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耀邦四赴湖南调研

发布时间:2014-06-18 22:16 作者: 浏览:113次

胡耀邦一赴湖南调研
时间 1980年12月3--8日
地点    湖南郴州  零陵(现永州)
陪同人  毛致用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  
              刘夫生 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
              马   洪  时任胡耀邦秘书

      8日上午在地市委书记会议上作冲破“两个凡是”拨乱反正的讲话。分析了华国锋的主要错误,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两年冲破"两个凡是"、拨乱反正的过程。

       胡耀邦到郴州视察,提出要修建桂林至郴州经赣州至厦门的铁路。因各种原因,该项目未能实施。


       1980年12月5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胡耀邦,在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等领导的陪同下,从湖南郴州地区到零陵地区。当天下午三点,胡耀邦的专机降落在零陵蔡家埠机场。胡耀邦及其秘书、马洪以及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走下飞机时,零陵地委书记邓有志、零陵行署专员唐盛世立即前去迎接。热情问候一番后,他们上了一台中巴车,直奔零陵地区第二招待所。从机场到零陵地区所在地,尚有二十五公里左右的路程。在车上,胡耀邦不顾路途劳顿,汽车颠簸,一路上问这问那,没有停歇过。
在胡耀邦来零陵之前,就通过省委办公厅通知零陵地委并约法三章:一是只准一台车去机场;二是不宣传;三是招待所不准清走客人。当中巴车静静驶入第二招待所时,只有在家的地委副书记及常委迎候。胡耀邦与迎候的人逐个握手。随后,他要邓有志把零陵地区的地图找出来,一办看地图一边问情况,还说了一句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舜帝的一句话: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邓有志听胡耀邦说到九疑,就马上汇报了我国著名农林科学家乐天宇要从北京到九疑山自费办大学的事。胡耀邦听后表示,零陵地委要大力支持乐天宇在九疑山办学。他还说,九疑天下圣山,要开发保护好。
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胡耀邦听取了邓有志代表零陵地委所作的汇报,并就落实政策和农业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当邓有志汇报到1979年零陵地区工农业总产值9.7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270元时,胡耀邦说:“要搞到一千美元还要翻五番。总而言之,农业区如果只种粮食永远翻不了身。林业区只搞木头,不搞畜牧,二十二世纪都不行。你们把纯收入300元以上的社队统计一下,总会找出一个因地制宜的办法。”
当邓有志汇报到零陵地区“文革”中的非法杀人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处理好时,胡耀邦说:“1967年7、8、9三个月,全国不少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是康生、谢富治他们搞起来的。现在已经十三年了,这样的事不要声张了,处理完就算了,慢慢地让它平息下去。对没有处理的要处理完,主要是对受害者要安排好。”
胡耀邦又问:“你们‘一批二打’是1977年,哪个地方面大些?现在退赔怎么样了?”
毛致用说:“城市里的面大一些,退赔正在落实,有的已经退赔了。”
胡耀邦说:“我原来秘书的父亲被打成贪污分子,听说还没有落实。”
刘夫生说:“‘一打三反’里面有搞了逼供信的。”
胡耀邦又问:“去年打击‘五犯’,打击的怎么样?”
毛致用回答说:“那是打击刑事犯。”
胡耀邦说: 1977年我管过那个事情,后来彭真同志管了。我担心那个统一行动搞不准。我很小就参加革命。18岁时,被人家诬为AB团,被逼供信,真是举目无亲。我对这件事的印象深得很。法制问题我们还未很好地解决。治安不能光靠抓人,有思想教育问题,也有就业问题。抓人,只是治安的一个手段。一个党内斗争,一个社会斗争,都有深刻的教训。几十年来,这两个问题,我们的教训是很多的。党内斗争,就是路线斗争,叫做十二次,现在还剩多少次啊?
当邓有志汇报三打三反到问题上,零陵要退赔80万元时,胡耀邦说:落实政策,明年要3亿多。现在还有复员置业干部的问题,在湖南还有个起义人员政策落实的问题。
当邓有志汇报到全区过去由于为刘少奇鸣不平而受到处理的有300多人时,胡耀邦说:还有个对彭老总、贺老总的问题。过去谁搞的,现在不要追究了。但受害者的平反问题要解决。不要平反一个案子又整一批人。不要追究谁,除极个别人外都不要追究。那个账搞不清楚。在“文化革命”中,在“文化革命”前,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乱了。现在,我们只抓平反这一头,一般不追究了。中央党校有三个同志写了一篇《把“四人帮”颠倒的干部路线颠倒过来》的文章,开了一炮。我把后面那个“颠倒”二字改为“纠正”过来。
胡耀邦问:在台上的(指“四人帮”帮派体系的),该调整的调整没有?
邓有志说: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个别的做了调整。
胡耀邦说:这个搞稳一点好。在这个县工作不适合,调到另外一个县去吧。 (邓有志:有些是造反起家的。)不一定叫造反起家,造反起家,人家接受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错误相当严重,又没有很好检讨,群众对他的意见很大,都可以调开嘛!干部里面有没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五?你们全区有多少干部?
零陵地委副书记雷天说:41000多人。
胡耀邦说:你们全区有41000人,百分之一就是400人,百分之零点五就是200人。过去毛主席讲一二三四五嘛!一二年搞一次运动,每年百分之一,加起来那就多了。我们是二三年变动一下,百分之零点五,调动调动工作,不会犯错误。革命的实践,有些同志表现很好,上来了;有些人表现不好,这有什么关系呢?三年中间百分之零点五,调动调动嘛,批评批评嘛!这是打个比方,不是说一定要百分之零点五。总而言之,对待干部左的东西一定要纠正,但不能搞自由主义呀!
对于农业问题,胡耀邦谈了很多深刻的见解。
