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哨战
5月24日上午,邓小平在同王震、邓力群的谈话中,进一步批评了“两个凡是”。他指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我和罗荣桓同志曾经同林彪作过斗争,批评他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而不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体系来看待。我们要高举旗帜,就是要学习和运用这个思想体系。”这个讲话,是与“两个凡是”进行的正确理论交锋,是对“两个凡是”的有力冲击,为人们分清重大理论是非提供了一个有力武器。
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推动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在这次全会的闭幕词中,邓小平针对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讲话,再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个完全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他号召一定要把这些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恢复起来,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也纷纷呼吁,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和作风。1977年9月,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聂荣臻、徐向前、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纷纷发表讲话或发表纪念文章,宣传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和作风。
9月5日,聂荣臻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文章中,提出:《实践论》、《矛盾论》所阐明的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也是毛主席留给我们党的最宝贵的理论遗产。《实践论》的思想,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实践是第一性的,实际生活、现实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的一切正确思想,归根结底,只能从实践中来,从实际经验中来,并且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实际经验的检验。
9月19日,徐向前在《永远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的文章中,指出: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分清路线是非的能力”。“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永远对党忠诚老实。”
9月28日,陈云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学风——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文章中,指出:“实事求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作风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这表明,陈云已经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来理解和论述实事求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