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黄玉钧:和胡耀邦总书记在一起的六个小时

发布时间:2025-08-25 15:56 作者:黄玉钧 浏览:48次

19851019日下午,河南省委办公厅一个长途电话打到内乡县委办公室,电话只允许我一人接听,其他人员都退到室外。电话中说,近日有中央重要领导同志在省委书记杨析综、省长何竹康的陪同下到内乡视察工作,要求我这两天不要离开县委机关,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电话还强调对这次通话内容保密,不能对外泄露。

放下电话我有点兴奋,也有些紧张。省委办公厅的这通电话虽然没有明说来的是哪一位中央重要领导,但那口气之严肃、要求之严格让我不难揣测,不是总书记胡耀邦就是总理赵紫阳。对于一个县级党委来讲,这无疑是天大的事,我关好办公室的门,认真地考虑眼下我急需要做的事情。我反复思量,电话强调了保密,不能对外泄露,并不等于说对内乡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也要保密。时间只有一天多一点,道路交通要确保顺畅、安全保卫要万无一失,县城环境卫生和治安状况要良好有序、县内几个可能要去的地方也要有所准备,还有首长下榻的县委第二招待所的所有方面要安排周全,这些都要由县级领导干部分工负责,所以对他们不只是泄露,还得要交待明白、透彻,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件大事上出现纰漏。我自己要做的准备是工作汇报。系统地准备汇报材料肯定是来不及了,也不一定都能用得着,只能是把内乡的概况和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例如全县的工业门类、产值利润,农业的粮棉油烟蓄牧林果的生产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措施,县财政收入支出等重要数据记准记牢,以备答询。好则这些我早已烂熟于心,只要不紧张到脑袋发昏是不会出差错的。

思想压力最大的是估计不透中央领导会在这些以外再提出其他什么冷不丁的问题,正像传说中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询问原南阳县委书记的诸如农民每年能吃多少油、诸葛亮是哪里的人一样。我在心中认真过滤了几遍,内乡近现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事,无非是别廷芳的宛西自治,我立刻通知县地方志编办把有关别廷芳的小册子给我送来,夜里睡觉前又粗粗地看了一遍,再用力地想,也想不出还有什么要准备的了。

那两天原郑州大学的老书记王培育携夫人正在内乡休息,下榻县城北关的县委第一招待所。我是他们的老学生,他们这次来内乡就是冲着我来的。吃晚饭时我把省委电话通知的内容向他做了汇报。他是革命老前辈,更重要的是赵紫阳总理建国初期任南阳地委书记时,王培育时任邓县县委书记,他们是直接上下级、老同志、老战友,如果不把这事告诉他,万一来的真是紫阳总理,事后我无法向老书记交待,因为我而让他们错失重逢,我这错误犯的也不算小。我向他请示,如果是赵紫阳总理,我就向他汇报你现在内乡,你们肯定能见面,要是胡耀邦总书记,就另当别论。

1020日中午,省委办公厅又打来电话,通知我下午不能离开办公室,等待地委书记宋国臣,和他一起到洛阳的栾川县迎接中央领导。下午三点,宋书记到了,示意我在车子后座和他并排坐在一起。他告诉我,省委办公厅通知他不能带随员,到内乡县委机关拉上我即可。

两个月前,杨析综在由四川调河南任省委书记后第一次来南阳检查工作,南阳地委办公室为宋国臣书记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汇报稿子。宋书记拿着这份汇报稿,一会儿翻开看看,一会儿闭上眼睛,头靠在椅背上思考默记,他几次叮嘱我,要放机灵点,如果我(指宋书记自己)哪个地方卡住了,你可赶紧补上,不能冷场了,如果你哪点答不上来,我也马上替你回答。

7点,天已完全黑了,车子开进西峡黄石庵林场招待所,这里为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晚餐。在进餐厅时,恰遇专门为中央领导一行打前站的省委办公厅接待处陈处长,他由栾川县过来,现在要连夜赶往内乡安排领导们第二天的活动。他压低声音告诉我们,来的是胡耀邦总书记。