胡耀邦说:中央文件上说了,农业第一靠政策,第二靠科学。我们首先要懂政策,懂科学。农业有什么政策呢?搞了一个责任制,搞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就是按劳分配政策,多劳多得政策,也就是经营管理政策。不只是这个政策,还有个交换政策、交通运输政策、收购政策,也就是商业政策。所以,下一步要把商业政策好好抓一下。过去,我们搞死了点。集市问题、税收、商业、交通、物价,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部门都要提高政策观念,懂得为促进农业生产服务。这些部门的同志大多数是好的,但也确实有些同志政策观念不强,有些同志长期没有一个为群众服务、为生产服务的观念,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为什么瞎指挥?为什么刮共产风、平调?就是脱离实际,不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根据我们这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办事。要使所有的同志了解这一条,为促进生产服务,为便利群众服务。
靠科学,不懂科学怎么行?公社党委书记不懂科学怎么行?我们大家都要懂,作为农村工作的党委、政府的领导,要亲自钻。
我们中国的农业,过去几百年、几千年,农民的生产生活究竟有什么变化?交通恐怕有了变化,可以坐火车、汽车、自行车。另外在能源上也有变化,有电灯。日用品也有些变化。耕作上没有多大变化,种水稻、种麦子,当然品种上有些改良。养牛、养羊和养猪没有什么变化。当然,与几千年不同的是不再受地主压迫了。但现在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得不太多。
中国的农业究竟要几十年可以翻身?要号召我们的干部钻研农业科学,钻研怎么比较快地促进农民经济上的翻身。要提高我们干部的农业科技水平。今后二、三年,三、五年,要动脑子钻这个问题。脑子里面只钻粮食不行,永远不行,要搞多种经营。“田土山水,万紫千红”,一个田,一个土,一个山,一个水,多种经营发展起来了,它又促进粮食的发展,单打一反而不行。湖南这几年粮食抓得好,你们的商品粮上去了。你们的橘子抓得好。还有茶叶,也是抓得好的。湖北有棉花,广西有47万吨糖,广东也有几十万吨糖,你们在中间搞什么好?我不清楚。湘西、湘南有什么东西,我不了解。正如致用同志讲的,搞得不好,你们可能会落后。今年 7月,我到陕西榆林地区去,他们一户一头大牲口,一个人有5亩林、4亩草地,5亩加4亩共9亩。一个人800斤粮食、5头羊,合起来不就是“1985” 吗?我的意思不是讲你们1985年完成这个指标。你们要经常琢磨这个东西。坐在车上,骑在马上,山山水水去考察、研究,这个地方的土壤适宜种什么,那里适宜种什么,领导干部亲自去看,要搞点感性认识。研究这个县能干什么,那个县能干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永远没有解决。林区究竟能干些什么?1965年我到陕西当第一书记时,秦岭以南有两个亿的森林主要是杂木。我对他们说,为什么不搞小加工呢?算盘子、锄头把子都可以搞的嘛!林区要搞小加工,小家庭就可以加工的东西,不仅是生产队。1963年我到酃县就提出这个问题,林区有许多副业可以搞。
当刘夫生说到湖南的洗衣板大都从北京买,湖南产木材,我们做得不好时,胡耀邦说:可以请点技术员。我不清楚种植什么东西,郴州这个地方苎麻是有前途的,棉花产量不高,还可以种茶叶、柑橘。要一个县一个县去查。今后多少年,要形成一个钻先进技术的风气。
胡耀邦还说:要发展多种经营。当然粮食问题要注意,粮食要搞,还要有发展。我们国家搞到8000千亿斤粮食或人均800斤,我看叫过关了,基本过关了。更重要的是多种经营,从根本上翻身是多种经营。这个问题,我们没有过关。湖南的情况,你们懂得多。浏阳的鞭炮有前途,先外销后内销。人民要娱乐,过年要放呀!人民生活需要告诉他们,不要光往尖端发展,要搞一些适合大众的。江苏常熟县的老百姓搞桃花,我1960年去看的时候,全县桃花的收入就有600万元。你们一个苎麻,一个桑蚕,一个柑橘,一个茶叶,不是几种,而是几百种,叫万紫千红。田土山水,万紫千红,不是几个紫,而是万个紫;不是几个红,而是万个红。对社队干部要指导,要扶持,资金、种子要扶持。我们社队干部对许多事不知道,要告诉他们,使他们开窍。
当邓有志汇报到零陵地区加工的东西不太好,现在从上海请了一些师傅时,胡耀邦说:湖北襄阳很高明,从上海请了3000多技术人员。我同陈国栋讲,上海搞这么多人干什么?上海、天津、汉口、广州,还有北京,都有一些师傅,城市有许多老师傅,你把他请来,干几个月,给他放3个月假。上海人就怕在这里安家落户。慢慢搞好了,他们就安心了。你们派人到安徽泾县去看看,他们那里搞宣纸,书法家需要那个东西。因为缺,有些画家提抗议,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不需要多少机械投资,手工就可以搞,我看湖南也可以搞。假使湖南有二三十个县像浏阳搞鞭炮一样,那就活了。就是搞农村副业,不是另外搞厂子。搞厂子哪里来的投资呀?一提到手工业就搞厂子,这个办法不好。
胡耀邦最后强调说:农业只抓粮食,林业只抓木头,永世翻不了身。
7日上午,胡耀邦一行在蔡家埠机场乘专机离开零陵,前往长沙。
胡耀邦来零陵那年,零陵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低,全区的接待条件也很差。胡耀邦入住的地区第二招待所,可以说是当时零陵地区条件最好的招待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招待所,里面的设施也是很差的。客房全部是木质门窗、水泥地面。胡耀邦睡的也是普通的木板床。胡耀邦每到一地都要看电视新闻。而当时零陵的电视刚刚起步,只有地区广播局有几台黑白电视机。地委招待所没有电视设备,胡耀邦又不能去地区广播局看电视。无奈之下,只得由地区广播局派人在胡耀邦所住的房间临时安装了一台17吋的黑白电视机。由于离信号接收站距离远,收视的效果很不好。可以说,这是胡耀邦在零陵时留下的一个很大的遗憾,也是零陵地区很丢面子的一件事情。然而,这件坏事,后来也许成了一件好事。胡耀邦回到北京后,在一次有关宣传工作的会议上说:我到了一个地区,那里的领导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收看到电视。就是我住的房子里,虽然有一台电视机,也收不到,看不好。看来,对广播电视的发展,还要下大力气。胡耀邦说的这个地区,显然是指零陵地区。后来,零陵地区的领导以此为鞭策,努力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而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对于永州来说,还有一件值得永远遗憾的事,就是胡耀邦考察零陵地区期间,没有留下一张相片。这可能是当时地委领导的疏忽,也可能是当时接待人员的大意,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永远的遗憾。到20世纪90年代编纂《零陵地区志》时,竟然没能找到一张胡耀邦考察零陵地区的相片!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好向永州历史交待的事情。


