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平:1957年到底划了多少右派?——胡耀邦平反改正右派始末(之一)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扩大化,是共和国历史上一块沉痛的伤疤。20年后,胡耀邦就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在积案如山、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开始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艰辛路程。从1978年9月份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平反改正右派分子553434人,“中右分子”216000人、“反社会主义分子”19万人,各地名目繁多如“地方主义分子”、“民族主义分子”、“孬分子”、“下降分子”、“其他分子”……。总数不下30万,共约126万;约600万亲人家属得到解放。右派分子平反改正,掀起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大潮,推动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推动了给四类分子摘帽、给其子女改变成分的工作。平反改正右派分子是三中全会路线放飞的第一只春燕,迎来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春天,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确立的第一项标志性政策,奠定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而这项留名青史的工作,在数以千计、汗牛充栋的著作中,尚无一次全过程的清晰描述。这是本文写作的一项使命。当年右派分子的平反叫改正,为便于读者理解,故本文标题为《胡耀邦平反改正右派始末》。
前 言
在胡耀邦逝世35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其中既有艰辛起步,又有开拓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大地开始的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是这数十年历程中一段从艰辛到卓绝的岁月。胡耀邦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创建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业。平反改正右派就是其中一项艰苦卓绝、功德无量的壮举。本文梳理胡耀邦对右派平反改正的贡献,以此缅怀不朽的胡耀邦。
1977年12月10日,胡耀邦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央组织部部长。上任伊始,胡耀邦就遵照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率领中组部全体同志,经过大量缜密的调查研究,打开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的新局面。右派改正是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的重点,也是胡耀邦着手进行的第一项重大的平反改正工作。没有胡耀邦,便没有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深入进行和圆满的完成。
右派平反改正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于:
第一,这是平反冤假错案的第一个重大行动,推动了涉及数千万人的大平反工作;第二,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第三,右派平反改正工作大大促进了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第四,从右派摘帽、平反改正到四类分子摘帽,推动了社会政策的调整,进一步缓和了社会矛盾;第五,开启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政治基础。
一、1957年到底划了多少右派?
平反改正错划的右派,是胡耀邦1978年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的第一大案。该案波及全国大小干部、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及其他社会阶层人员总共高达126万余人之多。
“反右运动”是中共于1957年发起的一场反对右派分子的政治运动。
1957年7、8、9三个月是反右斗争高潮阶段,在高潮时,全国各地没有划分右派的统一标准,也没有如何处理右派分子的统一规定。1957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批发中央统战部《关于划分左、中、右的标准的建议》,中央批示说:中央同意中央统战部提出的关于划分左、中、右的标准的建议,发给你们参照,如果你们发现有不妥不足的地方,请随时提出修改建议报告中央……。统战部的建议提出重新划分左中右的急切需要,但并没有详细开列划分右派的明确标准。8月3日,江西省委整风领导小组提出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七项标准。据新华社《内部参考》7日南昌报道:江西省反右派斗争,目前已经进入深入斗争的阶段。有些地区和单位出现扩大斗争面紊乱斗争目标的偏向。省直属机关各战线上报省委的97名右派分子材料中,经研究只有41名合乎右派分子标准,党群战线各单位上报审批的16名右派分子对象中,也只有4名合乎右派分子标准。但是,也有些单位把真正的右派分子漏掉了。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对右派分子的标准,认识上尚不一致。8月17日,中共吴忠州委整风办公室制定出《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该文件说: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州委大体划下了个框框。特印发给你们,供各单位参考。在具体执行中,不宜太宽太严,但应对具体人、具体事,进行具体分析,决不能机械的套用。这个标准大致可分为7条。新华社《内部参考》9月18日报道,中共广东省委整风领导小组9月12日拟订了一份划分右派分子的8项具体标准(草案)。该草案说,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应该正确掌握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报告中的6条政治标准和中央批转的中央统战部的建议意见中的原则标准。9月12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制定了《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规定》。该文件说:现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主席报告中的6条标准,参照南京军区与某些省市委的规定,拟定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7条,请依照执行。进行过排队工作的单位,可依据本规定,重新核对一次。应升者升,应降者降。务求做到实事求是,既不漏掉,也不错划。
