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邵晓光: 胡耀邦洛阳行, 告诫干部"不要学袁绍"

发布时间:2025-09-05 12:07 作者:邵晓光 浏览:81次

(上)

19844月、198510月,胡耀邦先后两次来到洛阳,虽然这两次还不能说是他的政治生涯的绝响,但也是他政治生涯渐近尾声的两次闪光。其所做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影响至今。

198443日的洛阳行,是他就任总书记以来第四次踏上河南的土地,陪同胡耀邦视察的有当时的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和共青团中央书记胡锦涛。河南省方面陪同视察的有当时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等,这次视察主要集中在洛阳市、平顶山市,并下榻在洛阳友谊宾馆。视察期间胡耀邦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核心内容聚焦于城市建设、企业改革和民生工程。

01

43日上午八时胡耀邦一到达洛阳市,便不顾车马劳顿,立即召开相关会议,听取各方面同志的工作汇报。

关注民生是这次胡耀邦视察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洛阳市,他走上街头观看了整洁的市容和街心公园,在会议室里他听到关于洛阳友谊宾馆新楼建成的汇报后,立即说:“咱们去看看。”话音未落已起身,一名警卫也不带,沿着大街,步行100多米走到新楼前,并健步登上新建的友谊宾馆的楼顶,俯视全市风貌。

在与洛阳市委书记王德忱交谈时,他指出洛阳职工数量庞大,但公园数量少、面积小,“四十万职工仅有四个公园”难以满足群众节假日休闲需求。他直接追问:这么多职工,节假日到哪儿去?他建议可以发挥洛阳的特色,沿洛河修建“洛阳牡丹公园”,来解决职工休假娱乐的问题。当王德忱提出技术环节仍需资金支持时,胡耀邦说:要发动群众力量,开展义务劳动。当天晚上洛阳市委就召开会议传达了胡耀邦讲话精神,并启动了洛浦公园建设方案。

还是在洛阳友谊宾馆,一次坐电梯时,胡耀邦问服务员:“你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听到服务员的收入后,他说:“你们的工资可以翻一番。”从此,“收入翻一番”在友谊宾馆、在洛阳广泛流传开了。

如今,沿洛河两岸建成的洛浦公园,全长约16公里,总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横跨洛河形成生态景观带。北岸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南岸侧重自然生态,河道水面通过四级橡胶坝形成碧水景观。现已成为洛阳市标志性生态工程,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胡耀邦同志入住洛阳友谊宾馆的细节,从宏观政策到微观互动,完整呈现了其务实、亲民、锐意改革的形象。无论是楼顶俯瞰后的城市规划指示,还是电梯内的工资关怀,均成为洛阳工业转型与城市更新的催化剂。洛阳友谊宾馆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其角色已超越酒店功能,成为解读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地方实践的关键符号。

02

在洛阳,胡耀邦还约请了洛阳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铜加工厂、玻璃厂、无线电厂、单晶硅厂等一些国营大厂的负责人进行座谈。这些国营大厂都建成于5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也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困难,进入到了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期”。在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后,耀邦同志明确要求企业要“勇于改革”,要打破体制束缚,通过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强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耀邦同志还特别关切地询问了洛阳玻璃厂浮法玻璃的生产情况及第二条浮法线的基建情况。当听到第二条浮法线的生产能力为每年230万标箱,加上现有生产能力,共为年600万标箱时,他指出,这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企业加快技术升级。这些促使洛阳玻璃厂持续改进浮法玻璃生产线,提升产能与质量。

胡耀邦提出河南应发挥“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的双重优势,同时不放松尖端技术攻关。这一思路直接影响了洛阳国营大厂的发展方向。例如洛阳轴承厂在后续发展中引入外资合作,并推动技术革新,最终成为国内轴承行业的领军企业。

胡耀邦的此次座谈为洛阳国营大厂注入了改革动力,加速了企业市场化进程,推动了技术、管理与职工关怀的全面进步,其影响在后续数十年中持续显现。

03

离开洛阳前,在洛阳友谊宾馆召开了座谈会。胡耀邦对河南省工作作了六点指示。他说:

第一,要抓紧中原油田资源的开发利用。我支持你们的方案。

第二,煤田开发。还是中央已经确定了的方针,要强力开发,逐步把重点移到中部。加快开发煤田,办法有两条:一是放手让群众干,大中小一起上,国家、集体、个人一齐搞。群众投资开矿,单独搞、联合搞都行,定几条简单明了的规定,不准破坏村庄道路就行了。再一条是,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不封顶。

第三,发展电力。要坚决采取把煤变成电、就地消化这个方针,这是个先进的方针。

第四,大力开发有色金属、碱等矿藏。想法引进外资。在引进外资方面,内地和沿海是平等的,原则上都适用,只是不搞特区的某些政策。引进外资,合资经营,单独经营都行。

第五,挖掘地上潜力,也就是发展农业问题。河南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很好。农业要向商品化、专业化发展,这个方向不能动摇,要放手让农民干,除了烟叶以外,其它产品都放手让群众干,不要限产。