胡耀邦二赴湖南调研
时间 1982年2月12日
地点    湖南常德
陪同人  毛致用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
              熊清泉 时任湖南省省长

     1982年2月12日,在传统春节刚刚过完的时候,中共常德地委在家的常委们,心里既是欢欣,又是紧张,他们正在急切等待着一位盼望已久的贵宾。原来湖南省公安厅已经电话通知了常德地区公安处,告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湘西土家族农民家中过完春节,经长沙返回途中,想看看常德地委的同志们。

常德地委书记刘佳时、副书记罗寅阶接到通知后,不敢怠慢,急忙驱车赶到地区西北边陲——石门火车站迎接。在石门火车站专列上见到了胡总书记。刘佳时用极大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说:“我代表常德地区党政军和七百多万人民,热烈欢迎总书记来视察。”

 胡总书记本来是路过石门回长沙的,在刘佳时的盛情邀请下,又在毛致用、熊清泉的一致赞同下,胡总书记下火车,改乘汽车,在刘佳时的陪同下,来到了常德。

第二天吃罢早饭,胡耀邦一行就乘坐大巴向常德进发。车过临澧县城后,坐在前排的胡耀邦扭过头来对陪同的刘佳时说:“路过你们那里。与地委的同志们见见面,情况嘛,简单地谈谈就行了。”
    刘佳时要地委办立即通知在家的地委常委,到桃林宾馆一号楼会议室,参加给胡总书记汇报会。


上午10时左右,一辆大巴车驶进了常德地委第二招待所。胡耀邦容光焕发、满面春风地走下车来,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第二书记熊清泉、常德地委副书记罗寅阶也随后下车。

胡耀邦与等候在门前的地委书记刘佳时,副书记雷恭政、郭春荣及几位常委握手。他入座后,随即问道:“1961年的团委书记是谁?”大家指着正在写常委名单的王大元说:“就是他,王大元同志,现在的常委、宣传部长。”王大元立即走上前去与胡耀邦握手,告诉他:“您那时来常德,团委书记不是我,是崔石麟同志,他陪您视察。我那时在团地委做学校工作。”

“我那时到过哪些地方?”

“您那年春夏两次来常德视察,在常德给地、市青年作过讲话,到过桃花源、湘西钨矿(现在的湘西金矿),路过澧县到湖北。您在桃花源带头背诵了《桃花源记》。”

“是啊!”胡耀邦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桃花源现在怎么样?”稍后,他又问道。

“有变化,变化不大。”王大元回答。

胡耀邦接过王大元匆忙写就的一份常委名单,亲切地问候各人的年龄、籍贯和职务。

胡耀邦亲切的话语如一股暧流在常委们的心里回荡着。胡耀邦对刘佳时说:“好,谈谈情况吧!”

“简单汇报汇报吧。”毛致用叮嘱刘佳时。

刘佳时概括地向胡耀邦汇报了常德地区的管辖区域、土地面积、人口、粮食及其它工农业产品等。当时,常德地区是一个农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也只不过有40多个亿;虽然这几年改革开放,但我们地区迈的步子不大,工农业生产发展得不快。


胡耀邦向刘佳时问道:“桃花源里的桃树现在多不多?”

“不多!”

