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飘来爽爽风
——浅析京华忘年老友高勇前辈《七绝•赴邯郸任职向胡耀邦辞行》
一语叮咛当谨记,钻研经济刹歪风。
——选自高勇著作《孜孜斋诗选》(胡耀邦同志题词)31页。
近日反复吟哦京华忘年老友高勇前辈《七绝•赴邯郸任职向胡耀邦辞行》,如面清风,令人心旷神怡,也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些党员对革命信仰出现危机及个别地区干群关系紧张之时,更是对胡耀邦同志与作者无私无畏、肝胆相照的谋国情怀,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首先说明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原为胡耀邦同志机要秘书的高勇,于1983年3月,奉调邯郸市委任职,30日晚前往中南海勤政殿向胡耀邦同志辞行,并请他嘱咐。胡耀邦同志殷切地告诉高勇:“要钻一点经济,刹一刹歪风。”高勇铭记老首长叮咛之语,逐成此七绝一首。
开句“邯郸走马问胡公”,直接切入诗题。在大朴若拙的诗句中,却透露出很多信息含量。走马,本意指骑着马跑。用在此处,显然是指作者在去邯郸任职前夜,带着兴奋、愉悦、轻快的心情,到中南海勤政殿向老首长胡耀邦同志辞行,同时也说明其与胡耀邦同志在多年首长与部下关系中,所建立起来的革命情谊与个人情谊之深,自然惜别之意之重。革命生涯常分手,在此依依惜别中,作者与胡耀邦同志自然少不了知音之语,诗句为为承句打下伏笔。
承句“建业如何不放空”,是作者向胡耀邦同志询问到邯郸如何脚踏实地有一番大作为,未言个人私事。仅仅七个字,可以说是作者个人万里鸿鹄志向与谋国情怀相紧密地结合一起。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形象尽于眼底,让人肃然起敬。若得为官皆如此,哪见黎民有怨声!
转句“一语叮咛当谨记”,在惜别的交谈中,对于部下的询问,胡耀邦同志对他做了特别叮咛,做为人民领袖对部下特别的叮咛,作者自是心中铭记,叮咛什么,读者更想知晓,使读者不由得要看下去。可以说,转句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合句“钻研经济刹歪风”,作者告诉了读者胡耀邦同志叮咛之语。在这七个字中,胡耀邦同志告诉部下两个方面。一是董经济,二是刹歪风。胡耀邦所言这两个方面,中兴大业,缺一不可。其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全局意义,即使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今天,也具有着极其的现实意义。可见,胡耀邦同志不愧人民领袖,高瞻远瞩,擘划中枢,也使我们倍加怀念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倍加怀念敬爱的胡耀邦同志。
在以后的峥嵘岁月中,作者谨记老首长的殷切叮咛,一身正气,拥才报国,为古人所言“诗言志”,做了最好的注释。他所写的这首七绝,诗虽短小,但却展现了高老个人襟抱、革命信仰、对党忠诚及与人民领袖深厚的革命情谊,更是以点带面向世人展现了胡耀邦同志的伟大光辉的治国思想。诗贵真实,通俗易懂,用平凡语言写出非凡,让人为之心动。高老这首七绝,可谓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深入浅出,诗格奇伟,神韵及新鲜感倶见,因此可称上乘之作。又因具有史料价值,所以还堪称史诗。人间要好诗!谈到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诗,臧克家先生言:”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高老这首七绝,可以说是完全达到臧克家先生的这”三顺“要求。
与梅为伍,多增风骨;与兰做邻,也沾其馥。人生有幸与高老为友,更有幸拜读高老豪情慷慨诗章。有一种精神,激励人们拥才报国;有一番境界,需要吾民仰视才见。有一面诗帜,风儿紧紧地簇拥;有一首歌声,永远激荡人们的心灵。行文至此,子荣仰慕英贤之情,可谓至至,谨步高老《七绝•赴邯郸任职向胡耀邦辞行》原玉,此诗为证:
谋国情怀秉大公,抬眸仰视雁行空。
华章读罢君如问,迎面飘来爽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