我们到达栾川县委招待所已经是夜里近10点,先去见了杨析综书记,他简单地介绍了胡总书记这次视察的主要目的,是同省地县的负责同志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基层的整党建党工作。

1021日早八点整,一支小小的车队驶出栾川县委招待所。胡耀邦总书记、杨析综、何竹康还有跟随总书记的几位中央部委领导同乘一辆米黄色的中巴行驶在前面,我和宋国臣书记仍坐着来时南阳地委的车子跟在后边。出了栾川县城30公里的样子就开始爬老界岭。老界岭是伏牛山脉中的一段,是南阳和洛阳的分水岭,更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它虽然不是伏牛山的主峰,但车行在山脚,仰望老界岭山巅,名副其实的是高耸入云了。昨夜经过这里的时候走的是下山路,只能看见车灯前的一小段路面和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个又一个近乎180度的急拐弯,只能凭感觉知道这里的公路坡降很大,人坐在车内,身体明显前倾,有时候甚至不得不两手撑着前排坐椅。现在是大白天,看得清楚了,公路路面很平整,但十分峡窄,许多地方仅有一个多车道宽。仰着脸看上一阶、上两阶弯道上缓缓行驶的车辆,就像是行驶在头顶上。再往上看,是大片移动着的云团,再接着车子就进入蒙蒙的云雾中,待爬到云雾上方,眼前又是之字形的道路和看不到尽头的松杉栎类混交林。

登上老界岭以后,车队停了下来,洛阳地区和栾川县的领导同志下车返回。胡耀邦总书记在省委书记杨析综、省长何竹康的陪同下走到公路边,一边四下里眺望,一边指点着远近的山峦和无边的林海。这里是闻名遐迩的西峡黄石庵国有林场。工作人员向我打招呼,要我到总书记那里,向总书记介绍这一带的情况。随行的摄影记者给我们拍了照,这张照片发表在1030日的《河南日报》头版头题位置。照片中我站在中间向总书记汇报,杨析综站在我的左侧,何竹康站在总书记身后。照片旁边有《河南日报》摄影记者耿则先配发的一行文字说明:胡耀邦总书记在伏牛山老界岭上和省委书记杨析综等同志亲切交谈。见到这张报纸我忍不住笑了,那些不认识杨析综书记和我的读者,搞不好会把站在中间位置的我误认为是杨析综,他们一定会很惊讶,河南省委书记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多么年轻啊,看看他那衣着,该是多么艰苦朴素啊。

在老界岭停了十多分钟,我和宋书记登上总书记乘坐的中巴,向内乡方向驶去。公路依然不太宽,但保养得非常好,沙土路面平整洁净,连一个小石子也看不到,车子行驶在上面十分平稳,一侧路肩上备用沙土堆放得整齐划一。宋国臣书记汇报说,负责这一段公路养护的叫桦树盘道班,是连续多年受交通部表彰的全国先进典型。总书记微笑着,轻轻地连声说好。因为还没有驶出林场的范围,宋书记借机向总书记汇报南阳林业生产情况。胡耀邦表达了意见,国有林场也可以划出一部分承包给农民。他后面的话一出口,我真的吓了一跳。那时候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刚推行不到5年,农民对党的农村政策能否持续稳定的疑虑还很重,这种情况下把国有林场分包给一家一户,农民因担心政策变化,会乱砍滥伐山林,出售木材变现钱,“剜到篮里才是菜”,这样的话,现在剩余不多的成材林就会在短时间内遭受严重破坏。我不能也不敢说出不同看法,又怕冷场,还怕他再提出我和宋书记都不好回答的问题,只好把话题引到别迋芳在这一带搞自治的事上。胡总书记对南阳地区民国时期出现的这件事好像已经有所了解,饶有兴趣地谈了一些看法,最后他结论似地说,别廷芳和阎锡山一样,搞的是地方割据。别廷芳就是一个小阎锡山。