“要把全国的桃树品种都移来,让桃树满园。我过去到过那里,桃树不多,陶铸同志过去也说过桃花源里缺桃树。”

待胡耀邦问完了这些,刘佳时大胆地向胡总书记提出了常委们的一项共同要求,胡总书记立即问我:“你有什么要求,请讲。”我接着说:“我要求将我们地区改为市,有利于今后的经济建设。”
    胡总书记听后,便哈哈大笑说:“老刘啊!你还真会抓机会,你提的这个要求是个好事,我同意,不过这是有关体制改革的国家大事,你要按规矩办事,要向国务院写报告,经过国家批准才能实施。”
胡总书记说完后,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熊清泉因为事先给我打过招呼,他们也立即表态说:“我们省保证积极支持他们地改市的要求。”
   “我们想和总书记合影留念。”刘佳时代表大家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胡耀邦愉快地答应了。胡耀邦、毛致用、熊清泉和常德地委常委等同志在一起的情景,在一位随行新华社记者的“咔嚓”声中,永远地留下了。
     因为胡总书记时间很紧,会后他们一行未在我们这里吃中饭,途经益阳,返回到了长沙湖南省委。

据《胡耀邦常德行》[《常德晚报》2009年9月4日,刘佳时],《满座春风满座情----胡耀邦路过常德》[(《湘潮》2008年第3期,龙泽巨]。


胡耀邦三赴湖南调研
时间 1983年2月14-16日
地点    湖南湘西  益阳
陪同人  毛致用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
              熊清泉 时任湖南省省长
              甘子玉  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1983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乘专列途经娄底,在车站作短暂停留后,去新邵县坪上。 


 
胡耀邦1983年湘西之行

章发林
 


1983年2月15日清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耀邦同志乘专列来到湘西视察工作,虽然只停留了一天,但每到一处,他都向有关同志殷殷垂询,了解各方面情况,专心听,开口讲,对一些疑难问题,发表自己诚恳的意见。

座谈会与迎春会
这天上午耀邦同志听取了州委州政府负责同志的汇报。
耀邦同志首先问道:“自治州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州委书记宁生同志答:“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土家族九十多万人口,苗族有将近六十万人口。”
耀邦同志说:“今天下午到苗家去看看。”
宁生说:“好,过年到苗家去,对他们是个很大鼓舞,他们会盛情招待客人的。”
耀邦同志摇摇头说:“不要招待。要喝酒的,就自己带酒去。到了那里,不要一扫而光哦。”
他一一询问了与会者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接着,宁生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湘西自治州的基本情况。
汇报结束后,耀邦同志说:“我问你们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自治州的自主权有多大?”
宁生回答:“我们搞了个自治条例,搞了几年,原来要中央批,新宪法规定由省里批。另外,省对州实行财政包干,一九八一年度州里有机动财力一千四百万元。农业税民族减免九十多万元。”
耀邦同志说:“那你们的自治权力就是一千四百万加九十万咯?老根据地有什么补助?这里可能还有点补助吧?”
陪同耀邦同志视察的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回答:“财政部对老根据地计划拿两亿元。”
耀邦同志说:“第二个问题是,苗族和土家族的房屋怎么样?我到过四川的彝族地区,贵州的苗族地区,那里住的条件太差了。苗族、彝族、布依族过去住在高山上,住房太差,起码要风吹雨打不会生病吧。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房子也怪,什么都是木头,地板、窗子全部是木头的。要提倡盖砖房、砖木结构嘛,节省点木材。当然改变这个结构也不是容易的事,光一般号召不行,要进行具体指导。搞点典型示范嘛。少数民族的服装,为什么从明朝、清朝戴那么些首饰,服装上镶有金子、银子呢?那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在历史上,汉族打他,他就跑,全部家产都在身上,一起带走了。自治州少数民族三十多万户,没有房子住的,房子风吹雨打,容易生病的有多少?百分之五还是百分之十?要搞点调查。解放三十多年了,衣食住行总要解决好嘛!”
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说: 自治州干旱后吃水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房子问题要调查一下。
   胡耀邦动容地说道: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一定要解决。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你看怎么办?只有百分之几也好,你要靠他自己是难以解决的。从全国来说,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房子问题已经解决。还有彝族、苗族、布依族、土族,这些民族的房子问题还没有解决。三十年解决不了。四十年!八九年就是建国四十周年了。顶多一千万人。五口之家,二百万户。有二十个亿就解决了。国家一年拿一点钱,地方帮工。要想想这个问题。调查一下,有多大个面,怎么个搞法。在陕北,中央每年给五千万,听说有百分之二十的户住上了砖瓦房,到一定的时候要减少下来,转移到别的地方。解放四十年还解决不了住房,不好说话。实际上不会有二百万户,这个要先调查一下,六五搞不完,七五搞完。前几年有些地方把钱拿来盖招待所,盖参观点,这很不好。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要为少数民族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我想,房子问题比办小学更重要,要有个窝窝。房子不解决,你强迫他儿子去上学?”
 胡耀邦接着说: 第三个问题是, “ 山区经济搞活问题,除放宽政策中央已经解决外,现在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我想,就是发展商业专业户、商业联户、长途贩运专运户。我主张边远山区要发展一批商业专业户。很多山货供销社怕赔本不经营,就是改为集体,也不一定经营。边远山区要发展一批运输户,把山货运出去,把日用杂品运进来。自治州六十万户,你发展一万户,或者挑,或者背,几户联起来买汽车,成为商业联户。你发展几千户,你们六十万户,发展六千户只有百分之一,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嘛。解决流通问题光靠国营商业不够,加上合作商业还不够,还要发展个体商业。发展个体商业主要是在山区。讲效益,有生产效益,运输效益,保管效益,销售效益。现在只讲一个运输效益,其他三个效益都不讲。发展个体运输户,就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商业的运输效益。这不是简单问题,是提到理论上讲呀。你们讲的个体商业户是集镇的饮食服务业个体户,不是运输专业户。运输专业户不搞起来,饮食服务业专业户也发展不起来。我从海南岛一路走,饮食店寥寥无几。过去有十里铺,三十里铺,三十里一个店嘛。你不发展运输专业户,饮食服务业专业户也发展不起来。当然要采取自愿的原则,自负盈亏,给他发个营业执照。我家在浏阳,我父亲就是挑脚的。挑一担谷子到东乡卖掉,挑一担煤回来,来回几天,只得一块光洋,那好辛苦啊!以前,我们把长途贩运叫剥削,其实是很辛苦的。有的用船装,靠自己拉纤,船夫是很辛苦的。赶马帮的,赶毛驴的,推车的,都是很辛苦的,叫做卖苦力。要发展这些东西,使马路上络绎不绝。
 胡耀邦最后鼓励大家:听了宁生同志的汇报,你们的工作搞得好,这几年变化大,前几年还吃不上饭嘛。
在这次座谈会上,胡耀邦总是放心地让别人说话,动员别人说真话。
下午 2 点 30 分,胡耀邦来到州政府招待所,健步登完 109级楼梯,来到房顶平台,观看吉首市各族人民正在举行的迎春盛会。迎春队伍里,有狮子队、舞龙队、扎春,还有民间文艺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当迎春队伍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秩序井然地经过面前时,胡耀邦十分高兴,不时发出愉悦爽朗的笑声。陪同人员几次提醒,早春天气寒冷,不如早点离去。胡耀邦却一再说,还没有看完,还没有看完。就这样,在微微寒风中,年近古稀的胡耀邦兴致勃勃,一直站着看了35 分钟,最后离开时还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春节搞个迎春游行盛会,让大家热闹热闹,这个办法好。

