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垣:胡耀邦指导黄樵松太原起义详情
晋中战役结束后,
徐向前司令员于
小店战斗结束后,
阎锡山为了维持其在山西的统治,日本投降后他抽调了12个步兵团,以日本人作顾问专门执行施工任务,建成大纵深的有三道防线环形防御体系,有牛驼寨、淖马、小窑头、山头四大据点和100多处核心工事,要求把每个阵地都修成能经得起一万发炮弹轰击的永久性工事。阎锡山说:“太原城已经是一座碉堡城,我用碉堡组成的太原周围火海地区可抵挡150万军队。”
徐向前针对阎锡山布下的碉堡战场态势,决心首先分割碉堡最多的东山敌人的布署,命令我二十四旅由南向北插入太原东山西侧孟家井,割断其与太原城的联系。二十四旅旅长邓仕俊、政委王观潮令七十二团打头阵,二营很快攻克了老虎山、方家山敌人群碉阵地,三营直出孟家井,对罕山守敌“雪耻奋斗八团”形成包围。这个团从团长到下级军官和士兵都被解放军俘虏过,经过教育后被释放,回到阎部又重操旧业。当七十二团正在组织进攻时,“奋斗八团”团长李佩膺派出代表向我方送信愿与我军谈判。二十四旅旅长邓仕俊立即命令七十二团参谋长庞克昌、侦察参谋胡兆瑞、敌工干事杨琦三人为代表,在罕山前沿与李佩膺进行谈判。在向其介绍了我军政策后,李立即答应投诚,于当晚21时全团570人撤出据点,到我军指定地点郭家庄集结。“奋斗八团”的投诚,为我军攻占小窑头阵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窑头是我军啃的一块很硬的骨头,王新亭司令员决定二十四旅担任主攻,二十二旅六十四团配属。这块阵地共有15个山头碉堡,阎锡山布置四个师轮流把守,从
四大要塞战斗中敌人被歼3万余人,执行最后攻占太原的时机已经成熟,徐向前已着手部署攻城战斗,但中央军委从战略全局考虑,命令徐兵暂缓攻城。
11月16日军委致电徐、周、胡指出:“估计太原攻克过早,有使北平的傅作义感到孤立,自动放弃平津南撤,增加尔后歼敌的困难。你们可再打若干星期,缩小包围圈,攻占若干要点,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部队巩固已得阵地就地休整,明年1月上旬东北我军入关攻击平津时,你们再攻太原。”
徐向前与前委成员及各纵队首长认真学习贯彻军委的作战意图,前委向部队下达了“暂缓进攻太原,转入围困、瓦解敌人,攻城部队转入整训”的命令。
(二)
为了更好地瓦解敌军,徐向前、周士弟、胡耀邦亲自听取了二十四旅七十二团“迫敌罕山奋斗八团投降”的做法和经验。
根据瓦解敌军任务,第八纵队所属各旅都成立了“政治攻势委员会”,团、营都成立了“政治攻势领导小组”,连队成立了政治攻势工作小组,向敌人展开全面的“攻心战”。
第八纵队前线对面的敌人是国民党中央军第三十军,前委首长决定策动敌三十军起义,以我二十四旅前线指挥所为联络点。
敌三十军军长黄樵松是河南尉氏县人,早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是一名爱国军人,西安事变时在杨虎城部任职,拥护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的主张,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七・七”事变后,他目睹了日军横行,生灵涂炭,誓救国于危亡,在娘子关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部击毙侵华日军七十七联队长鲤登大佐,台儿庄战役中他率二十七师与日军白刃搏斗勇敢杀敌。他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排除异己的政策日益不满,后来他被调任整编第三十师师长。调到太原后,阎锡山对他极力拉拢,将三十师升编为三十军,仍任军长,在物资上多加照顾。黄樵松并不为所动,他深知困守孤城,外援无望,难以持久。
徐向前原是晋冀鲁豫军区首长之一,他深知曾于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起义后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民主建国军总司令的高树勋,原在西北军同黄樵松是同事关系,于是请高树勋来到太原前线,亲自写信给黄樵松,晓以大义,希望他能以30万太原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寻求一条光明的出路。