第六,整党和干部工作。整党总的讲搞得是比较稳妥的,按这样不松劲搞下去,就可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团结,调动积极性,克服官僚主义,纠正不正之风。整党要和建设第三梯队结合起来。要选拔四十五岁、四十岁左右、三十七八岁的同志担任领导工作,这些同志有知识,有精力,有好胜心,虽然经验少一些,老框框也少。实践证明,提拔的中青年干部大都比前任干得并不差。这个问题要经常讲,一级一级地讲,支持年轻同志上台工作。

胡耀邦同志强调说,时间是宝贵的,要当机立断。河南有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司马懿,他办事是当机立断的;一个是袁绍,此人好谋寡断。我们有些同志是好谋少断,遇到问题总是研究研究,议而不决。希望所有的同志,都不要学袁绍。

胡耀邦所以在洛阳提出"不要学袁绍"的告诫,是借历史典故警示干部要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历史上的袁绍被评价为"干大事而惜身,图小利而忘命"的典型。他在官渡之战前就已暴露出刚愎自用、缺乏决断的弱点,例如拒绝谋士沮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建议,错失政治先机,最终让曹操占据主动权。这种优柔寡断的作风导致其虽有强大实力却走向失败。

胡耀邦特意选择在洛阳提及袁绍,因为袁绍曾在此地"隐居待时",但其等待最终演变为消极观望。这种"干大事而惜身"的态度,恰是改革进程中需要警惕的——既要把握机遇窗口,又要避免因计较局部利益而耽误全局发展。通过这个历史典故,胡耀邦旨在激励干部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具备抓住时机的决断力,避免重蹈袁绍"手握优势却因优柔寡断而败亡"的覆辙。

(下)

19851027日,胡耀邦再次来到洛阳,这是他近年来第五次踏上河南的土地。这时距上次来洛阳仅十五个月,距离他卸任总书记岗位不到13个月。这次胡耀邦到河南省西部山区视察,7天行程1500多公里,先后视察了伊川、嵩县、栾川、内乡、淅川、西峡、灵宝、卢氏、洛宁、宜阳、登封,最后途经洛阳市。在洛阳仅仅停留了几个小时,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讲话。

一年前胡耀邦来河南,主要是针对城市建设、企业改革、民生工程,而这次胡耀邦的豫西行主要是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做出了重要批示。

01

豫西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整体发展相对较慢,这是耀邦来河南首先选了豫西地区,是否别有深意已不可知,但正是胡耀邦的这次视察,极大地推动了豫西地区的发展,却是已经写入了历史。

胡耀邦这次来河南之前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528日,胡耀邦在一封反映河南省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的信上作了这样的指示:"河南许多基层干部作风有毛病,这是历史上多少年存留下来的问题,拨乱反正后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这些年来可能省委对这个问题没有充分注意,抓得不够紧。请省委认真讨论一次,要全省省地县三级都重视。主要是靠细致的教育工作。这种教育主要不是发号召、发文件,更不是靠过去河南通行的大轰大嗡的办法,而是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解决。但对少数确实不称职的人也要下决心调换。要下决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好这个问题。"也许正是由于此因,胡耀邦这次在豫西视察过程中,每到一处都要强调干部作风问题。

视察中,胡耀邦反复对陪同的当时河南省主要领导说:农村工作要着眼于农民的普遍富裕,要逐家逐户地去抓落实。基层整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进行"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去老是搞几个点,叫典型引路,这个办法不行了,只重视样板不行。要一村一村去落实,一户一户去落实。你访问十个户,每户的困难都可能不同,有的是没有资金,有的是不懂技术,群众可能提出千百种问题来,提出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要与群众共同商量。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落实。抓落实就要下去。县里的干部要把全县的村都跑一遍。一个村呆两天,可以了解许多情况。下去只调查也不行,要帮助群众想办法,帮他们找到致富门路。调查两下走了,群众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呀。干部签订责任状当然是好的办法,但是搞不好,责任制也会变成强迫命令,大轰大嗡。胡耀邦强调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要爱惜民力,改善农民生活,让农民富得更快些,不要乱摊派乱集资。胡耀邦的这些讲话正是对他在5·28批示的补充。

02

豫西地区山脉纵横,伏牛山是豫西规模最大、延伸最长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素有“八百里伏牛”之称。就伏牛山区的开发建设,胡耀邦说,山区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发挥优势,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奋斗五年,来个大翻身。胡耀邦直接为当地的发展指明了路径。

宜阳是豫西重县,有“三山六岭一分川”之说。当宜阳县委书记汇报到他们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时,胡耀邦说,这个指导思想对,乡镇企业一是采矿业,一是加工业。要立足于本地资源,立足于加工、粗加工,主要是搞户办、联户办,少搞国营的,少搞地方的。要不断提高质量、改进技术。

