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被知识分子视为知己
发布时间:2016-03-10 21:59
作者:张黎群 张 定 严如平 唐 非 李公
浏览:191次
胡耀邦一生被知识分子视为知己。他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是如此。1982年2月4日下午,胡耀邦邀请6位科技人员到中南海勤政殿来座谈我国当前的科技政策,听取他们的意见长达两个多小时,会后还合影留念,然后一起吃饭。这是他在1月13日会见出席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时有感于同科学家联系太少而采取的措施。此后他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去外地考察,只要一有机会,就常常同科学家见面,听取他们对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1985年7月,他去新疆考察,特地前往某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基地和某核试验基地,看望长年奋战在西北荒漠中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战士,赞扬他们在生活上、环境上甘居下游,而干的是保卫祖国安全、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事业,是“身居最下游,志在最高峰”,中国征服宇宙的第一代人。他还提出:希望文艺工作者多到这里来看看,唱唱《十五的月亮》,互相鼓舞和支持。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的强烈爱国心。胡耀邦深知这一点,并且竭力为他们报效祖国创造条件。1979年4月,他看到中国科学院报送的一个文件,提出要增补学部委员(即现今的院士),充分发挥学部委员的作用,即表示完全赞成,认为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早应当成为学部委员,并且应当充分发挥学部委员的学术领导作用和对国家建设的参谋、顾问作用。
1981年5月11日,增选扩大为400人的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隆重举行,胡耀邦出席开幕式表示祝贺。20日大会闭幕那天,胡耀邦和中央书记处邀请全体学部委员到中南海来做客。在大家参观了中南海的一些景点后,还在怀仁堂举行座谈。胡耀邦在座谈会上说,这次学部委员大会是把全国最优秀的、最有威望的科学泰斗组织、结合了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强大的领导集团。他说,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是四个现代化带头的东西。假使有文学家还要形容一下,科学技术是灌溉人类幸福之花的真正的圣水。他向科学界提出两点希望:第一点,深入生产实际找任务。要深入我国现在生产技术的实际、深入我国经济战线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实际、深入当代科学技术出现的新苗头新发现的实际中去,寻找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课题,为当前兴国的困难服务,促进生产的发展,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为新的理论、新的生产水平服务。第二点,是希望用主人翁姿态工作。科学家是国家的主人,要自己找工作干,要积极出主意、提建议,要敢于批评坏现象和不正确的东西,要敢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决地同歪风邪气作斗争。他说:最近我看到有一副对联说,“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大事不问事平安无事”。我主张把它改一改,改成:“风声雷声悲哀声枉此一生;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为人一生要对中国四个现代化有所贡献,要对中华民族有所贡献,要对全世界人类的事业有所贡献。怕这怕那不行。我们国家的大事,天下的大事,一点困难没有,一点危险没有?即使是领导得最正确,也可能有危险。所以天下没有一点危险没有的事。“险事难事天下事”,看你采取什么态度。科学成就也是有危险的,也是难事,科学的成就艰难困苦,危险多的是。能不能有成就,我说非常重要的一条,是看有没有志气,有没有勇气。当然,除了勇气还要有智慧,还要有苦功夫。但是,有勇气有智慧是一个基础。胡耀邦最后说,中国科学院的天空已经升起了一个光芒四射的星团,它照亮了我们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激励我们的科学家勇敢地、披荆斩棘地向现代化的科学高峰前进,我希望你们把这个历史责任担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