下了老界岭,公路两旁的村头地边出现了很多柿子树,红艳艳、黄橙橙的果子挂满了枝头,在满目青翠中显得更鲜艳悦目。话题又转到柿子上。我汇报说这里的柿子品种多,品质也很好,过去收成欠佳的年份,农民也拿它顶粮食充饥。可能是我的淅川口音太重的缘故,胡耀邦、杨析综他们把“柿子”听成了“虱子”。胡耀邦还追问了一句,什么,拿虱子充饥?引起了车内一阵轻轻地哄笑。我一时有些尴尬,宋国臣书记赶紧拿别的话题岔开了。

离开西峡的深山区,车队进入到西峡和内乡交界的浅山丘陵地带。公路两边的山坡和地埂上出现了一墩墩、一片片、一行行的龙须草。贫瘠的山坡上它连成一片,保护着浅薄的土层和稀疏的小草,地边田埂上土层深厚肥壮,它生长得特别茂盛,柔和纤细又坚靱的线状叶最长的能达到150公分,活脱脱像传说中龙的胡须,黄中带绿,绿中泛黄,披挂在地埂和山石崖畔上,煞是亮眼。胡总书记十分专注地观察着,问是什么植物,有什么用途。这个问题问到了我最熟知的地方。南阳人都知道这句话:淅川三件宝,红薯、南瓜、龙须草。我刚会走路就和龙须草打交道,四五岁就能拿它搓绳子,十多岁时一边放牛,一边割上一把,坐在山石上立马编好一双草鞋穿在脚上,织蓑衣、编草帘更是拿手好戏,它是内乡、淅川、西峡三县老百姓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完全不能离开的宝贝。我把龙须草的好处一一说给总书记听,特别强调了它在水土保持、造纸原材料、编织成草地毡出口创汇等方面的作用。总书记高兴地听着,杨析综书记说在别的地方从没有见过这种植物。我回答,龙须草生长的地域性很强,南阳地区也只是淅川、西峡、内乡、南召能够生长,除此之外其他县市都没有。内乡和淅川的周边,只有陕西的商南,湖北的均县、郧县能够生长,早些年信阳地区曾引种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胡耀邦总书记说,是个好东西,应该认真保护和发展。后来我借着胡总书记的这个指示,到河南省水利厅向厅长和水土保持处处长张治富做了汇报,为内乡和淅川争取到了一笔水土保持经费,扩大了龙须草生产规模,为内乡造纸厂以龙须草为原料生产优质纸和淅川的龙须草地毡编织形成出口创汇产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上午11点左右,我和宋书记陪同胡总书记一行到达内乡县委第二招待所。总书记不顾一路劳顿,连脸也没顾上洗一把,直接进入会议室研讨在农村开展整党建党的事。河南省委政研室董主任首先汇报,当他汇报到要把一个村的党员都集中起来用一周左右时间学习党的有关文件时,耀邦同志当即打断了他的发言,果断地说,这个意见不对,农村党员居住分散,特别是山区农村,一个行政村往往分散数里甚至十数里,集中学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应该是在一定时间内,分散在家学习,然后再集中进行讨论为好。听到这里,我心里热乎乎的,感动不已。总书记这些年来已经深入到了全国很多的县和县以下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他对基层的情况太熟悉,对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需求太了解,他时刻关心着农民的利益,他的心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路上的谈话,每一句都蕴含着这样深深的情感。

中午用餐时,我和宋国臣书记、还有内乡县县长陈元增被安排和耀邦总书记、杨析综、何竹康同一桌。总书记十分随和,一边用餐一边和我们聊内乡的风俗民情,聊内乡、淅川、西峡三个邻县的历史渊源。我汇报说,内淅西三县历史上曾多次互为隶属,现在内乡县城公园里面还立有一通石碑,上面写着“越大夫范蠡故里”。其实范蠡是淅川的顺阳川人,现在那个地方已被丹江口水库淹没了。顺阳在春秋时期可能归内乡管辖,说内乡是范蠡故里也不算错。我的这一段答话怎么也没有料到会把淅川县委书记宁指南同志给坑惨了。宁指南小我5岁,197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是我同校同系的小校友。他对我很尊重,多数时候在路过内乡时都要特意拐入县委机关,到我的办公室聊一阵子话,咨询淅川的有关情况。没料到耀邦同志两个小时后到淅川,在视察丹江口水库那片浩淼的水面时听汇报说这里过去是淅川县的顺阳川,就问了宁指南范蠡是哪里的人。指南刚到淅川任职还不到半年时间,哪有机会了解这些,一时回答不上来,很有些难堪。