耀邦新春访苗家
 下午 3 点 15分,胡耀邦来到吉首市寨阳公社寨阳大队寨阳生产队,访问苗族社员杨昌南一家。寨阳生产队离吉首城区只有十公里,是个典型的苗族村落。杨昌南的家,是一栋非常古老的木板房,刷了桐油的杉木板年代一久就变成深黑色。走到大门口,胡耀邦看见大门两边门框上贴着一幅“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的对联,高兴地手指口念,并赞许说:这副对联写得好,字也好,意思也好。
进屋后,胡耀邦看见楼板上挂满了一簇簇的干包谷,堂屋里摆着缝纫机、自行车,问杨昌南: “这些都是你家的吗?” 杨昌南回答:都是我屋的。”胡耀邦来到火塘边,看到火炕上挂着 100 多斤腊肉,火塘边的桌子上摆着炒米、糯米糍粑、糖馓和柚子,十分高兴地连声说道:好!很好!” “杨昌南请胡耀邦等一行客人坐到客位上,杨昌南和他的妻子、孩子们陪坐在胡耀邦身边,村里的女社员田忠花、石金连、石绍玉、杨明珍、杨三英、石登妹等人,穿着湘西苗族特有的缀满银饰的花围裙,笑盈盈地围拢来,在胡耀邦周围就座。” 杨昌南请胡耀邦品尝苗家的糖水泡炒米、糯米糍粑、糖馓和柚子。这时杨昌南的二儿子杨春生刚好从吉首市看完迎春会赶回家,一进门就认” 出是胡耀邦在自己家里做客,他十分激动地说: “啊!是总书记胡耀邦同志。” 耀邦亲切地问: 你怎么会认识我?” “杨春生回答:我经常看报看电影, “ 所以认识你。”
胡耀邦要大家一起吃,还风趣地说: 我们把它都吃了,好吗?”杨春生机敏而朴实地脱口回答: 好! “ 党的政策好,越吃越有。”
胡耀邦问: 你们家多少人?” “ 杨昌南回答: 全家七口人,四个劳力。” “今年承包了多少田土?” “包了六亩二分田、二亩五分地、五亩桐林、三亩责任山、还有四亩自留地。” “去年收多少粮食?” “粮食七千五百斤,上交八百斤。” “上交八百斤,其余都是你的。钱呢?” “纯收入三千二百元,现在有存款二千四百元。” “多种经营抓的什么项目?” “搞缝纫、基建,还养猪。” “长途贩运搞不搞?” “没有搞。”胡耀邦笑着对在座的人员说:“他怕。”杨回答:“搞不得。”胡耀邦说:“可以搞。”稍后,胡耀邦关切地问杨昌南及其家人:  “你们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杨昌南、杨春生父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党的政策好,合乎我们的心愿。” 胡耀邦听了,会心地点点头。
按苗家习俗,春节有贵客来访是件大喜事。杨昌南摘下自己小女儿脖子上戴的银项圈,亲手给胡耀邦戴上。
眼看着天色将晚,胡耀邦同志等一行人即将离去。此时,一位在座的苗族妇女咚咚 地敲起苗鼓,用清亮的苗歌唱道: “欢迎爱好歌言做(欢迎客人时我唱一首歌  ), 所爱欢迎稿肚有 (高兴时我把心里话说出来) 。腊卜党朗政策放宽腊吉汝 (我说的是党的政策很好), 群众人民吉年周 (广大人民群众都非常欢喜  )。玛能卜那生产得到大丰收 (现在我们生产得到大丰收), 生活富裕吉年透(生活好了,内心的喜悦无可比拟  )。”
 大庸春夜话桑麻
 下午四点三十分胡耀邦乘专列离开吉首,北上大庸(今张家界  )宁生也跟随前往。,  晚上七点五十分,已是暮色深深,专列停靠在大庸火车南站。在专列上,听了时任大庸县委书记黄有为关于全县经济工作情况的简要汇报后,胡耀邦问他:八五年总产值搞到两亿元行不 “行?八七年可以吗?” 黄有为回答: 完全有可能。” ““完全有可能,怎么搞上去呢?” “靠多种经营搞上去。”“多种经营有哪些项目?” “主要有油桐、油茶、苎麻、水果、茶叶等。”   “水果有哪些品种?”    “有菊花心柚子等。”  “ “什么是菊花心?”  “ 黄有为解释说: 菊花心柚子原产大庸, “ 因其顶部花纹酷似菊花而得名,果肉淡红色,清香味美,甜酸适中,可与广西沙田柚媲美。” “ 毛致用插话: 还可以种棉花、 “ 苎麻。” 胡耀邦问: 苎麻不是销路不好吗?” “ 黄有为回答:大庸的苎麻纤维支数高达2585,是良种,不愁没有销路。” “你们县去年养多少头猪?” “去年是二十五万头。” 胡耀邦说:饲料工业发展以后, “ 农民养猪又赚得肥料,可以肥田。两工加一长,不愁钱和粮。工,就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长,就是长途运输,腿要长一点,要把商品搞活,不要几年就富起来了。
晚上八点二十五分,胡耀邦乘坐专列离开大 庸火车南站,取道石门赴长沙。在专列上耀邦还向宁生仔细询问了湘西自治州的情况。
(作者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局干部)
选自炎黄春秋杂志2012年第二期


