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沈宝祥:缅怀耀邦忆往事

发布时间:2025-08-25 16:02 作者:沈宝祥 浏览:57次

胡耀邦同志于1989415日逝世,到今年415日,已经整整36了。

耀邦同志领导我们办《理论动态》的四年,使我受到多方面的教育,等于又一次读研究生。耀邦同志是我的良师,我深切缅怀耀邦同志!

36年过去了,但当年的一些情况,本人经历的一些事,仍然历历在目。

1989415日上午,我乘坐火车去江苏省无锡县东亭镇,参加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在那里召开的学术会议。

东亭镇,是无锡市东很近的一个镇,是无锡县委和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县委党校所在地(后来改为无锡市锡山区)。东亭镇,也是我1951年参加工作的地方。那时是无锡县东亭区,区委和区公所在东亭镇上。我在东亭工作、生活了好几年。

到东亭参加会议,对我来说,是重访故地,很向往。

火车飞驰。不久,突然听到哀乐,播出了胡耀邦同志逝世的讣告。我听了很感意外,十分悲痛。

我决定,到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北京。

那时,火车票还是很难买。我当年的一个老同事顾剑明(时为无锡县委宣传部干部),带我到无锡火车站,找到他的一个熟人,说明情况。那位同志很热情,带我进了站台。火车到站后,她把我交给了列车长。车上没有空位,列车长陪同我坐在餐车。我请他去工作,独自坐在那里。车到徐州以后,已是深夜,列车长来找我,说有一个卧铺空位,让我去就位。

那位列车长对我的精心照顾,也是出于对胡耀邦同志的崇敬。

回到北京以后,我立即参与中央党校的悼念活动。

这时,耀邦同志生前对我们讲的一句深情的话,在我脑中浮起。

1977年秋,一天,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53号楼办公处同我们交谈,大家对《理论动态》的影响越大感到很高兴。耀邦同志突然深情地说:“我死后,要写上一笔,生前办过《理论动态》。”万万没有想到,竟这样快就遇上这个问题。

418日,我给中央领导乔石同志写信,向他报告了耀邦同志的这一愿望。

正当大家沉痛悼念时,听到一个说法,不让说胡耀邦同志是“马克思主义者”。我觉得,这个说法太情绪化了。

我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

胡耀邦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在党内生活了近六十年。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历史新时期,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直至党中央主席、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指导我们办《理论动态》,有四年多时间,从近距离接触中,我更感到,他是一个水平很高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样的人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怎么理解呢?

胡耀邦同志逝世后的那几天,我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我坦诚地也是有分寸地向他们讲了自己对胡耀邦同志的评价。

那时,我们办了全国党校系统编辑培训班。

421日,我们编辑培训班和理论动态编辑部全体同志开了追悼会。

本人在悼词中强调:“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胡耀邦同志也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悼词全文见本人著《亲历拨乱反正》第31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

 

理论动态编辑部和编辑培训班全体同志开了胡耀邦同志追悼会

 

42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胡耀邦同志追悼大会。

我们编辑部从自己的途径取得三张入场券。我入场站好队后,前面一位同志小声对我说:老沈,你看后面!我回头一看,在我身后隔一人,站着邓力群。我脑中立即跳出五个字:鳄鱼的眼泪!

4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记者写的《斯人已逝  光彩犹存》长篇报道。这篇报道记录了本人的一段话。最后一句加了引号:“耀邦同志思想深刻,他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记者和编辑这样处理,显然是用了心的。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对胡耀邦同志的评价。

 

 

1989423日《人民日报》

 

5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我的文章,《胡耀邦与〈理论动态〉》。这是记述耀邦同志创办《理论动态》的第一篇文章,也算是“写上一笔”。

以后,我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末》等著作和一些文章,都翔实地记载了耀邦同志创办《理论动态》的历史功绩,告慰耀邦同志。我看到,许多文献和著作,都记载了耀邦同志办《理论动态》的史实。耀邦同志“办过《理论动态》”,已经载入史册,广为人知

 

1989511日《人民日报》。

此文开头讲历史背景有误,以本文的阐释为准

 

本人曾写过一篇短文:《历史就是历史》(载《学习时报》第6期,19991025日)。文章说:历史就是历史。它是无情的,不会向什么人献媚,最公正的是人民。录此作为本文结语

202536日初稿,2025年4月8日定稿

来源:农村改革史话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