正吃着饭,总书记忽然问我有没有红薯,我赶紧走出餐厅把招待所所长叫来,所长告诉我没想到要吃红薯,没准备,现在也来不及了。我向总书记回了话,他和蔼地点了点头,继续有滋有味地喝碗里的羊肉汤。

我小口小口地喝着羊肉炖萝卜汤,注意力完全放在应酬总书记和两位省领导的问话上。忽然,我心里咯噔一下,慌了,这羊肉做的怎么这样的膻,嚼不烂,很难吃。这个招待所的羊肉汤可是有名的好,今天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我看看领导们,都还轻松愉快地吃着,一点也不嫌弃。为了掩饰我的不安,我拿起一瓶内乡县酒厂生产的健身酒给各位领导斟上。

这两年,西峡县酒厂生产了一款以多种中药材为配料的酒叫养生酒,远近有名,销路特好,内乡县酒厂仿照它的配方也生产一款保健酒,取名健身酒。总书记他们都轻轻地品了一点。杨析综书记说,中药味太重了,胡总书记紧接着说,有点竹葉青的味道。总书记离开内乡不久,内乡酒厂把新的健身酒的包装盒拿给我看,上面赫然印着一行金色大字:胡耀邦总书记在内乡视察工作品尝了健身酒以后夸奖说,很好,很好,很有竹叶青的味道。酒厂厂长李兴敏告诉我,是县长陈元增让他们这样印上去的。过了几天我见到陈元增,笑骂他说,总书记什么时候说了很好很好,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要杀头的。

午餐进行了一半,突然电灯熄灭了,那个小餐厅光线本就不太好,这一下更显得昏暗。我和陈元增都慌不迭地跑出餐厅询问,说是电网停电了。我心里那个急呀,慌呀,团团转,不知怎么才好,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在这个时间点停,一时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看看陈元增,脑门上的汗都流下来了。还好,过了不到3分钟电就来了,我、陈元增、还有宋书记都松了一口气。十多分钟后,县公安局报来,是县城西边一个叫老牛舖的村子里的一个农民,没经批准锯倒村边一棵大树,树倒下时砸断了旁边的高压输电线,造成了停电。应该自我表扬的是,昨天我们在做接待准备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种万一,从另一条输电线路上接过来了备用电源,才能在事故发生后马上恢复了供电,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据说陈元增在听了这个情况汇报后恨得直跳脚,大骂,坏家伙,破坏分子,枪毙他。这事成了以后很长时间内乡坊间茶余饭后的笑谈。

用过午饭,总书记取下假牙,在一个盛有温开水的碗里洗净了,又安放入口中。我这才看到,总书记原来满口都是安的假牙,他在用餐的时候始终都是左手使用筷子和汤匙,还是个左撇子。

他出了餐厅,径直向招待所的停车场走去,那里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排坐椅,南阳地委政法委书记王学圣、公安处长王传本以及内乡县委常委们已经整齐地站在椅子后面。总书记和我们合影以后,起身走向中巴,走了几步转回身给我握了握手,拒绝了工作人员的搀扶,自己登上了车。

看着总书记登车时有些吃力的身影,我的心就要碎了。这使我对他更加热爱、更加崇敬,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更加高大。就身材来说,他身高好像不到160公分,面庞清矍,就像是隔壁那位慈祥、睿智的老叔。也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那场浩劫刚刚过去、在人们还在为前进道路迷惘、在中华民族怎样才能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他挺身而出,参与、引领并推动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平反了数以千万计的冤假错案、制定了走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篮图、坚定地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开放。这需要有多么伟大的思想、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远长的视野和气吞山河的气魄。今天,从早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7个小时,中间他没有片刻休息,下余的时间,还要奔波在淅川、西峡两个县的近两百公里的山路上,还要开会、座谈、调查研究国家和人民都关注的大事,他太辛苦了,真的太辛苦了。