位于伏牛山深处的西峡县也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听完县领导的工作汇报后,胡耀邦说,西峡条件很好,是伏牛山里的一只金凤凰,发展"养生酒",这是你们的拳头产品。五年之间能不能搞到一万吨或两万吨。"养生酒"的发展又可以带动玻璃厂、纸盒厂、包装厂,带动中药材的生产和汽车运输的发展。

灵宝在整个䂊西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胡耀邦在灵宝县提出,灵宝的大枣、苹果是有名的,能不能用110的地种苹果,110的地种大枣。要搞优质优价,发挥优势嘛!在县委同志的请求下,他挥笔为灵宝题词:"发展苹果和大枣,家家富裕生活好。"

山区要大力发展畜牧业。胡耀邦在栾川、卢氏、洛宁等县强调,山区要种草,搞牧坡,发展畜牧业。单靠种粮食富不起来,要种草、养牛、养羊。不要小看养牛业,养牛大有前途。一个水果业,一个养牛业,我们国家再有50年也达不到饱和点。我们国家这么大,人民富裕了,每年要吃多少水果,需要多少牛肉。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商品生产率。他赞扬洛宁县领导重视养牛,说:"你们有信心,这个就好。"胡耀邦还在卢氏县挥笔写下了"在五百万亩土地上做文章,到千家万户中抓落实"的题词。

谈到山区小水电的建设时胡耀邦说,伏牛山区水利资源丰富,除个别地方外,都是青山绿水,两三年之后,要把小水电办起来,要由农民自建、自管、自用,实行"三自方针",联办、乡办、联村办都可以。

胡耀邦对旅游事业也非常关心。在淅川县的丹江水库,他询问了旅游资源情况,问有没有人来旅游。他在登封县谈到旅游事业时说,要请一些专家来研究,搞个十年规划,时间短了不行,也不要着急,可以引进资金,哪个公司投资都可以。

03

结束了䂊西之行后,胡耀邦来到洛阳。这次他洛阳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但还是在地市干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这次讲话有对刚刚开过的党代会内容的解读,有对干部队伍工作的希望,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胡耀邦对80年代前五年工作的整体评价以及对80年代后五年工作的畅想。

胡耀邦同志说: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值得载人史册的重要年代。还有两个月零几天,80年代的前五年就要过去了,在80年代的后五年,我们的各项工作能不能搞得更好一些,这是党中央正在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全党同志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说,在80年代的后五年,我们的各项工作不但完全可能而且完全应该比前五年搞得更好一些。作这样的估计和要求,至少有五条理由:

一是我们的思想更加一致了。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前五年我们走过的道路。在我们的同志中,开始时对不少问题的认识是不怎么一致的。比方,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工农业总产值能不能翻两番,对“文化大革命”能不能全盘否定,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还有对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对城市实行经济改革,对各级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等等,刚开始时在认识上并不怎么一致。但经过实践的检验以后,大家的认识越来越一致了。思想的一致,意志的集中,就可以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是我们的思想基础。

二是我们的政策更清楚了,更明确了,更配套了。当然,在有些方面,我们还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是,我们无论在对内还是对外的基本政策方面,应当说我们的路子更清楚了,目的更明确了,措施更配套了。这就是说,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和比较严密的一定之规了。这是我们的政治基础。

三是我们的物质力量更加雄厚,更加强大了。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蓬勃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使工业生产出现了罕见的好势头。今年国家的财政收入,预计可比去年增长230多亿元。这就是说,在进入80年代后五年的时候,我们的物质力量从来也没有这样雄厚,这样强大。这是我们的物质基础。

四是我们各级干部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了。从党的十二大以来,一大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从而提高了我们干部队伍的“四化”水平,增强了我们干部队伍的战斗力。这次,我在陕南山区见到一位32岁的县委书记我问他到党的一百周年的时侯,他将有多少岁,他没有思想准备,一下回答不出来。最后一算说是68岁。这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一点。我说,这就是你的优势。有更多的时间为党的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中青年干部的共同优势。这是我们的领导基础。

五是国际环境对我们更加有利了。尽管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但是,维护和平和制约战争的力量也今非昔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已成为一支保卫和平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环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利。

从胡耀邦对80年代前五年的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前五年的工作是满意的,同时对后五年的工作也是充满信心的。但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却是他在讲话中所没有的。

胡耀邦最后祝愿洛阳地委和市委的同志们,随着1985年的终结,1986年的来临,在提倡“顾大局、讲团结、重实效、比贡献”的好风气方面获得更大的成效。参加会见的几百名党员干部,怀着激动的心情,用一阵高一阵的掌声表示,他们决不辜负总书记对他们的殷切希望……

讲话结束后,在洛阳同志们的依依不舍中,胡耀邦登车离开了洛阳,此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洛阳。13个月后,胡耀邦离开了总书记岗位。

来源:新三届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