1983年2月到益阳:随和亲切会旧属

1983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又一次来到了益阳,这次他是从广西视察后到长沙,再到益阳的。陪同胡耀邦到益阳的有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熊清泉和其他领导同志。
中午12时许,胡耀邦一行到达益阳。刚刚在会议室坐定,地委一位领导就走到胡耀邦面前请示道:“总书记,听听我们汇报吧?”
“不要汇报,不要汇报,随便谈。”胡耀邦笑着说。
一提到随便谈,大家倒显得有些拘束,无话可说了。是啊,眼前坐的是党的总书记,随便谈,谈什么呢?
胡耀邦见大家不出声,笑着问在场的同志:“老崔,你们认得不?崔石麟。”
“认得,他现在是我们行署的办公室副主任。”地委一位领导作了回答。
“请把他找来,我们见见面吧。”
“好,好……”一位同志应着,走出了门。
胡耀邦前两次来益阳,崔石麟都是陪同者,他一直没忘这位老团干。不一会儿,崔石麟到了,他颇为激动地走到胡耀邦面前:“耀邦同志,您好啊!”
“好!你也好吧,老崔!”
胡耀邦站起了身,两双大手紧紧握到了一起,两双眼睛相互打量着,末了,胡耀邦就势把崔石麟拉到身边坐下。
“老崔,你胖多了,没有暗病吧?1961年我们在一起时,你好瘦啊!”
“是的,胖了,年纪也老了,其他的暗病没有,但乙肝一直没好完。”
“我记得你是得过肝炎,年纪嘛,你还说不得老,你比我小多了是不?”
“是的,是的……”
崔石麟憨厚地笑了,胡耀邦也爽朗地笑了。
两位老团干一个劲地谈。他们谈个人也谈国家,谈已故的战友,也谈至今健在的同志,时而发出欢快的笑声,时而又陷入深深地沉默。此时的胡耀邦,绝对不是电视里看到的威严的领导,而是一个极朴实、极普通的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深深打动着崔石麟,也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省、地领导。
不一会儿,有同志打门外进来,催大家去吃饭,他们不得不中止交谈,向门外走去。
这时崔石麟才有机会认真打量在场的人,一看全是省、地的主要领导,不禁放慢了脚步。
快到餐厅门口时,崔石麟终于对总书记说出这样一句话:“耀邦同志,我肚子不舒服,吃不下东西,我就不去了。”
胡耀邦一见他的神情,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一把拖住崔石麟说:“老崔,去吧,又不收你的粮票!”
崔石麟拗不过他,只好和总书记一行共进午餐。
午餐结束后,胡耀邦与大家一起在招待所院子里散步,崔石麟仍在旁边作陪。走了一会儿,他问胡耀邦:“耀邦同志,今天不走要得不?”
“不行啊,马上就要动身了!”胡耀邦回答说。
“多呆半天,到我家去吃晚饭吧。”崔石麟盛情相邀。
“隔得远不?”胡耀邦停下脚步,认真地问道。
“不远,我住科委的院里,近得很。”崔石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胡耀邦想了想,还是谢绝了挽留:“老崔啊,工作太多,不走不行了!”
谈话间,有一位领导同志走过来,说大家希望和总书记合个影。胡耀邦听了,非常乐意地说:“合个影,那好嘛!”爽快地走到了同志们中间……
合影后,有关的工作人员开始安排启程的事。趁这个机会,胡耀邦继续与崔石麟谈了起来:“老崔,1961年来过益阳之后,你给我写过一封信吧?”胡耀邦问。
“写过,写过,您那两次来益阳,对我区的共青团工作作过许多指示。您走后,我们照着您的意思开展了一些工作,那封信就是谈我们的工作情况的。”崔石麟回答说。
胡耀邦接着说:“我记得你那封信用的信笺是红色竖格子纸,字是用毛笔写的。”
“是的,是的。”崔石麟连连点头。20多年了,政坛风云变幻,胡耀邦几易其位,但对这样一件小事,他还记得如此清楚,崔石麟不禁由惊讶变成了惊叹。然而不待他惊叹完,胡耀邦又一个劲地说开了:
“你那封信写得好,我还给团中央的干部读过哩!他们也说不错。”
“那是您过奖。”崔石麟不好意思地说。
“喔,我当时因为忙,没有给你写信,恰好你们团省委有个干部去北京,我就托他捎了个口信给你。对不起,我捎的是口信,也不知道你收到没有。”总书记解释说。
崔石麟听了,连连点头,激动不已。
上车前,胡耀邦忙笑眯眯地与地区党政军领导及崔石麟握手话别。在一片“再见”声里,胡耀邦上了车,车开出去好远,他还在向送他的同志们挥手……
(《湘潮》2006年第2期)

