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诗怀

发布时间:2009-11-10 23:03 作者:一心 浏览:203次

天安门广场,承载太多历史、呐喊和情感,令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前后在广场所爆发的首都人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活动,历历在目,恍如昨天。

  这年一月八日周总理不幸病逝,广播哀乐低徊,神州江河同悲。当时我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709机组做硬件维护,上班见到同事,每人泪湿眼眶,哽咽难言:此时针对邓小平的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已露端倪,一九七五年胡耀邦领导中科院所形成的正气不存,大家都有了天塌地陷、国家何去何从深忧。而偏偏这段时间,传来“上面”精神:不准设灵堂,不准戴黑纱,不准送花圈。同事们异常气愤,不约而同,一起准备,在单位食堂里的北墙上贴出了大幅挽联,横联是:“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正中是他老人家目光炯炯遗像, 左右竖联采用了我所写的哀悼周总理诗的最后两句。诗为:

  忽闯三冥惜甚早,突俯九霄觉不遥。

  魂逐千江引泪倾,名垂万载催志绍。

  进入三月,不得党心、民心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日渐浓烈,离四月四日清明也愈来愈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层平台上,开始出现人民群众献给周总理的花圈,随之而来,是一篇篇贴在碑身和基座上的手写各类体裁诗词。那些天,魂牵梦萦是广场。每天我都从中关村骑车来到这里,发现花圈、诗词与日俱增。广场接踵摩肩,人头攒动,时有热血男儿激昂朗诵诗篇或进行声泪俱下的慷慨演说,数十万人群所发出的反对“四人帮”的惊天怒吼,此起彼伏,绵连不绝;夕阳西下,道道雪亮电光晃动,仍有很多人打着手电抄写诗词。深受感染,壮怀激烈,四月一日薄暮时分,是年二十二岁的我用事先准备好的胶水,也将自己所填的《满江红·悼总理》词,端端正正贴在了纪念碑背面的须弥座上。词为:

  破飞穹翼,裂英血,月三缺盈,仍湍急,秀长江水,壮中华地。直躯为民牵万宿,夭魂报国引众泣。总理兮,何蜮将身伤,趋阴邸!

  穿秋望,情尽忆,恩海颂,泰山举,盼君归阙乃莫再离去。晚红平射碑愈雪,早辉照迎花入旭。指神州,托赤胆坚心,誓新曲!

  这期间,还发生了上海文汇报刊文影射攻击周总理事件。听说之后,我和同事们从709机组办公室隔壁的资料室里,托管理员小何把那张文汇报翻找了出来,三月二十五日文汇报一篇文章里有这样的话,“党内那个走资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扶上台”。大家看后,非常愤慨,一致决定,到天安门广场给周总理敬献花圈,以实际行动进行坚决反击!四月三日下午,我们把含泪精心扎做的花圈抬上了卡车,每人臂缚黑纱,冒疏疏细雨,任冷风扑面,由中关村经木樨地、行长安街,达到天安门广场。此时广场,仍是人山人海。同事们面向纪念碑列队悲容肃立,先由嗓音好的爱莉大声动情地朗读了悼词,继而集体深深三鞠躬,之后由哈阳、计一和我三人,将花圈抬上了纪念碑平台恭敬摆放。我们看到,纪念碑正面须弥座上,竖起四面长条形木牌,每面木牌各一句,分别书写:“红心已结胜利果,碧血再开革命花,倘若魔怪喷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看后让人痛快淋漓,扬眉吐气!后来得知,《红心》这首诗是同系统中科院109厂职工所写。四月五日,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活动遭到残酷镇压,血染广场;之后便是所谓的严厉清查,但由于单位领导李运臣等人保护,计算中心无一人受到迫害。

  当年十月六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次日,机组南边长形办公室里,同机组的淇滨眉开眼笑地把这一特大喜讯小声告诉了我。阴霾为之一扫,胸中激情逐浪。我们热情排练喜庆节目,在单位食堂演出,我的节目是自创自由体长诗朗诵。十月二十四日,天安门广场成为普天同庆的欢乐海洋,我和单位同事又一次游行来到这里,跳啊,喊啊,唱啊,抒发无尽欢畅!在木樨地集结时我燃放鞭炮不小心,炸黑了同单位013机组一女同事的衣袖,大家都那么得高兴,她只看了看,笑了笑,对我没有任何的责怪。

  天安门广场所承载的历史永远不会消失,历史将不断向前发展,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