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富华磐石情思•悼胡耀邦

发布时间:2014-06-18 22:18 作者:彭年祥 浏览:82次

富华磐石情思

                

位于共青城东南隅的富华山,前瞰鄱湖后枕原隰,锺灵毓秀因势赋形,颇占一方之胜。名闻遐迩的耀邦陵园就建造在这里,虔诚的谒陵者也因此接踵而至。他们在瞻仰过山顶的墓地之后,往往三五成群,或盘桓于墓后的苍忪翠柏间,或徜徉于墓前的条石磴道上,或流连于山下的水池喷泉旁,缅怀先达寄托幽思,辗转徘徊不忍猝去。但不知这众多的游人当中,有谁曾留意过墓碑周围那十多块熊蹲虎踞的千斤磬石么?

这些磐石外观大致呈椭圆形,随意散布在三角形花岗岩墓碑和长方形大理石碑铭侧后,无棱无角天然浑成,落地生根既坚且厚。它们与墓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方圆互衬相得益彰;其布局看似漫不经心,其安排实乃匠心独运。它们从千里之外的长江三峡来到富华山巅,安家落户陪伴英灵,默默无闻忠于职守,名之为“富华磐石”恰如其分。

面对这富华磐石,我不禁浮想联翩。你们要会说话,当告诉我各自的来历吧。不过纵使不肯开口,我也知道你们当初全是棱角分明的面孔,个头也要比现在大很多。你们中间年辈最长的,也许是冰河时期崩陷的“磨石”,原本在“磨穴”中不停转动,却何时跳出窠臼来到人寰?你们中间神色最旺的,也许是八阵图中树纛的石础,原本随武侯羽扇出没变幻,却何时偃旗息鼓离群索居?你们中间面孔最圆的,也许是那濯锦江边浣纱的砧石,原曾与杜甫草堂为邻作伴,却何时顺流而下栖身三峡?你们中间身材最高的,也许是神女峰头隆起的石乳,原曾作朝云暮雨阳台之下,却何时告别巫山欲朝东海?你们这些历经尘世沧桑阅尽人间春色的磐石啊,随遇而安无声无息,却背负着千年万年的历史;要不是有人卓古证今地说出来,谁会相信?但不管别人信与不信,你们都不屑置辩与世无争,相比之下你们又显得多么胸怀坦荡!

遐想至此,我眼前仿佛舒展开一幅鸟瞰全景彩照:十多块熊蹲虎踞的富华磐石,散布在墓碑周围的绿茵圈里,既像犁头翻起了泥浪,又如草地放牧着牛羊。我耳边又响起了耀邦夫人李昭在骨灰安葬仪式上讲话的声音:“耀邦,你这个农民的儿子……”磐石应和山水共鸣,将这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悼胡耀邦

走过雪山走过草地走过长城走过故宫,从浏阳河畔来到富华山巅,你终于走完了七十四个春秋的人生之旅。今天,当我默数着七十四级台阶,又一次缓步登上这虽不高峻却很辉煌的山顶时,我不禁想问问你:耀邦与富华一个是你的英名一个是你的归宿地,难道仅仅是巧合才带有相同的使动意义?

有人说,山下那一泓汩汩清泉是你的眼睛,山顶那一带苍松翠柏是你的头发;那满坡蓊郁的青茶绿草可是你高扬的两峰剑眉?那黑色大理石的长方形碑铭与灰色花岗岩墓碣更像一张犁,周围散布的磐石如翻起的泥浪又似牛羊放牧在绿野里。

面对这些富华磐石我心中充满激情笔下奔涌思绪:它们也许来自遥远冰河时期的“磨穴”,要不就是补天的女娲大功告成之后无意中将它们遗弃。它们也许曾卜居于浣花溪畔草堂附近的濯锦江头,或许效力于白帝山下诸葛武侯的八阵图里。它们也许见过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巫山神女,或者听过瞿塘峡口滟滪堆前黄牛赤虎宝剑兵书的嘶鸣撞击。如今天降大任叫它们落户鄱滨扎根共青城与你长相厮守在一起,它们又同样虎踞熊蹲信心百倍随遇而安无声又无息!

耀邦呵,以前你是堂堂共产党的总书记,而我只是默默无闻一布衣;如今你这个农民的儿子已经是共青城的一员,我也踏上了这块红土地。谁会想到作为同乡和先达的你,竟会这样与我殊途同归;你那当农民的大哥耀福系围巾戴雷锋帽,就更加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你周年的忌辰也是共青城飞牛文学社成立的日期,我当时献给你的两副挽联早已刻印在《心香集》里:

青山埋忠骨邦耀当酬擘画人,赤地起宏图牛飞难忘如椽笔。

长征两万里任重道远我来哉,革命六十年风高节亮公去矣。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