胡耀邦四赴湖南调研
时间 1984年1月8—9日
地点    湖南怀化市,麻阳,溆浦
陪同人   倪志福  时任全国总工会主席
                杨德中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池必卿时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
                 毛致用  时任湖南省委书记
 
  1984年1月8日,从贵州铜仁经凤凰抵怀化市,路经麻阳,听取怀化地委书记吴彦凡、麻阳县委书记蔡世强等负责人的情况汇报。9日上午到溆浦县视察工作,参观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和溆浦县党史陈列馆。在溆浦还接见省委书记熊清泉、焦林义、刘夫生、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赴湘联络员组组长张海峰等党政负责人,并听取关于湖南情况的汇报。

胡耀邦在溆浦

 


作者:张昌竹      时间:2007-10-15   来源:《湘潮》
  
  1984年1月9日,胡耀邦结束了在贵州的视察,在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怀化地委书记吴彦凡的陪同下,乘专列风尘仆仆地来到溆浦视察。时间虽短,但胡耀邦给山城人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指导整党 维护团结

时年68岁的胡耀邦不顾旅途劳累,下车后便健步走进溆浦县政府招待所二栋二楼会议室,召集毛致用、熊清泉、焦林义、刘夫生等省委主要负责人以及陪同他视察的中央领导同志倪志福、张海峰等开会。胡耀邦在认真听取了省委负责同志关于湖南整党工作情况的汇报后,针对湖南的实际情况,就湖南整党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湖南要不要提肃清华国锋同志的影响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表示,不要搞,不应该搞,不能搞。否则,势必引起混乱。他说:“如果提肃清华国锋同志的影响,无非是两种办法:一是宣布华国锋的错误,层层讨论;第二是要说清谁跟华国锋犯过错误。这样做下来,后果难以预料。层层讨论,则势必搞成层层揭批,凡是和华国锋有过接触的,都得讨论一番,自我解剖一番。那就可能搞成上挂下联,以人划线,显然会引起混乱。”接着他强调指出:“党内斗争决不能搞以人划线。如果在整党中去划分谁是跟华国锋的,谁是反华国锋的,人为地划分这个派那个派,这实际上是以人划线。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人划线的事,再也不能干了。”他从党的全局利益出发,进一步精辟透彻地分析了搞肃清华国锋的影响的严重危害性。他说:“整党规定的‘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这四项任务,是党中央全面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队伍现状提出来的,是从党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提出来的。所以整党中不能另提什么口号,另加什么任务。如果湖南加一个肃清华国锋的影响,别的地方再加一个肃清什么人的影响,从全国来看,就很可能乱套,势必干扰整党工作,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党中的统一思想,就是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十二大的方针路线上来,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重点要放在现在的问题上,放在当前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端正不端正的问题上,不要纠缠历史旧账。至于过去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主要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应当作为重点。”
在谈到清理“三种人”的问题时,胡耀邦指出:“第一要坚决。第二要慎重,防止扩大化。要保持我们党对人的问题慎重态度的好传统。”
关于提拔干部问题,胡耀邦强调:要按干部队伍“四化”要求。同时指出:“有些好同志长期没有恰当安排,现在年纪大了,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可以恰当提一下。但干部的配备不能同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相脱离,要让比较年轻的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来担任实质性的第一线工作。”
胡耀邦的这个讲话,是对湖南如何贯彻执行整党的基本方针、基本任务、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的纲领性的意见,对于湖南结合本省实际,坚决地执行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对于维护湖南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平易近人关心干部