目送中巴车缓缓地驶出招待所大门,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老人家,多保重,我们的党需要您,我们的国家需要您,我们的人民需要您。

送走了总书记一行,我把招待所所长叫来,问午饭的羊肉汤为什么是那么个味道。他回答我说,你们那一桌饭菜比起随行人员吃的可是简单的多了,没有鸡鸭鱼肉,四菜一汤,那是省委接待处带来的厨师按照标准做的,咱们的厨师连边也没有沾,就连为你们那间小餐厅服务的女孩子也是省里来的。

我这时才感到有点饿,要来一个馒头,一碗给总书记的随行人员喝的羊肉萝卜汤。这汤还是那个老味道,特好喝。

放下碗我马上给西峡县委书记赵明义打去电话,告诉他总书记要红薯的事,让他早一点做好准备。

总书记离开南阳以后,我和宁指南、赵明义同志见了面,言谈中我们都抑止不住兴奋的心情,争相交流自已的所闻、所见、所想、所念。我在这里把其中的一些记述下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想必不会被认为是多余的话。

总书记一行离开内乡后直奔淅川。在会议室他问淅川县委书记宁指南今年多大年龄,宁指南回答35岁。他又意味深长地问,我们党建党100年的时候你多大,宁指南一时没答上来。会议室里那么多人,交头接耳,掰着指头计算了一阵子,才得出答案,到时候宁指南应该是71岁。总书记说,就是我现在的这个年纪,今后这30多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们年轻人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宁指南在总书记面前摊开淅川县地图,丹江口水库蓝色的水面在地图上占了很大的位置,非常显眼。总书记了解到淅川县为修建丹江口水库贡献出了1座县城、8个乡镇、20多万亩良田,分5批向青海、湖北、河南邓县以及淅川本县迁移和安置了20多万人口。因为历史的原因移民工作遗留的问题比较多,许多移民现在的生活还很困难。他站起身说,现在就去库区看看。随行的工作人员劝阻道,去水库往返需要二个多小时,恐怕有些晚了。总书记坚定地说,就是晚也应该去看看。看过库区以后天已经黑了,这里离西峡县城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山路弯弯,路面不平,中巴车在颠簸中缓慢前行。他太疲劳了,头靠在车座的背枕上,轻声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中央警卫局的同志说,今晚就住淅川吧,不再往西峡赶了。警卫局的同志目视着前方,没有搭话。停了几分钟,他又小声说,住淅川好吧,警卫局的同志沉思了一会儿,用不容商量地口气说,耀邦同志,还是住西峡吧。总书记没有再说什么,车队进入西峡县委招待所,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第二天早餐,服务员端上来一盘蒸红薯,一个个都是精心挑选的,长条条的个,粉粉的皮、糯糯的瓤。总书记取一个,吃了两口,连声说好吃,吃完又伸手去拿,服务员不给,端起盘子走出餐厅,还丢下一句话,可以了,不能再吃了。西峡县委书记赵明义赶快补了一句,总书记,这孩子说的对,是不能多吃,新下来的红薯暴啊。胡耀邦、杨析综、何竹康都弄不明白暴是什么意思,为这个暴字,大家又议论了好久。

西峡县给总书记留下的印象特别好。西峡人对住房很讲究,无论是深山里的独居户还是河谷旁的小村庄,一座座都是粉墙黛瓦,整齐洁净。远处的峰峦和近处的山坡森林茂密,河边路旁、村前屋后绿树成荫。西峡的几座工厂在南阳、乃至在河南全省都很有名,像仲景制药厂、汽车配件厂、酒厂、猎枪厂,一个个经营有方,效益颇佳,县财政也因此连年结余,小日子过得满滋润。县城规划建设科学美观,街道门店干净整齐。总书记一路看来,脸上满是喜悦。他赞扬说,西峡山清水秀,是伏牛山里的一只金凤凰。这句话可是让西峡人骄傲了很多年,每给人讲起这事,那腰杆子挺得格外的直,头也扬的格外的高,满满的都是自豪感。

              202586

(作者为原河南省南阳市委副书记)

来源:微信公众号红色马山口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