各地方、各单位党委各自制定的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并不统一,执行起来自然误差严重。到195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划分右派的标准》的通知,提出了“六划六不划”的规定。通知下发时划分右派的高潮已过,几十万人已被划为右派。该通知说:自反右派斗争开始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分别拟定了一些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并要求中央予以审查批准。考虑到斗争中的实际需要,中央认为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免各单位在划分右派分子的时候有畸轻畸重的地方。文件强调,在运动进到深入阶段,在切实纠正了温情主义右倾情绪以后,一些单位把划分右派的标准放得宽了一些,以至多划了一部分右派的情况,比较更需要引起注意。无论划多了或者划少了,都应该按照正确的标准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予以改正。但是在右派划得多了,需要改正的单位,必须注意保护群众和积极分子的热情和正义感,不要使人产生“反右派斗争过火了”的错误印象。有些中右分子有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言行,但是不够右派,如果当作右派斗争了,现在不要当众宣布对他的批判是错了,因为既有错误言行就应该批判。对划错了的右派不要急于平反。
据1978年5月3日即代表公安部参加全国右派摘帽办公室工作的胡治安在其所著《统战秘辛》一书中披露:55万右派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占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总数的10%。有的文教单位打击面占干部职工总数的20%。例如,河南、安徽的一些县将近1/2的中小学教师被划为右派或因右派问题受到处理。河南永城县1/3的公职人员被划为“右派”;河南鹿邑县反右斗争时,全县干部职工4123人中划为右派和五类分子的1421人,占总数的34.4%,全县1550名教职员,被划为右派和五类分子的1094人,占总数的70.5%。
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吹响了开始“反击右派”的号角。当初估计“整个过程做得好,有一个月左右就够了”,但后来又开始“深入挖掘”、“反右补课”等,直到1958年春夏之交反右派斗争才结束。“右派”分子及其他各类分子的数量随着反右运动的发展不断扩大。那么反右派斗争全国到底划了多少右派?1957年6月9日估计右派和极右派在北京有400人,全国大约有4000人。不到十天,中央指示“反右斗争正在深入,准确的右派骨干扩大了一倍,全国不是4000人,而是8000人”。到八届三中全会9月份召开时,已划右派分子6.2万人。会议估计到运动结束时全国可划15万人。1958年4月汉口会议上说全国右派有30万人。1958年12月统计为430305人。1959年9月统计时全国右派已达45万人。到1978年4月,中共中央11号文件下达时仍是45万。1980年统计,全国划右派分子552877人。(以上参见胡治安《统战秘辛》及严如平《胡耀邦为“右派”平反》)
据胡治安在《统战秘辛》书中回忆:1981年6月在报送中共中央的《关于处理反右派斗争遗留问题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右派)人数是553434人,占当时全国干部总数的5.7%。这个数字比较准确,是我根据各地各部门上报数经核实后综合统计的。现在流传说是55万,这是概数。
胡治安披露:80年代初,胡乔木为写一篇文章,打电话问他到底划了多少右派?胡治安如实报告,右派分子553434人,“中右分子”216000人、“反社会主义分子”19万人。此外各地名目繁多的分子,如“地方主义分子”、“民族主义分子”,河南还有什么“孬分子”、“下降分子”、“其他分子”……。这些没有统计,总数不下30万。胡乔木打断胡治安说:我问的是右派,不要拖泥带水。胡治安说,那就是55万。胡乔木说,以后对外一律说55万,统一口径。此后,55万右派就成为定论。
胡治安讲,受到株连受到打击的右派分子亲友有数百万人。另一说法则是据应跃鱼《陈文炜在右派平反前后》一文(见《南方周末》1999年8月13日),说是600万人。
2013 年,胡治安在《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第9期《“摘帽办”:为55万右派甄别平反》一文中又详细重复了上述说法,他讲到:到1980年底,全国改正了54万余人的右派问题,占原划右派总数的98%,尚有1万余人在复查中。随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得到了改正。
胡治安在该文中强调说,现在都说右派分子是55万,其实这是概数。1981年6月报送中共中央的《关于处理反右派斗争遗留问题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记载,全国右派人数为553434人,占当时全国干部总数的5.7%。胡治安说,这个数字是比较可靠的。因为给右派分子落实政策、安排工作,需要申领“劳动指标”(户口、粮油等关系)。各地各部门向“摘帽办”报送数字,是由胡治安所在的全国摘帽办核实汇总后向国家计委报送的。
1961年7月,中央统战部、组织部、宣传部在向中共中央报送的《关于召开改造右派分子工作会议的请示》中说: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右派分子不能再继续长期劳动下去,急需改变改造方式。在现有30多万右派分子中,大部分集中或分散在农场,劳动教养所,机关生产基地,县办工矿企业和农村公社参加体力劳动。目前不少人由于劳动时间过长、过重,体力不支,病号日增,衣不蔽体,专业荒废,又与家人长期分离,处境十分困难。这就使他们感到劳动无期,前途渺茫,右派不如劳改犯”,“有些基层工作简单粗暴,违法乱纪现象相当严重,对右派视同劳改犯……”。
直到1977年12月,在中央党校主持校务的副校长胡耀邦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错划右派的摘帽改正工作才提上日程。胡耀邦遵照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率领中组部全体同志,开始着手调查研究,打开了为错划“右派”平反改正的新局面。
来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