胡耀邦十分关心干部队伍。上午11时,他亲切地接见了怀化地区、溆浦县主要负责同志。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他拿着预先准备好的名单,一一询问每个干部的籍贯、年龄、职务、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
当听说怀化行署顾问曾禄是河北满城人时,胡耀邦说:“那个地方,我在那里打过仗,在那里消灭了敌人3个营。那时,你在搞什么?”曾禄回答说:“那时我在搞民兵工作,当武委会主任。”
当了解到怀化行署副专员戚和平年龄只有36岁时,胡耀邦屈指一数,微笑着说:“你有最大的优势,当我们党成立百周年的时候你才73岁,那时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可以为四化建设和翻两番做出很多贡献。”
当听到谢步江现在是顾问,胡耀邦意味深长地问:“当顾问高兴不高兴?”谢连连说:“高兴!高兴!”胡耀邦幽默地说:“不高兴也没有办法呀!年龄不饶人,这是自然规律呀!”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听说溆浦县政协主席陈致平是沅陵人时,胡耀邦若有所思,连忙问:“沅陵有个什么山?据说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在那里,还写过一首诗,是不是?”陈致平答道:“叫凤凰山。”怀化地委秘书长周亮一接着补充:“张学良是在那里写过一首诗。诗曰:‘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胡耀邦说:“好!好!把它抄下来,寄给我,好吗?”周亮一兴奋地答道:“好!”
整个会见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胡耀邦谈笑风生,全场干部无拘无束,仿佛像跟自己的亲人一样随便畅谈。会见即将结束时,胡耀邦关切地问:“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吴彦凡说:“溆浦县委的同志想请总书记题词。”胡耀邦笑着说:“字写得不好!”有一个同志说:“你在日本访问时题词写得很好!”胡耀邦风趣地说:“你们这么多人在这里,我写不好。这样吧,你们要我题写什么写个条子交给秘书。我回去写好再寄给你们。”胡耀邦回到北京后,在百忙中抽空亲笔题写了“中共溆浦县党史陈列室”、“向警予故居纪念馆”和“警予学校”,着专人送给溆浦县委。
吴彦凡说:“大家想同总书记合影留念!”胡耀邦慨然应允,胡耀邦同大家来到楼下的柿子树下,先与省、地负责同志合影后,胡耀邦主动提出要与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工作人员激动地围聚在胡耀邦的周围。为了避免遮挡,有人建议蹲在前排的同志坐在地上,胡耀邦制止说:“不要把衣服弄脏了,要讲卫生。”这时,摄影师按下快门,摄下了这激动人心的场
面。

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中午12时,胡耀邦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之情,来到向警予同志故居参观。他先后参观了向警予同志故居和向警予同志生平陈列室。当讲解员介绍向警予在家排行第九,乳名为“九九”时,胡耀邦幽默地说:“我也是老九,是‘臭老九’。”看到向警予为自己创办的溆浦女校谱写的《溆浦女校校歌》和《运动歌》时,胡耀邦提出要讲解员唱,他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随后他问这两首歌曲发表过没有?当听说只是在《体育报》上发表过时,胡耀邦说:“影响不大,可以在我们党的刊物上发表。”不久,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今《求是》)登载了《溆浦女校校歌》,并附上了向警予简介。
接着,胡耀邦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溆浦县党史陈列室,仔细地观看了陈列的各种实物、照片和文字说明。当胡耀邦在陈列室10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图章前若有所思时,溆浦县党史办的同志解释道:“这些是大革命时期县、区、乡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和国民党溆浦县党部的部分印章,当时县党部的负责人都是共产党员。”胡耀邦频频点头。当他的目光落在一张青瓦、飞檐翘角房屋的照片时,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党史办的同志解释:“这是县城天主堂,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溆浦时,贺龙同志曾住在这里。这栋房子,就是现在的县人民政府招待所二栋。也是你今天上午开会座谈的地方。” 胡耀邦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他对贺龙、任弼时、王震、萧克、关向应等红二、六军团领导同志在长征途中的两张合影照片很感兴趣,注视良久。来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邓乾元的照片前,他凝视许久,连连说:“这个人我知道,这个人我知道。”随即话锋一转:“他是溆浦人?”党史办的同志答道:“是的,他是溆浦县新坪乡车头村人。”他详细地看了邓乾元烈士的生平简介,接着又看了其余几位烈士的生平事迹,才离开陈列室。
胡耀邦参观溆浦县党史陈列室,关心党史工作,使党史工作者备受鼓舞。消息传出,全国各地不少单位来人参观溆浦县党史陈列室,来函索取举办地方党史陈列的经验,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利用党史资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高潮。

百姓的事都是大事

胡耀邦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外出视察时,在各地就餐,都要照价付款。到溆浦后,他听说麻阳县委的同志出于对自己的尊敬之情,特意送了一些当地土特产冰糖柑,于是拿出现金,交给溆浦的同志,并一再叮嘱,一定要转交给麻阳县委。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胡耀邦对人民群众的事时时挂在心上。溆浦视察时,警卫车压死了一只鸡。胡耀邦知道这一情况,再三嘱咐溆浦县委的同志一定要照价赔偿。经查实,被压死的鸡是麻阳水乡哑塘村村民舒清福家的。当老舒接到县里送去的3元钱时,十分惊奇地说:“今年,我家11只鸡先后被过路的汽车压死了,得到赔偿,这还是第一次。”当他听说是胡耀邦委托来赔付时,激动不已。
胡耀邦心系人民,有口皆碑。他责成有关部门为溆浦副食品公司职工金佑生找回丢失3年之久的孩子,在溆浦传为佳话。1981年12月,金佑生的孩子小华武在外边玩耍时,被人贩子强行抱走。为寻找孩子,全家花了两年多时间,跑遍了山东、河南、湖北、福建等9个省的200多个县市,却毫无结果。正当金佑生万念俱灰之际,他听到了中央首长到溆浦视察的消息,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冒昧将事先写好的信递交给胡耀邦身边的工作人员。胡耀邦看完信后,立即批转给有关部门,强调指出:“要把此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按照胡耀邦的指示,公安部迅速组织湖南、福建等省的公安部门进行侦察。经过公安人员历时半年的明查暗访,终于在福建长汀县涂坊乡找到了小华武。当公安干警将被拐卖3年之久的小华武送回金佑生家时,金佑生夫妇激动得热泪盈眶。

(来源:《湘潮》2005年第4期)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