接到高树勋的信后,黄樵松反复思索,最终下定决心率部起义。
此时纵队前线指挥所为此也前移到小窑头,同我二十四旅指挥所同住在一个院内,王新亭司令员和张祖谅副司令员也来了。王司令员亲自同王震宇进行洽谈。事关重大,王新亭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徐向前司令员。徐总十分高兴,要王新亭、张祖谅同三十军来人先行商谈。三十军代表与王新亭初步达成协议,即三十军让出防守的东北两城门,接应解放军入城。在此同时,徐向前派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民主建国军总司令高树勋,带上他致黄樵松的亲笔信,以他二人为我方全权代表与三十军代表商谈。
我记得,
这时,那个不相识的高个子拿着一个茶缸到院里要水漱口,我们趁给他端水的机会,就顺便问了声:“你是哪位首长?”他说:“我是高树勋。”呵!难道就是在平汉线上起义的民主建国军总司令吗?我们曾经唱过他的歌子,他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又开始了新的猜测。组织科长蔡琦一下就猜出了原由。当时太原战役正在转入围困瓦解敌军阶段,我们旅对面阵地上的敌人是国民党三十军,高树勋来这里同争取敌军起义有关。
晚饭后,有两个穿便衣的军人在纵队副司令员张祖谅的陪同下,走进胡主任的里间窑洞里。整整一个晚上,首长们没有休息,开了一夜会,大部分是胡主任在讲话,当时开会的内容我们根本不知道。
后半夜时,纵队参谋处处长晋夫等人来到了指挥所。第二天拂晓晋夫也穿着便衣同另外几个着便装的人,一块儿离开了指挥所院子,胡耀邦主任、王新亭司令员与张祖谅副司令员将他们送出了大门。
过后,我们才知道了那天晚上胡耀邦主任同三十军代表王震宇谈判的全部内容。三十军联络代表首先表示了黄军长起义的决心,并提出了四点要求:①起义后黄参加省政府;②保持部队的实力和番号;③得到补充和休整;④暂不调往别地。这些条件胡耀邦一一答应。
经过交谈,切实弄清了黄军长高举义旗的诚意时,胡耀邦才把徐向前司令员致黄樵松军长的信交给其联络代表王震宇,信的原文如下:
樵松军长勋鉴:
来函敬悉,贵军长为早日解放太原30万人民于水火,拟高举义旗,实属对山西人民一大贡献。向前当保证贵军起义后仍编为一个军,一切待遇与人民解放军同。惟时机紧迫,更为缜密计,事不宜迟。至于具体问题,兹特请高总司令树勋将军,并派本军胡政治部主任耀邦,来前线代表向前全权进行商谈。
专此即颂军祺。
徐向前
黄樵松的联络代表王震宇接过信过目,答应定将徐、高(高树勋也给黄樵松捎了一封信)信交给黄军长。双方进入实质性问题的谈判。王震宇转达了黄樵松军部三十军起义时的行动计划和部署:“黄军长决定先以交换休整为名,将第一线阵地上的部队留一小部,为贵军布置进出城关走廊。原二线部队向大东门附近移动,全军集结于城北享堂一带,准备届时控制大小北门和大小东门,接应贵军进据东关和北关,切断阎军的外围各点。同时,三十军与贵军由大小北门并肩入城,一部占据东北城角,监视驻扎该地的阎军部队;主力部队以后小河及鼓楼为据点,包围阎锡山的绥署,隔断阎的城内布置,进而用兵谏方式,着阎下令停止战斗,放下武器,和平解放太原。”
胡耀邦主任接过王震宇的话,回答说:“请联络官先生向黄军长转达,黄军长以人民利益为重迎我军入城共同解决太原问题,他的这种爱国热情,我们表示敬佩。只要黄军长愿意脱离蒋阎顽固派,我们非常欢迎,人民对于他的这种爱国举动,是不会忘记的;我们只希望黄军长调遣部队迎我军入城,入城后的战斗任务,全由我军承担,至于能否胁迫阎锡山交械投诚,那还得看战斗结果如何,估计斗争的结局,不会像黄军长预料的那样轻松。”
最后商定,起义时间很快定下来之后,我军乘机攻取太原,黄樵松的三十军交出大小东门等防地,放我军入城围攻绥靖公署,消灭阎锡山顽固军,三十军撤出城外集结,接收改编。王震宇当即又提出:“现在商定的方案,回城后得报秉黄军长。为了勾通城内城外联络交换情报,望贵军派出联络官一同入城,我们保证其安全。”事关重大紧要,迫在眉睫,胡耀邦当即到外间我旅的电话机上打电话请示徐向前(当时纵队的前线指挥所是临时设立的,没有架电话,同二十四旅指挥所同用一个电话,我旅作战参谋王化英值班守电话,我同王化英睡在一块儿)。打完电话回来,并没有讲出与徐司令员通话的全部内容,只是说,徐司令员同意派个人随同入城。随之和王新亭说:“选谁去合适呢?”胡主任提出得选一名政治上很强又懂军事的人作代表,最后由王新亭提出决定派八纵司令部参谋处长晋夫(对三十军联络官说是宣传部长)和侦察参谋翟许友(对三十军联络官说是晋夫的通讯员),随同三十军联络人员进城。
