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周荣惠:致敬·缅怀——深情思念李昭同志

发布时间:2024-03-14 16:31 作者:周荣惠 浏览:273次

又是一年暖暖春日,菊香袅袅里缅怀先辈的情感越发浓烈,今天我们深情思念李昭同志,致敬缅怀这位朴素正直、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李昭(1921年12月20日-2017年3月11日),原名叫李淑秀,乳名阿凤,湖南宁乡人。李昭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她革命的一生,从抗日战争开始。她毅然放弃高中学业,离开相依为命的母亲,女扮男装不畏艰险,在战地服务团宣传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组织爱国救亡活动。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她长途跋涉奔赴延安随即被安排进入女大深造。1940年3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同乡会的活动中她认识了胡耀邦同志,1941年与其结婚,之后相伴一生。

很多人知道李昭同志都是她作为胡耀邦总书记的夫人,殊不知她也是一位不畏困难、直面挑战、敢为人先的实干家。李昭同志1954年进入北京第一棉纺织厂工作,便开始了她为我国纺织事业勤恳务实、兢业奉献的一生。

李昭同志在纺织服装界辛勤耕耘45年,对纺织业一往情深。她的开拓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对大纺织的布局和发展影响极深,至今引领着北京纺织服装业的发展。

李昭同志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她深知纺织业人才对行业支持的重要性,当她发现国棉一厂的干部和职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时,就积极想办法办夜校。她从北京“红旗业大”挑选有办学经验的人来厂办学,成立了教务室;她亲自从厂里挑选出有文化、有专业知识的干部当老师,解决没有师资的问题;找到临时工棚当教室,在职工饭堂上大课,解决没有校舍的困难。夜校学员由开始的几百名发展到1957年全厂职工的70%以上,出勤率高达90%。国棉一厂为全市各类企业创办职工教育开了好头,提供了经验。

解决了纺织业人才问题后,她又着力于改变当时服装业产品质量落后的状况,她亲自组织带队到上海纺织系统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反复对比找出差距,使400多项上海纺织先进成果在北京开花结果。她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下厂蹲点,到生产一线和最脏最累的岗位参加劳动,帮助和引导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改善生产管理能力。

1965年北京纺织品出口额占到北京工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纺织品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美化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在国际市场上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几十年的实践和成就证明了她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谱写了一位女共产党人不平凡的纺织服装人生画卷。

李昭同志平易近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人而且出手大方,对自己和子女却克勤克俭。她公私分明,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对子女和身边人员要求很严。1973年1月李昭同志母亲去世,当时她没有钱办理后事,无奈只能到单位去借。财务处长提醒她可以申请生活困难补助,李昭同志婉言谢绝,年底还清了单位互助金700元。在耀邦同志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六年中,李昭同志照常步行上下班,照常在职工食堂吃饭,照常加班加点。

60年的革命生涯,李昭同志始终以党性为原则,她始终坚定追求着不曾动摇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充满着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她95年的人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奋力拼搏的一生,谦逊质朴的一生,忘我奉献的一生。我们永远致敬缅怀朴素正直、平凡而伟大的李昭同志。

来源:共青城富华山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