篇文章的两个‘凡是’,什么事情也办不了。”1977年3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提出:参与“天安门事件”的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总理,不是反革命;邓小平与“天安门事件”无关,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

王震也提出: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这是毛主席说的,周总理传达的。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先锋,所以“四人帮”千方百计地、卑鄙地陷害他。“天安门事件”是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陈云、王震的发言,得到了多数与会人员的赞同,实际上拉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为后来邓小平的再次复出、为“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做了舆论准备。

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写信给华国锋、叶剑英和党中央,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在叶剑英的支持下,中共中央于5月3日向全党转发了邓小平的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意见。邓小平提出“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这实际上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