但是,胡主任在同王新亭商量选派进城的代表时,丝毫没有透露他曾向徐向前司令员请求他亲自进城去组织黄樵松起义的事。后来,徐帅写的《历史的回顾》(下)第786页,才公开了当时的电话内容。徐说:“你是政治部主任,打仗需要你,那里面的情况还没搞确实,去不得,另外派个人去吧!”事隔37年后,
(三)
晋夫,原名吕金印、吕守成,河南洛阳人,1917年生,抗日战争初期参加八路军当过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参谋、军分区参谋主任,太岳军区作战科长、八纵队参谋处长兼作战科长。他作战勇敢,参谋业务熟悉,起草作战命令很快,工作细致,精明能干,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很强。
翟许友,山西稷山县人,1938年参加山西抗日决死队,194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八纵队侦察队副队长,纵队侦察参谋。
那天晚上,胡耀邦亲自在窑洞外间同晋夫、翟许友谈话交待任务。他说:“组织上考虑来考虑去,认为你们去执行这个任务比较合适,这个任务是深入虎穴,要同敌人斗智斗勇,环境复杂,任务艰巨,可能还有生命危险,希望你们精心沉着完成任务。”
晋夫和翟许友表示:“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为人民牺牲也甘心。”
3日这天,王新亭司令员命令团以上干部做好部队秘密入城的准备。上午胡耀邦在地铺上休息,午饭后他出来还同我们几个小青年打了一会儿扑克。3点以后,他不断地询问前沿阵地敌方有无动静,黄昏后,他更是坐卧不安,急得团团转。这天晚上他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分析三十军方面的情况。由于一直得不到任何消息,高树勋也非常着急,他向胡主任提出,从他的旧部中派出一名与黄樵松比较熟悉的师级军官去联络。胡主任令张祖谅副司令员亲自打电话向徐向前司令员报告了这一意见,徐司令员没有同意这个意见。
4日,太阳刚刚出山,兵团又来了两位干部同胡主任、高树勋细语,后同胡主任等很快离开指挥所回兵团,从他们当时表情中,我们已预料到不幸的事发生了。
事后得知,
策动起义没有成功,胡耀邦主任指示各部队瓦解敌军的工作在前线阵地上广泛开展。我旅阵地正面热闹非凡,前沿阵地上的我军指战员根据不同对象展开攻心战。我记得当时,我旅对三十军官兵喊话,发射宣传单常用以下口语:“胡宗南恐慌在西安,蒋介石准备逃台湾,太原城很快被攻占,三十军你们怎么办?”
仅一个冬天,我们八纵队通过阵地喊话,发射宣传单、发动其家属写信、释放俘虏等形式,结合军事打击,瓦解敌军12400人,使敌人士气更加沮丧。
(四)
后来,国民党军事法庭宣判黄樵松、晋夫、王震宇三人死刑。晋夫挺立在敌人法庭上,两名敌军官拿着判决书叫晋夫签字。晋夫横眉冷对说:“我是共产党员,人们解放军的战士,落在你们手里就没打算活,要杀听便,还签什么字!”并对旁边的黄樵松说:“黄军长,你也没罪,有罪的正是打内战屠杀人民的蒋介石和阎锡山之流,该杀的也是他们,死吓不倒咱们,会有人替咱们报仇的……”
南京解放后,南京市军管会始将黄樵松、晋夫、王震宇三位的遗体,从莫愁湖迁放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
黄、晋、王三位烈士都是为太原解放、为山西人民的解放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山西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并于1979年11月将黄樵松烈士的骨灰由南京迁来安放在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国民党军事法庭当年11月,还判处跟随晋夫进城的侦察参谋翟许友和跟随王震宇出城的副官王玉甲无期徒刑,关进南京军事监狱,受尽折磨。1949年南京解放后,他们又回到部队,据十八兵团时胡耀邦主任的秘书贺明同志回忆,翟许友回来后,胡耀邦主任十分关心,派他前去为翟许友补发了被服等生活用品。徐向前元帅和后来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对英勇就义的黄、晋、王三烈士特别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